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学生减负
减负十条规定:小学生留不留作业成为主要争议
2013-09-03    中国教育新闻网-京华时报

字体大小: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结束
小学留不留作业成为主要争议

  虽然校内减负,但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在校外报了许多学习班,为学生增负。京华时报记者朱嘉磊摄

  京华时报讯(记者 郭莹)教育部8月22日发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日前已经结束征求意见,在收到的近6000条意见中,九成对规定表示支持。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留不留作业问题,大多建议还是倾向于小学高年级应该适当留些作业。

  据悉,截至8月29日,公众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件方式向教育部提出的意见建议为5956件。除了教育部收到的建议,不少人士还通过媒体、网络反映意见建议。教育部还通过多种形式,向各地教育部门征求了意见建议。

  记者了解到,在5956件意见建议中,90%以上认为制定减负十条规定直面现实问题,措施很具体,出发点很好,减负深得人心。51.9%的公众对减负十条规定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对减负规定中的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规范考试、严禁违规补课、每天锻炼一小时等规定均表示了高度认可。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留不留作业问题,大多建议还是倾向于小学高年级应该适当留些作业。另外有48.1%的公众分析了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表达了对减负工作的期盼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愿望。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为规定还未下发,北京市暂时不会调整现有政策。他认为,从目前征求意见的“十条规定”看,可修改的空间还很大。但“十条规定”传达出一个信息,就是减负力度还需要加强。

  今年初,北京市已率先推出了减负令,实施了包括“规定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不得进行期中考试”等八条减负措施,这些措施在各级学校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新学年开始后,北京的八条减负措施还将继续执行,同时今年会特别加强对减负的督导,尤其是对课业负担的监测。同时,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对学校进行重点指导。

  □专家观点

  先考试改革再进行减负

  昨天,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对于教育部推出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中有90%的人赞成,应该先搞清楚是赞成减负还是赞成减负令,两者并不相同。如果赞成减负内容,更要关注这些措施是否能够落地。熊丙奇说,如果能够落地肯定是好事,但是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能否实现。

  此前,对于很多网友认为“考试制度不改,学生减负难以达到效果”的观点,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曾表示,这是一项综合改革,要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进而实现中高考改革。

  熊丙奇认为,推行改革让减负先行的做法并不正确。他认为应该率先推行考试制度改革。目前全国有90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这个比例应该进一步扩大。熊丙奇说,现在的自主招生并不彻底,是伪自主招生,依然与高考嫁接。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有效的方式是高考后再进行自主招生,各个学校根据情况限定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申请,由高中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可以向多所学校申请,最终从可录取的学校中选择心仪的学校。

  熊丙奇认为,目前政府应该做的是放权。对于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路目前已经非常明确,但是现在的行动太慢。只有高考改了,减负才不会是表面文章。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副司长:要让“减负十条”既好看又管用
· 《小学生减负十条》何以有争议?
· 一纸禁令能否还孩子快乐童年?
· “减负”不精准,会导致家长负担加重
· 基础教育"减负",有人想过高等教育的危机吗?
· 连云港赣榆区“三项清单”为学校减负
· 李志民:精准“减负”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
· 减负为什么会遭到家长的反对
· 正确“减负”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什么
· 各地减负新规频出台:学校越来越松 家长越来越“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