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广州:众高校欲高起点挺进大学城
2003-04-18    

字体大小:

    大学城为局促于闹市的广州地区高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首批进驻的10所高校均表示将以积极的态度高起点进入大学城,对于未来在城内可能存在的竞争和淘汰也已做好准备。

    有关专家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大学城的兴建是继高校扩招、合并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一轮改革浪潮。小谷围大学城的兴建将对广州乃至广东的高教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大学城内大学间的竞争将优化教育资源,优胜劣汰的最终结果是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准。

    ■高校说法

    首批进驻的10所高校将分别分布在小谷围的5个组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各高校的负责人纷纷表露了“壮志雄心”,他们表示:进入城区后校间的竞争必然存在,而且是“短兵相接”,但只要能办出特色,相信“机遇大过挑战”。同时,包括中大、华工、华师、广外在内的众多著名高校也表示将从高端入手,在新园区发展社会急需的高科技、高需求学科,做到“量”与“质”并重。 

    春潮涌动,壮怀激烈,面对大学城各高校都在谋划着自己的发展与前程。

    中大:新区学生4年达2万

    中山大学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大将以积极态度参与广州大学城的建设,真正进入大学城办学,而不仅仅是开一个办学点。

    该负责人指出,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为中山大学的发展带来又一次机会。在方圆1500亩的新校区内,中山大学拟将工程学科、传播与设计学科、高新技术学科等放在广州大学城,一是实现扩招,二是从高端入手,实现数量和研究水平的提高。4年内中大入城学生拟达到2万人。中大本学期将做好该校教学楼及教学配套设施、图书、实验、行政办公设施、体育设施和学生活动中心,以及师生生活区设施等设计论证及审查工作,并提早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组织等准备工作。

    华工:争取做到可持续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则表示,广州大学城将是该校第一个在本部外的校区,校方原则上不会将其办成二级学院,但究竟是将低年级的学生送至大学城,还是将部分尖端高科技专业挪入新校区,该校目前正在开会研究中。华工对大学城新校区规划极为重视,校方称,该校将充分发挥建筑学方面的优势,拿出一个现代化的、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争取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广外:九大学院定居新校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徐真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省里决定该校首批进入大学城,对于广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驻广州大学城的总体规划已经确定,明年9月该校将有9个学院在大学城校区招生。这9个学院分别是:英文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东方语言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原社科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原计算机系)。同时,将设置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徐真华指出,大学城校区今后将成为该校本科教育的主体,在校生规模定为12000人。

    华师:一半专业挪入大学城

    华南师范大学杨书记告诉记者,该校大学城新校区在校生总规模为16000人,从明年起每年进驻4000人,4年内达到饱和。从生源结构来看,华师大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会进驻;从专业来看,该校一半专业将整体挪入大学城,具体名单正在商谈中,4月份会确定。据了解,在进入大学城后,该校还将大力发展新的专业。

    杨书记表示,华师新校区与老校区面积相仿,但建筑物较少、密度较疏,因此,一半对一半的做法相对合理。

    广工:面积庞大将做主校区

    广东工业大学在大学城园区面积上成了“大赢家”,仅教学区面积就达111.3公顷,比其现有5个校区的总面积73公顷还大。广东工大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在1995年4校合并后实力大增,但因分散在4个校区内教学,学科融合无法全面实现,这次在大学城能获得如此大的占地,将大大解决用地难题,并为学科融合和调整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该校表示,今后大学城校园将作为主校园。在校生规模28000人,其中理工科类学生约占63.6%,文、法、商科学生约占30%。

    广大:积极准备整体进驻

    广州大学校方表示:该校将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驻大学城,学校计划整体搬进,初步方案已经出台。但该校同时表示,大学城校区的现有规模与该校的设想以及发展需要有一定距离,可谓美中不足。据了解,在3月26日,广州大学由校党委书记陈万鹏任组长的大学城新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大学城的建设工作已进入正轨。

    广美:新建校区将分四板块

    据广州美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大学城新校区,规划学生容量为本科生4000人,设置4个专业学部、两个教学部、7个系共20个招生专业。该校校园功能分区为:

    A区:外向型,校门、礼仪广场、陈列展示及学术交流区。B区:校内共享型,教学、科研、管理综合区。C区:学生活动及生活服务区。D区:学生宿舍及教师公寓区。

    统筹:本报记者 刘有才 采写:本报记者 卞晶

    大学城用地分区示意图

    中山大学88.5公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81.9公顷

    广东工业大学 111.3公顷

    华南师范大学68.6公顷

    星海音乐学院 12.5公顷

    广州大学80.1公顷

    华南理工大学81.4公顷

    广州美术学院 16.3公顷

    广东中医药大学47.4公顷

    广东药学院36.7公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华中科大新规:男生随意进女寝无缘奖学金
· 中国海洋大学首届国防生与海军签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16年办学的启示
· 上海检查学校医务室 竟发现35年前失效药品
· 北师大与百年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 吃大学的骗子有多少
· 北师大百年华诞之际实施战略性重大转型
· 北京:高校大排档不能再承包
· 杨正午提出党政干部都要做高校思政工作
· 地方高校学生收费应否因“地”而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