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聚焦两会 > 两会教育:代表委员声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8-03-14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代表委员面对面】

  培养一流大学师资

  ——访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代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代表认为,在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既是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也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林文勋代表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高水平人才。高等教育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走向内涵式发展,首先要抓的工作就是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他认为,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人才。一流学科需要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战略性领军人才。战略性领军人才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还有学术思想、战略思维和领导学科不断创新的能力,是学科的旗帜与灵魂,能够保证学科始终具有思想活力,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流精神状态的形成也需要一流人才。林文勋代表指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学术水平越高的人才,往往敬业精神与科学精神都很强。对于学校而言,这样的人越多,学校的学术风气越浓,学术环境越好。

  林文勋代表还提到,人才作用的全面发挥需要大批一流人才。一流的人才多了,就会形成人才的和谐共生效应,有利于人才全面发挥作用。

  “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我们面临许多短板、许多差距。但人才队伍建设是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差距。”林文勋代表认为,下一步,云南大学要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习惯思维的局限、评价体系的约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按“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一头着力抓好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战略性科学家的培养和引进;一头着力抓好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而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城关镇第一小学陶艺馆里,学生们在创作中。新华社发

  鼓励高校服务乡村

  ——访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代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目前,高校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还不够,支撑和服务能力还不强,当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还不能充分满足我国乡村振兴的新需要。”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代表说。

  为此,焦新安代表建议,第一,制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意见和行动计划,将引领和服务乡村振兴内化为新时期高校发展的自觉行动。

  第二,鼓励和支持高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乡村发展学院”“农民创业学院”等,创新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合作培养、定向培养等乡村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第三,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面向乡村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建立引领和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全面支撑乡村振兴的能力,加快产出更多、更重大、更切合乡村振兴需要的优秀科技成果。

  第四,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高校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鼓励和支持高校开展乡村文化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新传承研究基地。

  第五,支持高校采取校地、校企共建等形式,对接一个乡镇(或村),一个点一个点整体实施,建设一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区域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访宁夏大学副校长马宗保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对此,宁夏大学副校长马宗保委员深表赞同。他认为,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让农村孩子“上好学”,最根本的就是要建设一支引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因此,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职业保障水平非常有必要。

  近年来,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升,但西部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相对落后。马宗保委员说,当前,西部地区乡村学校仍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意向的末端,越是艰苦边远地区,高素质教师越少。乡村教师待遇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成就感、荣誉感缺乏,管理松弛,考核简单化、形式化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为此,马宗保委员建议,设立西部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提高乡村教师津补贴标准、资助进修深造等。实施西部地区乡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主要以省属师范类院校和设有教师教育学院的省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依托,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公费师范生定向招生名额,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

  马宗保委员建议,实施一揽子优惠政策,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城镇优秀教师和校长到艰苦边地区远地区任教。按照越是艰苦边远工资越高的思路优化乡村教师津贴、补助额度和方式,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保障。完善乡村教师成长机制,在免试攻读学位、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

  马宗保委员同时提出,要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完善乡村教师考核退出机制。坚持城乡“一把尺子”量师德师风,引入教风学风第三方评估,师德不合格、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乡村教师要退出教师岗位。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访民进海南省委副主委、海南省政府教育总督学潘惠丽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我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落后面貌不改变,乡村振兴战略就无法全面落实。”民进海南省委副主委、海南省政府教育总督学潘惠丽委员说。

  潘惠丽委员表示,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正在逐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但是,乡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最大的短板,教育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仍然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不充分。

  “现在农村教育体系不健全,幼儿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都有待完善,还没有形成全链条推进的有效机制。同时,农村各层级段教育呈现出来的突出矛盾也十分复杂,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农民培养的主体、职责、机制不完善。”潘惠丽委员摆出了自己在调研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对此,潘惠丽委员建议制定乡村教育振兴发展规划,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中统筹部署、统筹推进。她说:“以构建学习型社会、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科学、系统地做好农村学校(含幼儿园,成人学校或站点)布局规划,使乡村各类教育有场所、有阵地,尤其要及早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指导标准,优化和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布局。”

  除了做好顶层设计,潘惠丽委员还建议研究制定支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的制度措施。比如:进一步细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切实解决城乡教师交流和流动的制度障碍;依托特色小镇、风情小镇建设,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城市公办优质名校在小镇办学建校,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下沉等。

  释放地方高校活力

  ——访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代表

  作为高校管理者,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代表尤为关注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发展问题。他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5年来,高校办学理念有了实质性转变,以提升质量为目标、以内涵式发展为路径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在全国高校中不断巩固和拓展。”熊思东代表对此深有感触,苏州大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面深化内涵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精准对接国家发展需求,努力实现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型。

  熊思东代表介绍,地方高校数量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6%,在地方高校就读的学生比例约占全国总数的98%。这意味着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然而,由于地方高校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体制机制,在人、财、物等方面存在权、责分离,双重限制等情况。我国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改革难点与瓶颈问题亟待突破。

  “国家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人才,地方高校的建设不仅是地方的事情,还应与中央部属高校的建设全盘统筹考虑。”熊思东代表认为,地方高校的建设不仅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以获取更多优质办学资源,释放更大活力。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访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代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讲得很实。”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代表尤为关注教育内容,“报告全面概括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张咏梅代表建议,要在中学根植“红色基因”,培育栋梁之材。

  如何把“红色基因”种在学生的心中,引导学生真正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脚踏实地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张咏梅代表提出了挖掘基因、实践立人、营造土壤、拓展空间的具体建议。

  “我们镇海中学校园内,就有17处历史遗迹,其中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背后是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以及故事。”张咏梅代表表示,在大力挖掘“红色资源”的基础上,要实践立人,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此外,张咏梅代表还提出,要创文明环境建美好校园。拓展空间,利用社会资源、巩固校园教育成果。“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是镇海中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教育理念,并因此形成了“综合素质强、个性特长优、学业水平高、社会贡献大”的学生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力求实现学生各项指标的全面发展。”张咏梅代表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两会教育信息化热词盘点
· 两会聚焦:新基建,以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 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办?盘点两会教育七热点
· 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与“双一流”
· 政协委员热议:高水平教师队伍从哪儿来
· 两会声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如何推进教育数字化?两会代表委员这样说!
· 速递!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 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 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内容修改透露了什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