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高考走到阳光下:“能人”在电脑前变“无能”
2007-06-28  中国青年报  樊未晨

字体大小:

  “300多分能上大学吗”、“花了钱是否就能上个好学校”、“能帮我办这事吗”、“花多少钱都行”……这几天类似的电话赵捷已经打了无数遍。

  赵捷的小姨子今年参加高考。小姨子刚出了考场赵捷就接到了在山东的岳父打来的电话:“她估了一下分,大概300分上下,你看着在北京找找路子给她弄个大学上,别怕花钱啊!”

  岳父的“指示”简短而有力,没给赵捷留半点商量的余地。一向很能办事的赵捷这几天备受打击,他发现,这次岳父托付给他的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半个月的奔波得到答复:不好办

  赵捷今年本命年,已经36岁了。从上一个本命年开始他就生活在澳大利亚,前年才以一个澳大利亚人的身份回国做生意。光是了解国内复杂的教育体系已经让赵捷感到头疼了,更别提托人找关系这么复杂的事情了,于是,他首先找到了自己小学到高中的同学,一个在大学校园里长大的好哥儿们明浩。

  明浩从出生那天起就泡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事情听说和经历过不少。

  “我有好几个好朋友都在大学里当老师,这点儿事应该难不倒他们”,明浩给赵捷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是,事情进展得并不像赵捷和明浩想像得那么顺利。

  明浩先后找了两个同学,他们都吞吞吐吐的,说这事不好办。“不用担心钱,他们家不缺钱就缺一个大学生”,明浩以为同学是在为不好开口要钱而推三阻四。“不是钱的问题,我真的办不了,你找别人吧。”人家回话。 终于,明浩辗转找到了一个“能人”,北京市某高校管后勤的董某。

  别以为董某只是个后勤集团的小领导,他掌管着一个高校所有师生的吃、喝、拉、撒、睡,再加上董某是毕业后直接留校的,还曾在几个系做过学生工作。所以,学校上上下下他都熟,很多部门中都有能帮得上忙的朋友。

  据说,前些年每到这个时候,他的电话甚至比直接招生的老师都忙。重要的是,董某确实经手过几个成功的案例。

  赵捷和明浩满心欢喜地拜访了董某。

  没想到董某的反应和前面托付的人类似,“现在所有的程序都是在网上完成的,你的分数只要没有达到提档分数线,档案根本无法从省里提走,学校根本看不到这个人,怎么录你呀?!”赵捷和明浩又暗示了董某“花多少钱都没关系”这个重要条件,“你们觉得把钱放在电脑面前,它能认识吗?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要是几年前也许还能有办法”,董某说。

  赵捷的心全凉了。

  老皇历:这样的事总能想出办法

  确实如董某所说,几年前遇到这样的事情总能想出解决办法。

  “前几年只要接到电话,我就基本能分辨出这个人是不是找我帮忙的”,董某说,“如果是相熟的人,我就会直接说,准考证号、姓名、就读学校、班级告诉我,这样的话说过很多遍,几乎都能背下来了”。

  不少负责招生的大学老师回忆,前些年到了招生季节,都会收到写着准考证号、姓名等的各种“条子”,有时,甚至出现十多个条子都是一个考生的现象。

  “那些年非正常招生的名额比较多”,董某说,这给自己这样的“能人”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

  2004年,河北省的小蔡参加了高考,在河北那个小县城里小蔡可算得上是个名人。他从小就喜欢下围棋,而且成绩十分优异,多次在省里和全国的比赛中获过不错的名次。为了这个有出息的儿子,小蔡的妈妈辞掉了工作,专门照顾小蔡的起居饮食,并安排小蔡的赛事活动。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在高考之前,小蔡获得了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眷顾,答应只要小蔡高考成绩能达到当年的本科分数线,就会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录取他。

  令人欣喜的是小蔡的成绩真的超过了本科分数线。

  小蔡一家欣喜地忙碌着,进京的行囊都已经准备好了,但,小蔡的录取通知书却一直迟迟不到。小蔡的妈妈找到了当时和她草签了一纸“合同”的该名校驻河北某机构时,该机构却不承认曾经给小蔡的承诺。

  这个消息对小蔡一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小蔡的妈妈十分气愤,多方找人调查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该名校驻河北的这个机构曾经确实把小蔡做为体育特长生准备录取的,但是后来一个有“后台”的孩子也想上这所名校,为了保证这个孩子能顺利进入,小蔡的体育特长生名额被标价“顶掉”了。

  当然,小蔡家还得到一个信息,如果当时能出更高的价钱,也许能把这个特长生名额再“买”回来。不过,对于生活很不富裕的小蔡家来说,这个名额注定是要失去的。

  每一个高招照顾对象都能在网上找到名字

  小蔡的遭遇在当时似乎并不惟一。

  “这些年由于电脑调档等手段的使用,把一个考分很低的学生弄进大学已经越来越难了”,董某说,“所以,艺术类院校和体育特长生成了人们钻空子的主要渠道。”

  董某曾经看到,一个瘦弱的小女生顶着体育特长生的名额正式进入他们学校,“伪造一个体育成绩似乎还是不太难”,据董某介绍,他亲耳听到那些用过“手段”的人谈论自己拿到体育特长生的过程,就是拿着钱往测试考官的兜里塞,钱塞得越多,孩子的测试成绩就越好,“这个过程极为赤裸裸”,董某说。

  小蔡遇到的事情,现在很难再出现了。

  如果打开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的网站,任何人都能在最显著的位置找到“2007年北京市高考照顾对象公示”的文件,文件中清楚地标注了每一个照顾对象的姓名、所在的区县、学校、照顾具体内容。

  2005年之后,我国实施了高考的“阳光工程”,以前被人们在私下里进行的不正当交易,现在都在阳光下无处藏身了。

  如果现在在高考中有二级运动员等加分项目,教育部要求省级招生委员会会同体育行政部门组织对二级运动员的测试和认定,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关措施和确定加分分值。像小蔡一样优秀的体育人才,也不会出现被人顶替的情况了,即使被顶替了也会在之后的测试和认定中被排查出来。

  这种招生信息的公开是“阳光工程”让普通老百姓感触最深的。

  教育部学生司的相关领导介绍,“阳光工程”对高招信息要求“六公开”和“六不准”,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以及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影响、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织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准索取或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准以任何理由向考生及家长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据该领导介绍,今年为了确保高招录取的规范,又在高招工作中设了三道卡:一是新增“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今年起,高校在向考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须附寄省级招办盖章的录取信息确认表。二是省级招办和高校完善通过网络等方式为考生提供进一步查询、确认本人正式录取结果的有效途径。三是从今年开始,实行严格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高校要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省级招办办理的录取手续对入学新生实行学籍电子注册,杜绝任何体制外招生。

  4年前栗然曾经以一套国际顶尖美容护肤品和一套儿童益智玩具的代价,托付董某稳固了自己的一个表妹的入大学名额,今年栗然的另一个表妹也参加了高考,但是栗然的礼物董某没有收,“我没想到4年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栗然说,“看来托人已经靠不住了,只能靠她自己了。”

  有着3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教师郑老师说,看着越来越透明的高考心里亮堂了很多,因为现在的政策让人觉得更加公平了,分数这个客观的“硬”指标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了。而高考是很多孩子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尤其对于那些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这一步就更加重要了,他们可以在更公平的环境下争取更好的未来了。”

  但是郑老师同样也有一种担忧,十年前她的一个学生极喜欢画画,而且在学生阶段就画出过很多不错的作品,但是他的语文成绩不太好,后来,一所名校的美术系破格录取了他,现在这个学生已经拥有一间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以后这样的学生上大学的机会会不会减少呢”?郑老师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门多项新举措全力打造平安公平阳光高考
· 教育部:对违规降分录取的"点招"行为立案查处
· 教育部确保高考招生公平公正要求信息公开到位
· 2013高考即将开始 教育部:重点整治高考"点招"
· 教育部部署2013年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
· 2013年高考网上咨询活动将于5月8日正式启动
· 教育部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第三阶段6月25开始
· 教育部:家长考生请放心 今年的高考很“阳光”
· 教育部门划三条红线把四道关口确保"阳光高考"
· 河南:高招期间考生与高校电话沟通免除长途费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