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中小学德育工作: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2004-02-03    记者 续梅

字体大小:

    在网络条件下如何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有专家提出要像“大禹治水”一样,该引的引,该堵的堵,要为我所用、因势利导,关键是——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如今的中小学生,只要条件具备,大多对网络喜好有加。谈起网络,立刻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诸如“QQ”、“BBS”、“MSN”等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我们不得不感慨,网络正以飞快的速度影响着世界,影响着孩子,而这种影响,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

  在2003年面向全国九大城市的青少年开展的一次调查中,问及上网目的时,47.9%的孩子选择了聊天。统计表明,学生利用互联网聊天、玩游戏、观看不健康内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网上学习的时间。由于网络具有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学生以字符为中介进行网上交流,所表现出的是难以控制的虚拟人格,容易使其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而网上各种良莠混杂的信息,也增加了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的难度。因此,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提出要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难道真成了德育工作的“煞星”吗?

  事实上,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等特点,都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因此,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是改进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加速德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网络运用得当,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广东省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该省建立了中小学德育网络平台,努力创建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拓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阵地、新途径和新手段。他们认为,中小学建设德育网络既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又要贴近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要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吸引学生。为此,该省德育网络平台提供了贴近师生、富有魅力、生动活泼的技术条件和环境,各学校在局域教育网和校园网中建立了中小学德育网站和网页,开设了“德育快讯”、“德育论坛”、“法制天地”、“知心姐姐”、“心理热线”等栏目,让学生在网上真实地反映思想、反映意见,校长和教师直接在网上和学生对话,对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解答,使教师能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利用网上德育资源制作CAI德育课件,是广东省德育工作的又一尝试,这些课件以生动、直观、立体、超文本的教材呈现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他们还通过网络组织德育活动,如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举办班级网页设计大赛,寓民族精神教育于活动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如何增强中小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培养“慎独”素养,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上海市引导中小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学会自主发展、自我教育,努力做网上文明人,体验做一个道德人的快乐和幸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网络德育工作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如法制的保障、舆论的支持、全社会的关心等,只有在互联网上筑起一座网络德育长城,建起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才能真正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红色网站联盟实现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共享
· “雏鹰上网工程”启动 沪青少年网上有保障
· 加快建立和坚决维护虚拟教育的秩序
· 网络学院明年起将停招全日制学生
· 如何办好“没有围墙的大学”
· “网络教育”渐成都市时尚
· 教育信息化三大误区
· 网络大学遭就业冷遇
· 黎巴嫩开设中东地区第一家网络虚拟大学
· 网络大学文凭多数单位认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