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盘点(下)
2002-01-28    

字体大小:

    2001年,对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来说,是希望的一年。

  各地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各IT企业纷纷投身教育软件的开发,以及西部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扶贫工程的持续进行,都为2002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论说:教育软件争妍斗艳

  在校校通工程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政策影响下,许多企业又一次大规模进军教育软件市场,使得原本有些冷清的教育软件市场展开大战,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当属资源库系列和校园网络平台两类产品。

  市场的繁荣和潜在的需求固然给软件开发商带来了信心和机遇,但产品和服务中的种种不足却让用户忧心忡忡,购买产品后有头无尾的状况不仅是很多用户的心病,更成为阻碍企业快速成长的绊脚石。但总览2001年教育软件企业的发展状况,我们还是可以感到一些欣慰的:教育软件企业的创新精神、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再加上服务的改善,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令关注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人们欢欣鼓舞。

  水平再上层次

  回顾教育软件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发展过程是受不同的教学理论影响的。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刚兴起的时候,主要采用程序教学法;到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阶段,则相应地产生了多媒体教学系统;而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阶段,则产生了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系统。2001年的教育软件就是处于第三个阶段。此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士及相关产业界人士接受,人们在开发教育软件时也更多地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开始了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学习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开发的软件也以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系统等为主。

  2001年的教育软件大比拼源于2000年9月K12教育资源库的诞生。该产品的上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2001年教育资源库及相关软件产品你追我赶的热闹场面。在2001年《中国教育报》和《中国电脑教育报》刊登的教育软件广告中,我们看到了中基网、瀚林汇、清华同方、智慧源、K12网、北京真源在线、科利华、深圳巨龙、联想传奇等熟悉的名字。这些企业开发的教育软件重点集中在资源库和教育网络平台这两个系列上。

  资源库、校园网平台和教育城域网平台的建设正是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一步一步地前进。从学校应用层面来看,教育软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机多媒体教学的范围,而是扩大到了真正的基于网络的教学层面。一些软件企业推出了基于IE制作网络课件的网络课程制作平台等产品的创新开发理念,还有一些教育软件的开发者从仅提供产品转移到提供教育服务层次,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软件企业对教育软件的未来所做的深层次的思考。

  企业不甘落后

  目前我国有中小学生约两亿人、中小学校约70万所,为这些中小学生提供服务的教育软件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另外,由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量的资金已开始流向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领域。

  丰厚的利润、广阔的前景、巨大的潜力,上有国家政策支持,下有民众热心关注,教育信息化市场在2001年已经引起了无数大型IT厂商的注意。无论是大型软件企业还是小型厂商都不甘落后,甚至连一些常年做硬件的企业也都看好了教育软件领域的商机,纷纷加入到软件资源开发的队伍中来。如联想推出直接面向教育的《联想传奇Internet电子教室》等系列软件、曾经主营家电业务的TCL也注资瀚林汇参与竞争、清华同方成立了网络教育事业部……激烈的竞争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直接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发展。

  在这一市场中,一些大型教育软件企业虽然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占领大部分市场,但由于许多教育软件开发的理念本身存在致命弱点,再加上市场竞争也不太规范,使得全年的教育软件产业依然是步履维艰。(李谨)

  概说:远程教育花开西部

  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等领域都有不同的应用方式,但最集中的应用体现在大学的学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应用于远程教育扶贫工程和各个网校。

  为了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国家已在近几年中投入3.6亿元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并在中央财政投入中列支近8000万元用于支持西部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扶贫工程。教育部也在支持西部开发的十项措施中,将重点放在建设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体系、实现西部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上。2001年,第一个现代远程教育扶贫项目——“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顺利结束,支持西部大开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初见成果。

  此外,经过近半年的试播,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同步课堂”IP频道也于近日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上正式开播。该节目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IP多媒体课件和电视两种形式,播出与教师授课进度相同的课程。西部地区的师生既可以实时收看电视,也可以通过IP数据广播将课件下载到计算机服务器上,进行非实时学习。

  除现代远程教育扶贫工程外,五六年前兴起的网校依然在顽强地生长着。目前我国面向中小学生的网校约有200多所,较为典型的有101网校、四中网校、北大附中网校、希望网校等。在网校顽强生长的同时,校校通工程因受到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的重视,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地方依托校校通工程实现了地区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而这些恰恰是远程教育所具有的特点。

  除了直接服务于中小学教学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也利用远程教育展开。于2000年11月开始实施的全国“信息技术及应用远程培训”教育工程一直在进行着。(李朝军)

  评说:热点焦点异彩纷呈

  最热门的关键词:“校校通”

  2001年初,全国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便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校校通工程精神,安徽、广东、河南、山东等地还特别把2001年定为“校校通年”。2001年6月,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再一次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的政府支持力度,使校校通与信息技术教育持续升温。据资料记载的初步数据估算,2001年全国建设的校园网数可能超过历年来建设校园网的总数。

  最难做的事情:规范教育软件(资源)市场

  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我国教育软件开发的历史不短,但在开发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术机构,都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尤其是它需要大投入,在当前急功近利的氛围下,许多企业更是对它敬而远之。

  2001年初,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集评审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的通知》,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征集各地教研部门、中小学以及企业开发的各类教育软件。截至2001年5月,共征集2236件教育软件(资源),其中412件教育软件(资源)通过评审。这些通过评审的软件被制作成《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推荐目录(2001)》印发各地,推荐各地教育部门与中小学选用。

  但是,如何对市场上企业开发的教育软件(资源)进行评审与推荐、评审推荐标准如何界定、教育软件(资源)市场如何规范等,还是老大难的问题,需要继续探讨。

  最及时的政策:校园网建设指导意见

  校校通工程出台后,许多地方盲目提出要校校建网。教育部有关人士特意就此指出,校校通并非校校网。针对许多地方盲目追求校园网配置的情况,教育部办公厅于2001年11月29日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2001年校园网建设势头发展较快,在对校园网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缺少总体和指导等因素作用下,某些在建或已建的校园网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倾向,需对其及时纠正。同时,《指导意见》中发布了“充分认识校园网建设的重要意义”、“校园网建设的基本原则”、“校园网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要求”、“校园网建设的主要内容”、“校园网建设的组织领导”等具体意见,相信对2002年的校园网建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核心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核心在于将信息技术如何整合到各个学科课程与教学之中。2001年是信息技术教育试验研究丰收的一年。“课程整合”在2001年持续升温,由何克抗教授等主持的“四结合”扩展到多学科的“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此外,随着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发布与实施,“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很快成为2001年的新课题焦点,同时,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也引起了诸多学术界及教学一线人士的研究与试验热情。

  最有竞争空间的领域:信息技术教育教材

  因为这个问题最近才出现,所以才最有竞争空间。我国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将逐步取消对教材出版发行的垄断,允许“教材多样化”,为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竞争空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有近200种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版本,都各自拥有一小块自己的市场,甚至有些国外知名企业,如微软公司等也涉足信息技术教辅市场。

  竞争并不可怕,因为有竞争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还是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因为毕竟打破了垄断。但我们要警惕地方保护、利益至上、粗制滥造等潜在可能。我们期待着一些好教材能脱颖而出,也希望有关权威部门能够向中小学推荐一些好教材。(谷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山东省寿光市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走笔
· 专家建议:建设我国“西部虚拟大学”
· 寿光信息技术教育跳跃发展
· 北京信息技术课成为必修课
· 让区域性教育网与校园网紧密结合
· 无锡主动抢占教育信息化高地
· 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盘点(上)
· 北京佳讯向中央电教馆捐赠
· 直击成都东城根街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 培训也要讲产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