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质量工程"的有关精神,我们积极探讨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其归纳为"五个可持续"和"五个相结合"。
2.1 五个可持续
1.领导重视可持续
我国的工程训练中心发展到现在,尽管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发展不平衡,但为工程实践教育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然而,要保证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仍然离不开领导的重视。这是因为,实践教育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资金的投入。没有领导的持续重视,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2.基础设施可持续
除了常规的训练设备外,近10年引进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装备,使工程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然而,中心的规模愈大,设备愈先进,维持运行、维修和更新设备所需要的费用也就愈高。
3.课程建设可持续
随着实践教学资源的发展,实践教学的内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因此,课程建设也要提高到相应的地位。只有建设出相应的系列课程,这些优质教学资源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课程建设的发展,又可以推进教材的建设。这样,就可以使中心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4.教学研究可持续
训练中心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既要有阶段性,也要有长远目标,而长远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来实现。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才能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找到下一阶段工作的主攻方向,保证中心建设全方位向前推进。
5.师资队伍可持续
中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创造性工作。因此,必须造就一支职称、学位、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这项工作,可以结合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来进行。有这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可以系统地考虑中心的眼前建设与长远发展问题,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