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对高师教育的挑战
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明确地向高校发出号召:“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国家制定的《2l世纪中国议程》中,与“科教兴国”并列地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在加速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保持生态和环境优化,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优化协调一致等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所有这些,都对未来人才的创新精神、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人才素质等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等教育能否担当起“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高师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及高师教育提出的不容回避的挑战。
(六)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高师教育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师教育,一直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求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就面临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教育观念、办学体制、管理方式、教学制度、招生与就业制度以及培养人才的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比如,市场经济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资源的配置,高师教育如何从体系结构、专业布局及学科发展与软硬件资源的配置上充分体现出合理性,以达到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是当前高师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市场经济对高师教育产生的影响不是局部的、一般性的,而是全方位的、深刻的。至于市场经济对高师教育影响的双重性问题,从根本上看都是挑战。高师教育必须深化改革,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在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
(七)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深刻转变,高等教育将建立起依法自主办学的机制。鉴于高师教育的特殊性,国家对其发展仍采取了一些特殊的保护性政策。但这并不等于说高师教育可以长期漠视市场经济给整个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观念系统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师教育,如何结合其师范性,去面对和相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借鉴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机制,达到规模适当、结构优化、质量精良、效益最优的,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相呼应的高师教育体系,这也是高师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八) 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客观上向高师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高师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显得愈来愈突出,如专业面狭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对落后。因此,如何改革高师教育,建立起与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相适应的高师教育新体系,便成为高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另一方面,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在职教师的培训任务增加了,同时,要求高师承担普通中学技能课和部分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的师资培养任务。还有发达地区高师还要承担小学及幼儿园师资培养、培训任务。综上可见,中等教育及中等以下教育的改革,要求高师教育不断调整培养方向,更新培养模式,强化师能素质,适应社会对高师教育的要求。这无疑是高师教育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九) 我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逐步推开对高师教育的挑战
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它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建设人才;二是教育自身要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教育现代化工程已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到中原、东北、西北等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区域展开。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制度、投资体制、人事制度、办学模式等方方面面。高师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母机,是教育现代化的源泉所在,在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高师教育在自身现代化和培养现代化师资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十) 21世纪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对高师教育的挑战
我国在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3亿人口中,有12.4亿人口接受小学教育,有10亿人口接受九年义务教育。21世纪到来之际,我国完成“普九”后接锺而来的是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经济发达地区要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欠发达地区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专门技术培训,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可见,21世纪是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世纪。各级各类教育的大发展,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师资,而且需要高质量的生源。这是高师教育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三、21世纪:我国高师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 党的十五大对高师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世纪之交召开的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基础工程。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充分说明要加强和进一步发展师范教育。因为没有师范教育的发展,就没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就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高,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所以说,十五大对高师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高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切不可丧失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