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走进APEC志愿者培训班:让志愿服务“够专业”
2014-10-27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小:

培训师对志愿者进行礼仪培训

  10月21日—28日,由共青团北京市委、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北京市筹备办志愿者部举办的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周志愿者培训班在京举办,志愿者们将分批参加培训。

  必备“实战经验”

  记者会上,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王赢透露,本次APEC领导人会议周共有8323名同学报名,经过选拔共产生2280名志愿者,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3所高校。所有志愿者都具有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经验。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大三的符茵表示,她在高中时期就参加过北京奥运会与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的志愿者活动,大学期间也一直从事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工作;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满中意告诉记者,他从APEC高官会就开始参与,对于服务工作显得信心十足。

  “面试官十分注重考察我们的英语会话水平、过去志愿服务的经历以及对志愿者精神、工作性质的认识。”符茵同学向记者描述了当时选拔的细节。

  另外,王赢还提到,这支皆有“实战经验”的团队成员均为大三以上,其中硕士、博士比例接近三成,具有“高学历”特点;而外语好也是这支团队的显著特点。

  “我们志愿者中具有大学六级和专业八级证书的超过1/3,但为了适应国际场合的英语交流需要,所有志愿者还必须参加我们专门组织的托业(TOEIC)英语测试,为‘一对一’陪同等更关键的岗位挑选‘精英中的精英’。同时我们还有日、俄、法、徳、西班牙、葡萄牙等语种的志愿者。”

  量身定制教材

  “相比于北京奥运会的23—25个业务口,APEC领导人会议周的志愿服务有37个,专业化要求高出不少。”APEC首席志愿者培训官任炜曾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担任过人力资源组成员,他向记者谈到本次岗位的高“专业化”要求。

  “比如文件处理的工作,按环节将志愿者分为文件官助理、编辑助理、文印助理、分拣助理和运送助理,以便更好地分工合作,按‘标准化操作’进行。”

  而在注册中心,志愿者将分在引导、身份确认、图像采集、前台注册、证件等候、证件发放、机动、后勤保障等岗位。“以前的活动身份确认都需要半个小时,现在通过优化流程,我们强调要用‘喝一杯咖啡的时间解决’。”任炜说。

  此外,针对实际需求,组织方为志愿者们量身定制了10堂精品课程,如邀请新航道老师讲解APEC期间的常用英语词汇与对话,邀请著名文化学者于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等各领域权威专家为志愿者讲授中国文化与北京文化、志愿者理念、APEC知识、不同经济体的特定宗教与习俗等。

  注重实战演练

  为了有更好的临场发挥,志愿者的培训不只有“课堂讲解”,也很注重实战演练。而礼仪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林静此前在一家企业做了十几年的人力资源培训业务,这次通过选拔成为本次培训活动中的礼仪指导师。“大到‘坐、立、行、走’,小到‘微笑、眼神’,这些都是我们培训需要关注的内容。”

  当然,礼仪的培训并不只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为了提升实战效果,组织方设定了15种可能出现的紧急状态让志愿者进行实战演练,而礼仪指导师也在这一过程中关注着大家的每一处细节,在模拟演练中不断纠正。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APEC志愿者 硕士博士近三成
· APEC大学生志愿者:做好每件“重要的小事”
· APEC志愿者集中封闭培训 2280名大学生服务会议周
· 北京APEC会议首批志愿者上岗 来自北师大等5高校
· 4名志愿者“太空”生存180天
· 北京:高校大学生寒假到中国科技馆做志愿者
· 志愿者成为中国青年人的“心”选择
· 志愿者生活提示
· 志愿者奖励办法
· 志愿者需提交反馈材料及要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