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调查:2009届职场新人离职首因是薪资福利偏低
2010-03-09  人民网  

字体大小:

3月7日,参加招聘会的女大学生在场外排起了长队。

  “人民网-麦可思-2009届大学毕业生‘职场新人’月度跟踪调查”1、2月调查结果日前出炉。该调查以2009届就业大学毕业生(包括本科与高职高专)为调查对象,对2009届就业大学毕业生的职场适应过程进行月度跟踪调查,实时了解其各时段的收支、从业压力、所遭遇的职场问题等及其变化。最终得出了以下几项结论。

  ·薪资福利偏低为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的首要原因

  人民网-麦可思调查显示,截止2月15日,有过离职经历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首要离职原因为“薪资福利偏低”(35%),并且,男性毕业生因“薪资福利偏低”而离职的比例(39%)较女性(28%)明显要高。其他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离职原因还包括“个人发展空间不够”(23%)、“想改变职业或行业”(12%)等。离职比例最高的10个职业依次为“餐饮/娱乐”、“销售”、“生产/运营”、“房地产经营”等,这些职业大多入职门槛较低的低薪工作,就业的大学生跳槽的主要理由是 “薪资福利偏低”。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三大问题是:发展空间不够(25%)、经济压力太大(20%)和所学知识和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19%)。

  在调查覆盖的主要教育省中,现居广东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有离职经历者比例最高,其后为上海、北京等。

  ·2009届大学毕业生收入越低离职比例越高

  人民网-麦可思调查显示,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比例最高,其次为月收入在1200-2300元的群体,而月收入在2300元以上者离职比例最低。从离职原因来看,所有收入层次的毕业生首要离职原因均为“薪资福利偏低”。也就是说低薪可以雇用到“先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一旦有了点工作经验,大学毕业生迅速地开始了“后择业”征途。

  ·消费超前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取向

  人民网-麦可思调查显示,当前有24%的2009届就业大学毕业生为“月光族”(月收入与支出之差为-250元至250元),7%的毕业生月收入与支出之差小于-250元,成为“负翁”。45%的负翁离职的理由是“薪资福利偏低”,而只有33%的非月光族离职因为“薪资福利偏低”。消费超前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取向。注意到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每月节余平均约为600元,大学毕业生的月支出额与其求职时薪资底线1350元接近。

  ·2009届大学毕业生一周加班时间15小时以上离职比例相对最高

  从一周加班时间来看,加班时间在15小时以上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比例最高,首要离职原因为“薪资福利偏低”(37%),而非工作要求和压力太大。离职比例最低的不是加班时间最少的群体,即5小时或以下者,而是加班时间在6-14小时的毕业生。值得注意的是,一周加班时间多者,因“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而离职的比例较高,而“想改变职业或行业”的比例反而较低。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初入职场的2009届毕业生并非“好逸恶劳”,在注重“钱途”的同时也是看重“前途”的。(李瑶琴)

  相关链接:《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报道 

  >>点击查看2010两会专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职场新人求助的正确姿势,轻松收获好人缘
· 从大学生到职场新人,如何利用入职第一周融入职场
· 超6成职场新人自认"屌丝" 高学历者自认比例高
· 重积累经验 职场新人首份工作最大期望不是钱
· 新人如何度过懵懂期? 职场达人建议“深挖井”
· 90后职场新人调查:两千人对工作满意不足三成
· 教育部举办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交流推进会
· 山科大以组合拳巧解就业难题
· 上海发布措施确保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 北京人大代表多维度了解青年就业现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