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高师教育
谈创新体系下的高等师范教育
2001-08-23    吉林教育学院副院长 张笑庸

字体大小:

  伴随着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的利弊之争,如何看待高师院校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争论与之俱生。由于师范教育已开始了由三级向二级的过渡即最后全部实现高等教育,以及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全面启动,这个问题便又有了重提的必要。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不同模式,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几点认识:在综合大学或文理科大学设置师范教育专业,优于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就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和现实条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须保留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但发展方向应是取消其独立性而归并到综合大学;现行师范教育体制严重不适应构建创新体系的需求,不适应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的需求,高师院校亟待转变观念和深化改革,构建融创造性、学术性、师范性为一体的新型师范教育体系。

  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师范教育的核心,也是其改革的方向。而现行师范教育的独立设置,最大的弊端就是影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削弱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使高师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受到严重局囿。分析其原因大体有如下几点:

  一、师范院校自成体系,人才流动和学术交流包括国际交流局限性较大,大都限于师范圈子之内;其补充的新师资往往又是近亲繁殖,学术创新的氛围不够浓烈,也难以占据学术制高点;即使同一校内,学科、专业之间也互为壁垒,缺少“打通”,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的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已占相当大比例,但仍以办师范的模式进行专业建设,使之难以突出学科特色。

  二、在办学指导思想上,片面强调师范性,排斥学术性,导致高师院校整体上学术水平偏低,科研创新能力不高。在这种认识下,国家对高师院校,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基建投入都明显低于综合大学,科研经费更是严重不足。加之国际学术交流的开展,国家重点项目任务的分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吸引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就使得高师院校无论是综合实力的指标还是科研成果的排名,均无列入全国高校的前10名者。这一问题值得重视。

  高等师范教育定位于为中学甚至以后还要为小学培养新师资,这是不成问题的。师范教育有其自身的行业特征,需要独特的专业训练,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关键是应怎样理解师范性?师范性是否跟学术性、创造性相对立?知识创新和学术创新在师范教育中应摆放到什么位置?师范性体现了高师院校的培养方向和专业特征,但不能因此就忽略高师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知识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何况,高师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看仍是以文化知识和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为主;最能体现师范专业特点的应是教育类课程及学科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的现状都不够理想,并不能达到培养规格。而且,学科教育的前提也是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是学科保持先进性的基本条件。因此,即便是师范性的课程,也需以知识创新、学术研究作为基础条件。

  三、在培养规格上,强调适应性,忽视创造性,培养的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的激情,缺乏发展的后劲。由于相当多的高师院校把适应性即适应中学教育的需要作了片面的固定的窄化的理解,甚至有的提出中学教什么,高师就学什么的愚蠢口号,导致了培养规格实际上的降低,这一点地方性师范院校尤为严重。这种片面的理解,使一些院校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欲望扼杀在萌芽之中,危害极大。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很难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高师院校要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人才,这是对的。问题是怎样的人才才算“适应”?过去往往强调较低层面的供需对应,误认为基础教育不需要高层次人才,把安心基础教育与提升培养规格对立起来,这是极其错误的。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这种认识更显幼稚。其实,最大的适应,就是所培养的毕业生,不但有坚实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基础,还有着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为教育终身奉献的理想。这才有可能到中学任教以后,去开发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才可能改善全民族创新的面貌。

  四、在学科建设上,传统课程结构变化较少,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不高。除了一些部属师大或基础较好的省属师大外,大多数高师院校还很少有自己的“拳头”产品??重点学科。这既是学术水平的反映,又是教学水平的反映。这一局面的形成,既有其历史上的原因,又有现行师范教育导向的原因。而忽视学术性,片面理解师范性,缺少对创新的导向和相应的机制,是重要原因之一。

  高师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严重障碍。其教育观念、办学体制、指导思想和规格要求,都需迅速更新或调整。目前看,应尽快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树立大师范教育观念,突破封闭的办学体制和学科壁垒,构建开放的大师范教育体系,特别是要加强与综合大学、文理科大学的交流,通过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与师资的扩充,提升师范院校的办学活力和创新水平。

  加快职前职后教育相沟通,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重新设计师范生的培养标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大教育实践的分量,并进一步开发和建设既体现师范性特点,又有较高学术性的专业课。并通过参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探索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师课程改革与中小学课程改革应通盘规划、同步进行。目前这两项改革虽已取得很大成绩,但各行其是,缺少沟通。

  加大科研与学术研究的力度,创建自己的创新体系。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习惯,树立起良好的学风,形成研究问题、争相创新的氛围。

  提高高师院校新教师选聘标准,加强现有专任教师的进修提高。一方面改变新教师来源较单一的状况,尽可能多地从综合大学毕业生中选用新教师,防止师范口的“近亲繁殖”;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大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同时通过访学、攻读学位等方式派往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深造,逐步建立起高素质高水平的高师院校教师队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 新世纪:我国高师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教师评价与学术道德建设
· 不断积累经验 实现规范目标
· 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举办
· 解读“南山教育现象”
· 2004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农村教育要富民
· 教育论坛: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公平
· 53万娃网上听课 天津农村教育全国领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