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纪宝成:大学应教给学生什么
2002-04-16    记者 吴苾雯

字体大小:

  4月12日,记者见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时,他刚从学校研究生工作会议上回到办公室。这个会议的参加者是学校全体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我们的话题是从这个会议开始的。

  纪校长开门见山地说:“大学应教给学生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创新应是大学的办学理念,也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而这种被称为灵魂的东西,需要教师去传授。大学还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学生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导师不仅应该是学术的引路人,也应该是社会道德、社会良知、社会公正的引路人。”

  他说:“不良学风正在侵蚀着大学校园,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大部分教师仍甘于寂寞潜心做学问、一丝不苟地传道授业,可是也有少数人经不住诱惑,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他列出不良学风的几种表现:一是粗制滥造,制造学术垃圾;二是不踏踏实实做学问,热衷于炒作,或利用媒体自吹自擂,或相互吹捧;三是剽窃他人成果,甚至已经到了不脸红的地步;四是学术权利的腐败,一些人利用手中的学术权利在评职称、评重点学科、评博士点等方面做手脚,有的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利占用大量科研经费,然后转包给他人。

  他说这些问题当然不是主流,但它们的出现已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个别现象,它正在侵蚀大学的肌体,正在败坏大学的声誉。因此,我们固然不应夸大其存在,但也绝不可小视。

  在刚刚举行的研究生工作会上,他大声疾呼:“端正学风要从我们每一位研究生导师做起。”同时他强调,应该将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更要列入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习内容,因为今天他们是学生,明天他们将是学者。

  谈到目前大学里存在的问题,纪校长指出,现在一些人有一种短视行为,认为大学只是一个职业养成所,大学教给学生的仅仅只是谋生的技能。很多学生把读书仅仅看成是谋职的需要。这种短视,使一些学生将进入大学视做跳板,将大学文凭视做敲门砖,不是踏踏实实地学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是急功近利,将大量时间用在获取各种证书上。

  但是他也同时指出,学生的这种短视,主要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迷信各种等级证书,张口就要工作经验,让一些学生认为学习基础课、专业课没有多少实际用途,远不如“考证”实惠。为了获取用人单位看好的所谓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一些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考证”上,而不是放在书本的学习上。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大都不愿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而是希望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是成熟型人才,是马上就能挑大梁的人。不但一些民营企业不愿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一些国有企业也同样不愿承担这种责任。可是在德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培养人才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自愿为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如果我们的企业都不愿承担这种培养责任,竭泽而渔,只知道使用,不加以培养和开发,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人才竞争力的普遍下降。

  他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更多地是学习理论,打好知识基础,学会学习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自己不断吸纳新知识的能力;要求他们什么都会干,要求他们走出校门就能挑大梁,这不但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大学教育只是这个过程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所谓“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工作中用到的东西,不可能在大学里都学到,而是需要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社会应该给大学生一个成长的时间,如果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给他们一个可以不断得到学习和培养的环境,他们是会很快成长起来的。

  他说:“大学就是大学,大学应该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传播科学、传播真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地方,是承接人类文明的纽带。大学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一定范围的社会服务,我不主张肆意扩大大学的功能。我也不赞同大学都要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这种笼统的提法。大学是分类别的,不同类别的大学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培养模式,绝不能整齐划一。中国的大学大概分为研究型大学、普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三类。职业技术学院的烹调专业要培养的是烹调大师,可是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它的经济专业培养的是研究经济活动、经济规律,从而向社会及企业提供经济决策咨询的研究型人才。前者需要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而后者则应按社会需要(包括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如哲学、数学、化学等基础理论专业以及考古专业等。这样一些需求面很窄的专业,也许不是目前市场需求的,但是它们却是社会需要的,因为它们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科学进步的启动器和发动机。”

  他认为,每所大学都应该有不同的定位,都应该有对社会不同的贡献领域,他说:“卫星要上天,马桶也不能漏水”,社会既要培养实用型、岗位型的工程师、技师,也要培养为人类进步提供思想、方法和新思维的理论大师。市场需求只是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味强调市场需求,势必导致短视,导致急功近利,使大学教育变成单纯的技术教育,变成职业训练的场所。

  谈到人大的培养目标,纪校长说:“我们有8个字,这就是人大的学生将来走出去,必须是‘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纪校长最后告诉记者,为了培养关注现实、理论联系实际、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人大不但要更进一步重视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而且还将进行学科的规划调整,创造更加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学科环境,使学生建立起科学、完备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成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的,能够迎接新时代挑战的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交响音乐赏析”课渐入高校
· 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受表彰
· 大学生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
· 陈至立在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于永波、唐天标、赵沁平等看望高校国防生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新年展望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谈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
· 吕福源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员作报告
· 入世后首次中国国际高等教育巡回展将开
· 陈至立考察在京三所艺术类高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