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大城市梦与大城市病 数万"蚁族"无处安放的青春
2011-07-28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频繁迁徙是“蚁族”常态

  2009年,申家春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来北京后,已经搬过5次家了。他说,这里很好,是古都,又有文化气息,但是我不属于这里……

  “别把门开着,小心耗子进去了。”房东特地对记者叮嘱道。7月26日,记者以租房的名义对小牛坊村进行了采访。

  这间临时搭建在院子里的出租矮房不足10平方米,一床、一桌,没有窗户。一开门,阴冷的湿气扑面而来,墙上糊满了前住户留下的海报、报纸。

  小牛坊村现在的出租房价格大约在每月240-280 元,大多是居民房改建的隔断间,也有不少是在平房顶上临时加盖的板房。“梅花公寓”就是其中一例,二十几个单间的筒子楼,有两个公用厕所、一个厨房,公寓旁边的公厕气味挥之不去。

  在距离小牛坊村不远的西半壁店村口,记者碰到23岁的孙竹久。记者跟着孙竹久来到他们租住的房屋,这是当地村民在原有的房屋上加盖的,房屋在三层,通向小屋的楼梯宽度不足60公分,悬在楼外侧,用铁架和木板搭建。稀疏的铁架上,木板已经有近十处裂缝。因为前些天下雨的缘故,有的木板已经变软,越往高走越让人觉得胆战心惊。

  “如果是晚上,你们肯定不敢上来。”孙竹久带着记者边上楼边说。

  “这里已经是我第三个住处了。”坐在床边,孙竹久对记者讲起毕业后搬家的经历。2009年,21岁的孙竹久从北京人文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毕业,在清河租住房子,月租800元。刚毕业的他工作不稳定,收入很低,三个月后,难以负担起房租的他搬到唐家岭附近,租住了一个带木板隔断的单间,月租400元。

  推荐阅读蚁族生存调查:学历在升高 生存状况在恶化 
  推荐阅读毕业蚁族沦为社会新底层 专家:应反思调整定位
  推荐阅读调查:若重择就业地87.7%蚁族考虑二三线城市

  推荐阅读“蚁族”群体需要更多关注和重视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推荐阅读全国民办成人高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

  两年时间里,孙竹久换过两次工作。“最困难的时候,每天两顿饭,中午一个煎饼果子,下午一碗泡面,这样持续了三个月。”孙竹久说。

  记者注意到,孙竹久的桌上放着一个女孩的照片。“算是我女朋友吧。”孙竹久露出笑容,“但没有房子,谁愿意跟我呢?”他说。

  当记者问到他是否关注公租房等保障房时,孙竹久说:“天天看新闻,可是这种好事轮不到咱家。”由于没有北京户口,他和朋友们申请公租房的希望早已破灭。

  唐家岭拆迁后,孙竹久和自己的很多朋友,只能从唐家岭搬到新的村庄,而这些新的村庄也被喻为“新唐家岭”。

  来自山东日照东港区的申家春也是“新唐家岭”的一员。

  2009年,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来北京后,他已经搬过5次家了。

  “刚来北京时,在万泉河租了一个二手房东的床位,每人每月200元。80多平米的房子挤了20多个人。”申家春说。三个月后,他和同学搬到南辛庄附近的一个两居室,两张上下铺不够5个人用。于是,申家春和同学利用另外一间卧室打起地铺。“两铺之间用砖头隔开。”申家春回忆说。

  两个月后,他和同学又搬到位于北沙滩附近的学生公寓,8人一间;半年后,他又搬到唐家岭永丰屯附近。“唐家岭交通很方便,离西二旗很近,但是租住的房子不见阳光,潮湿阴冷,每月租金450元。”三个月后,唐家岭开始大规模拆迁,他又搬到东半壁店。“这里的房租550元,还是可以承受的。”

  对于房价,这个年轻人有些不解:“2003年时,日照房价大概2000元左右一平方米,北京的天通苑也在3000元左右一平方米。几年后,日照的房价跟此前差距不大,而北京市内均价却突破3万,翻了好几倍。”

  “这里很好,是古都,又有文化气息,但是我不属于这里。”申家春坦言,如果房价依旧,他三年内会选择回老家。

  “上下班高峰期公交特别挤,你不用走,后面的人直接拥着你往前挪,简直是被塞进去的。”从石家庄某商学院毕业的王艳秋,已经在北京打拼了近两年。她每天从小牛坊村坐47路公交,再转两趟地铁才能到上班地点,花在路上的时间近三个小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蚁族生存调查:学历在升高 生存状况在恶化
· 毕业蚁族沦为社会新底层 专家:应反思调整定位
· 调查:若重择就业地87.7%蚁族考虑二三线城市
· “蚁族”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 大学生引发“蚁族恐慌情绪” 正视自己和将来
· 唐家岭兄弟:蚁族不会放弃希望 用歌声唱响梦想
· 京“蚁族”聚居地唐家岭拟拆迁 租房者或搬离
· “蚁族”虎年最大愿望:收入高些 别人尊敬些
· “蚁族”春节继续蜗居 面子票子阻断回家路
· "蚁族"的奋斗:青春停靠"聚居村"像在蓄能的光子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