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3亿助学贷款如何牵手77万苦儿
2001-10-29    

字体大小:

    10月28日消息:羊城晚报上月连续报道的“爱心接力”助美连读书一事又有新进展。近日,市人大代表钟课枝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资助贫困生读书的建议书,广州就如何落实省政府让贫困学生免费读书的政策,提出一些可操性建议。

  事件回放:众人争相接力

  广州市民刘先生五年来一直资助从化女孩陈美连读书,今年却因为个人原因无法继续资助。他向本报求助,希望能通过媒体找到愿意接过“爱心接力棒”的人。

  事情见报后,这个普通乡村女孩的境遇掀起了一阵“爱心旋风”,先后有500多人表示愿意资助她继续学业。最后,省人民医院200多名医务人员如愿以集体名义接过了“爱心接力棒”。

  刘先生在寻找“接棒者”过程中,也结识了一班“志同道合”的热心人士:市民聂先生得知资助美连人选已定后,表示愿意帮助与美连同村的其他贫困孩子;普通职工霍先生拿出1000元现金资助美连……他们几个自称“傻得可爱”的人还想申请成立一个类似基金会的民间组织,让更多贫困儿童得到帮助。

  代表关注:“摊派”问题不少

  事情到此还未结束。几名市人大代表从中看到了背后的问题:省政府今年8月出台一项让全省贫困学生免费读书的政策,预计有77万贫困学生受益。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执行过程中,3亿多元的款项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如何杜绝有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如何让更多孩子受益?此外,社会力量帮助失学儿童的工作如何继续开展?

  据了解,基层不少地方限定一个村、一间学校几个名额搞“平均主义”。从化市高平中学有859名学生,附近7条村的孩子都在此读书。这次该校分到的免费读书名额为11个(校方也不知道分到11个的依据是什么),但该校孤儿就有8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有20多个,残疾家庭、贫困家庭的孩子也占将近1/5。代表们指出:这种“不患贫,患不均”的做法,可能会使不少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无法得到援助,而一些掌握名额分配权的人可能会舞弊。

  此外,本报率先提出的“资助断层”问题也得到人大代表认同:“目前的‘希望工程’等是阶段性助学,一些受益孩子完成小学学业后,并没有机构跟踪了解他们是否能继续读初中。如果其资助人没有继续资助的话,有相当部分都不了了之,‘资助断层’是一个新问题,也相当普遍。”提出建议:核实监管跟踪

  鉴于上述情况,代表提出以下建议:———制定细致合理的名额分配原则。

  按各地上报的情况先核实,再审批分配,不搞“平均主义”。

  ———尽快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一方面监管政策落实情况与资金到位情况,另一方面可惩治舞弊行为或者奖励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单位。

  ———成立跟踪服务机构,解决“资助断层”问题。对已得到资助的孩子,实行一年一查,一旦发现资助中断应及时调查原因,尽快采取援助措施。

  ———建议小学高年级以上“免费读书”与“奖学金制”结合。目前的“免费读书”只是让孩子“读上书”,而依靠社会力量筹集的资金则应用于鼓励孩子“读好书”。

  据悉,按法定程序,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收到代表建议后交转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必须在三个月内作出书面答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宁夏启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工程
· 长春个体户三姐妹竞相资助贫困学生
· 灾后家贫弃学业 社会救助重归校
· 巢湖设立助学接收站
· 新疆:141名6至14岁的孤儿喜赴西安求学
· 重庆:把“宏志班”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 “孩子王”和他的《爱心日记》
· 甘肃基础教育受到欧盟无偿资助
· 西宁:捐资助学变成“真实的谎言”
· 中国和欧盟进行基础教育的首次合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