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陈志武:企业家不宜担任兼职教授
2002-09-04    记者 原春琳

字体大小: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评审会议,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到场官员都带有某某大学兼职教授的头衔。”

  陈志武是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同样让他意外的是,这些头衔不止出现在官员的身上,一些企业家也都拥有不同大学的兼职教授身份。

  “这很糟糕。”陈志武教授直言。在国外大学,兼职教授是另一个概念,它的确是一种荣誉,但更多意味着要从事“苦力”工作。

  以陈志武所供职的耶鲁大学为例,人文和社会科学类基本是专职教授,一般不设兼职教授。管理学院有时会从外面聘兼职教授(英文称为adjunct professor)。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些兼职教授不是真正的教授,他们与正规教授的地位没法比:既没有权利参与学校的决策,也没有权利带研究生和博士生,不是学校真正的老师(faculty)。

  兼职教授受聘的原因很简单:正规教授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上的课,由他们作为替补队员上阵。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常常聘请有学术背景的行业专家做兼职教授,手续相对简单,一般只要院长批准即可。

  与国内不同,大公司总裁一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为耶鲁的兼职教授必须与正规教授一样给学生上课,而总裁多数太忙。兼职教授的授课过程也不是仅仅与学生聊天那样简单。陈志武教授强调,大学与培训中心不一样,老师教授的是作为学科基础框架的东西,而非仅仅传授技术和经验,因为技术和经验都容易过时。

  耶鲁金融系现有13个正规教授,两个兼职教授。其中有一个是华尔街非常有名的债券市场专家,他原来从事过学术研究,后来下海创办自己的公司。尽管兼职教授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可耶鲁金融系还是希望逐步把兼职的数量减为零。

  “国外的兼职教授并不代表终身荣誉,耶鲁的兼职一般是一年一聘,根据教学需要而定。”陈志武教授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兼职教授就是苦力。”

  尽管程序简单,可国外高校不敢随便馈赠教授的头衔。“私立大学非常在乎自己的外在形象,尤其是它的校友们。”陈志武教授说。以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为例,如果其现任院长或校长随便向外人赠与兼职教授头衔,会让许多校友感到愤怒。因为对校友来说,他们手中拿到的学位的价值高低,与母校的名声好坏直接相连。

  教授同样也在关注自己的名声。还是以耶鲁大学为例,陈志武教授说,教授尤其是终身教授的发言权相当大,院长对他们的影响力非常小。教授们有权要求院长解释每个重大举措,如果不满意,可以否决他的决策。尤其是牵扯到学校声誉的事项,教授们更会毫不客气。假如院长随意聘请兼职教授,终身教授们会要求他做出解释。

  与国外相比,陈志武教授认为国内这种情况间接反映出了教育体系问题的严重性。有些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用手中的钱和权做钓饵,引诱从事大学教育的人,让他们放弃传统教育的崇高形象。他分析原因认为:一是有体制的问题;二是大学管理层都有职称和级别,他们也要靠此升官;三是教师待遇不高,经费不够。

  陈志武教授感到有些发怵:许多人在不同的大学挂名当兼职教授,有人还挂名带博士生。许多人是真心想影响下一代,动机良好。但是,除了有些兼职教授称职以外,其他人态度和能力发挥的也许不是地方。“不要影响学位本身的价值,不要使教授这种称呼庸俗化。学校应欢迎成功者来校给学生传授经验,但是不能以‘教授’这种头衔为代价。”他说。

  陈志武教授认为,如果还是维持目前的国家分配教育资源的体制,很难改变这种局面。在他看来,惟一的出路在于学校民办,让市场力量约束各学校的行为。这样学校才会非常在乎自己的名声。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西部高校露峥嵘
· 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任重道远
· 高校学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工程全面启动
· 中加合作联合培养中国首批项目管理硕士
· 项目管理MPM在中国出炉
· 首届MPA开学典礼在人民大学举行
· 五高校试行职员制:效果不错
· 谁拿600名学生前途开玩笑?
· 考试“零作弊”学校奖“红包”
· “第五者”进寝室 老师:利大于弊,疏胜于堵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