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新闻
低龄留学“新海归”就业遭遇尴尬
2014-03-18    新华网-南方日报

字体大小:

  低龄留学“新海归”就业遭遇尴尬

  上周末,中国国际教育展率先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学校和教育机构参展。记者从参展的教育机构、学校了解到,不少新政策都瞄准了“低龄留学生”群体。

  然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孙建明在国际教育展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却引发忧思:2013年,“海归”总数为35.35万人,较2012年增长29.53%;但同年,留学人数虽突破40万,却只增长了3.58%,相比前几年20%左右的增长,增速放缓许多。

  当对家庭依赖渐重的“85后”、“90后”在外学业结束后,他们的出路会是怎样?一旦选择回国,在汹涌的就业竞赛中,年轻的“海归”能否仍如多数“前辈们”游刃有余?

  数万中学生出国上高中

  小林是广东实验中学高二学生,他从开始就决定要尽早参加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美国高校录取中的一个标准化测试)。小林已经请了外籍家教,希望在教育展本月底来到“广州站”时,能当面给心仪的美国高中递交PS(个人陈述)材料,争取印象加分。

  他从教育展北京站发现,与往届相比,今年的教育展上高校明显减少,而高中阶段的学校却“激增”,与此同时,不少国家对海外高中生的招收也放宽了门槛。

  “很动心。”小林说,“如果先就读欧美的高中,那么对申请他们的高校来说,比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习再申请更为有利”。

  事实上,率先在北京亮相的2014年中国国际教育展确实对那些一心与“高校”零距离接触的中国学生来说有点“打击”。记者发现,美国排名前50名的高校基本没有参展,而英国高校中除了少数如伯明翰大学、诺丁汉大学等“罗素大学集团”成员外,未见其他知名高校身影。

  相比之下,高中阶段教育机构就显得特别“热闹”。一些英国、美国私立高中,预科联盟、语言培训机构咨询台前人山人海,有的家长还带着小学生来“咨询”。记者从澳大利亚参展团了解到,今年来参加教育展的澳大利亚学校有30多所,其中半数为高中。

  据介绍,近两年中学生前往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或相关教育机构咨询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同时,去年到澳洲读中学的中国学生数量超过3000人,比上一年增长了10%。面对低龄留学需求,澳大利亚迅速调整了留学政策。预计最快本月底,就有一项针对“小留学生”的新政策将出台。

  “今年开始,澳大利亚将放开初中留学限制,为更多想早点出国的孩子打开通道。”马克汉姆国际教育集团有关负责人评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澳大利亚今年秋季将会迎来首批中国初中留学生。配合留学低龄化趋势,一些语言学校也针对中学生推出“游学”项目,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在美国或澳洲学习三周至四周。

  马克汉姆国际教育集团总裁文雪所经营的这个教育集团创办了10余年,历经过各种变化。“当时到美国留学的签证获批率只有10%,直到2006年才慢慢放开,低龄化的迹象开始‘抬头’。”据其介绍,马克汉姆国际教育集团最近几年平均每年成功输送六七百名孩子到美、加留学,其中20%为高中阶段学生,60%为本科生,20%为研究生。

  这样一个增速也佐证了上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数据。根据该报告,以最大生源输入国的美国为例,2005年至2006年,仅有65名中国中学生前往美国私立高中念书;而2012年至2013学年,美国私立高中已有23795名中国学生,“7年时间,这个数字剧增366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低龄留学或成人才流失“洼地” 浙江政协委员吁完善前置教育
· 评论:低龄留学不该戴上违法“帽子”
· 低龄留学 “性价比”怎么算?
· 中国娃低龄留学:欧美国家学区房供不应求
· 低龄留学热:小学生在外不放心 哪些国家可陪读?
· 家长盲从推进低龄化留学热 90后渐成主力军
· 中国学生低龄留学渐多 美偏远地区高中力引生源
· 低龄留学一个揪心的选择 生活学习要从头适应
· 出国也要趁早 低龄留学为哪般?
· 各国亮优势牌吸引小留学生 低龄留学引发生源大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