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征兵吹响“集结号” 大学生踊跃应征入伍
2011-11-18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11月1日,2011年冬季征兵工作全面展开,眼下各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征兵吹响“集结号”,大学生踊跃应征 

  “我终于可以实现当兵梦了!”日前,得知自己征兵体检合格后,山东财经大学大四学生付勋有些激动,“我从小向往军营,高考时,曾报考军校,可惜没考上。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我和同学都很关注相关政策,如今终于有机会如愿以偿了。”

  高校掀起征兵热,大学生报名人数增长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军队调整改革,近年来,征兵主体正在向高学历青年转变。”山东省征兵办公室主任鞠洪仑介绍说,“今年从全省的情况看,大学生参军热情高涨,截至11月12日,全省体检合格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及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1万人,约占合格人数的1∕4,相较于去年实现大幅增长。”

  今年,北京市征兵主体转为以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为主,还首次征集进藏条件兵。“征兵工作全面启动后,校内‘知行论坛’开设‘在校大学生冬季征兵’专栏进行宣传动员,征兵置顶帖《携笔从戎,圆梦军旅》一周时间有4000余名学生浏览。”北京交通大学负责大学生征兵工作的蒋明老师介绍说,“截至11月14日,今年全校有90名男生报名应征,较去年人数增加不少,其中有34人明确要求进藏服役。”

  >>相关阅读: 大学生入伍可获补助 征兵新政引爆参军热情

  >>相关阅读: 财政部教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鼓励高校学生入伍

  >>相关阅读: 教育部出台政策鼓励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入伍服役

  北京联合大学武装部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启动冬季征兵工作以来,校武装部和各学院接待咨询应征入伍政策的学生及家长近500人次,经过学校初审共有103名男生报名上站体检,是学校历年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在报名上站体检的学生中,有学生党员10人,学生干部20多人,他们报名入伍在学生中间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许多高校武装部的负责人反映,进藏名额刚分下来的时候,还担心完不成任务,但没想到进藏兵竟成了大学生的热门选择。”北京市征兵办负责人宋协鹏表示,“尽管西藏气候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首都适龄青年报名进藏服役的热情不降反升,而且重点大学学生、热门专业学生报名人数占了多数,这充分体现了首都青年热爱祖国、热爱军队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申请应征入伍,携笔从戎日益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选择。“今年我们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报名人数往年增长了近一倍。”沈阳农业大学武装部许晓辉老师介绍说,“报名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四年级。”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武装部负责人表示,2011年报名人数及实际入伍人数实现大幅增长,全校700名左右男生,有73人报名应征入伍。

  据了解,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在今年的冬季征兵工作中,翌年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参加报名积极踊跃,共100余人在学院所在地征兵办报名、体检。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网上报名人数为1617人,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网上报名人数为343人,两校均连续3年入伍预征人数达到本校男性毕业生数量的30%以上。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生入伍推出优扶新政 补助超18万元
· 大学生入伍国家给资助
· 大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的优惠政策
· 四部门通知要求认真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
· 大学生入伍可获补助 征兵新政引爆参军热情
· 首都10所高校100名大学生进军营体验部队生活
· 山东省大学生入伍优惠多 本科生从军1年当军官
· 国防部、教育部:做好今冬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
· 北京:大学生入伍新政 大一新生须持兵役证报到
· 大学生入伍年龄拟放宽至24岁 实行军人保险制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