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教常识
焦健:父母的成长也需要因材施教
2016-11-17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为人父母都期待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竭尽所能把最好的给予孩子。当把所有的关注都给予孩子的时候,恰恰忘记了自己的成长。为了孩子的发展,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家庭教育的责任人,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应有高度的教育义务感和责任感,应遵循家庭教育的原则,掌握并灵活运用适宜的教育方式,学习有关儿童发展、家庭教育的知识,有良好的心态,营造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正如孩子的发展需要适宜的教育,父母的成长也需要因材施教。

  孩子的成长需要优化影响儿童发展的诸多环境,父母的成长也需要外部强有力的、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家庭的多样性和家长的普遍差异性,对父母有效的支持和服务要适应家长的需求和水平,切实解决家长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给予家长和家庭科学、有效、差异化的支持、服务,形成对父母育儿的支持网络。

  开展家庭教育的支持与服务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遵循4“C”原则,强化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功能。

  在家庭教育的支持、服务中,要转变理念,不要将家长简单看成是受教育者,要将家长看作同盟军,还要将家长作为家庭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强化公共服务意识。由于家庭、家长、家庭教育、儿童发展的普遍差异性,要遵循四“C”原则,提高家庭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C—Customer(顾客):要将家长看作顾客,家庭教育支持和服务要以家长需求为导向。明确家长的需求是服务和支持的基础;C—Cost(成本):要认识到,家长接受支持和服务,需要付出的不仅有货币成本,还有时间、精力等成本,降低家长接受支持和服务的成本,提高服务的价值,增强家长的获得感,是家长持续参与、接受服务的前提;C—Convenience(便利):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其中依托社区开展服务,可有效降低成本,增强服务的可及性;C—Communication(沟通):在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中,要和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切实了解来自家长的反馈。可以说,为家庭和家长提供有效、可持续的支持、服务的关键,是为家庭和家长提供满足需要的、适宜的、实用的、方便获得的服务和支持。

  以家长为主体和中心,视家长为资源。

  虽然家长的教育背景、教育理念、教养方式参差不齐,但家长仍是家庭教育的执行者和责任人,因此,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要以家长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为开端,以家长主动的参与为前提。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中,要尊重家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家长的需求、尊重家长的水平和能力,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以儿童为中心:基于儿童、适宜儿童、促进儿童发展。

  开展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以儿童为中心,首先要基于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一科学基础。其次要适宜儿童的发展,了解、承认、尊重儿童发展中存在的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发展速度、能力结构等多样化个体差异。最后,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重点地开展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活动,使家庭教育支持和服务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为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提供外部支持系统。

  从需求出发,因材施教,增强支持和服务的吸引力。

  由于儿童、家长、家庭的多样性和差异化需求,由于开展家庭教育支持与服务的目标、内容、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家庭接受支持和服务的非强制性,由于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的人很难奏效,开展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要从家庭、家长的需求、水平、问题出发,因材施教,强化支持和服务的针对性,增强服务的吸引力。

  走进孩子的世界,是引领孩子成长的必须。同样,只有走进父母的世界,才能给予他们科学、有效、深入的支持和服务。(作者:焦健,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妈妈说分享:父母的品行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 焦虑的父母只能看见“别人家的孩子”
· 教育部官员:父母双双进城留娃在农村,任性!
· 公安部:父母利用未成年子女乞讨可撤销监护人资格
· 中国父母会为子女牺牲一切 却不懂放手的艺术
· 美研究称长子长女最容易受到父母管教
· 焦虑心理延续到大学 父母“逼”孩子社会实践
· 龙应台:即使你平庸 父母也未必会失望
· 站在起跑线上 父母的那些“忧愁”
· 调查显示:这一代子女和父母的强烈冲突在缓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