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省市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05年,在一批高校的工程实践教学领域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江苏大学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有一批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成果获得省市级和国家级奖励。
1.5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6年,全国有11所高校的综合性训练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2007年,另有11所大学的工程训练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行列;2008年,又有11个工程训练中心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行列。
1.6 教学名师奖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工程训练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本科生组成。目前,各校师资队伍的学位与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逐步发展为以博士和硕士为主。师资队伍的提升,也使我国工程实践教学领域在省市级和国家级名师奖的评审中不乏获奖者。自2006年至今,在全国工程实践教学领域,已有多人获得省部级教学名师奖,有2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1.7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007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团队首次进入国家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山东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团队进入国家教学团队。这些都说明,在我国工程训练领域,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1.8 突破原金工实习内涵,在以下八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将机电常规实习实验转变为在大工程背景下,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环境和管理等综合性的现代工程实践教学。
(2)将常规技术训练转变为部分实现局域网络条件下的技术集成训练,以及集先进制造技术与工业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训练。
(3)将学习技术技能和转变学生思想作风为主体的训练模式转变为集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实践训练模式,并实现模块式的选课方案,综合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正逐渐形成体系与规模。
(4)将基本面向理工和经管类学生转变为面向工业工程、工艺美术、医学、建筑、新闻等尽可能多的学科,使工程实践成为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
(5)将面向低年级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转变为包括高年级在内的工程训练和研究训练,发展了针对本科毕业设计,乃至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高层人才培养。
(6)由单纯重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转变为同时重视教学研究与科研开发,用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用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实验技术与实验方法的升级。
(7)有一批学校的教学对象由针对本校发展到立足本校,服务本地区,面向全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8)发展了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施教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中心网站,不仅实现了学生网上选课,教学信息交流与动态刷新,而且实现了校际间的网上资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