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6种落后择业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2003-01-27    记者 陈强

字体大小:

  在福州大学一间四年级学生宿舍里,电脑游戏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一位打着电脑游戏的同学挠挠头对老师说:“就是不知道怎么找工作,心里又烦,我才玩游戏嘛!”他老实承认,自己的简历是直接拷贝别的同学的,“反正大家的经历差不多,只要在个人成绩和实习方面稍加改动就可以通用。”

  福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们为此感到着急。自去年11月20日开始,学校就千方百计地将用人单位请进来,尽力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可是,招聘单位在校园等待求职者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据该校对2003届3932名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74.25%的学生选择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就业,19.13%的学生希望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只有1.12%的学生愿意到省内其他地区就业。38.34%的毕业生希望能进入外企工作,33.78%的学生想去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只有少部分人选择。70%毕业生希望月薪在1500元以上,40%选择2000元以上。

  福州大学的老师们认为,之所以就业压力大,主要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国家机关。千军万马涌向大城市、好企业、高薪酬这个“独木桥”,必将导致好单位“吃撑了”、一般单位“吃不饱”。

  一句话,问题出在“择业观念”上。为此,福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发表就业“白皮书”,分析本校2003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以期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白皮书”认为,6种落后的择业观念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

  一是攀比心理。应届大学毕业生寻找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

  二是盲目求高心理。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导致不少大学生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三是不平衡心理。部分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反而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

  四是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五是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为被不少用人单位垂青,而产生了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过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

  六是依赖心理。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四年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这份就业“白皮书”提醒说,如果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很难有根本的改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校生毕业不离校 “京漂一族”不容忽视
· 北京高校京外生源留京时限放宽
· 上海高校将免费为毕业生保管户口和档案两年
· “大三女生年薪40万”有误
· 大学生择业关心什么?
· 浙江省公布高校专业就业率
· 云南积极部署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
· 四大矛盾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
· 大学刚毕业怎么就成了失业人员??
· 质疑学生干部人品 湖北一企业拒招校园领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