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教学研究
网络课程评价
2002-02-25    朱凌云 罗廷锦 余胜泉

字体大小:

  【摘要】 本文根据对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调研,分析了当前网络课程评价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关键字】 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网络课程评价

  网络这一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超出了技术产品本身的内涵,而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学习作为延续人类已有物质文化成果、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内容的活动,已从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网络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给予学习者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并为一些无法走进高等教育殿堂的求知者开辟了另一条获取知识与学历的途径。

  目前,对网络教学的炒作沸沸扬扬,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繁荣,而让虚幻的光芒掩盖了本质中一些更加值得深思的东西。究竟什么才是成功的网络教学?如何为学习者构建适合他们自己学习特点的网络课程?当然,从业者大都兢兢业业,对网上学习策略、工具、资源的研究正在深入的展开,努力使网上的教学并不逊色于传统的课堂面授,使网络也能肩负起 “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然而,必须承认,网络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改革时期的新生事物,能否取得更大发展最终还将取决于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从网络教学的发展来看,建立一整套从教学到管理、监控和评估的质量保证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

  一、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简介

  网上学习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因而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不能直接用于其中。目前,国外已经对网上学习的评价十分关注,对网络课程、网上学习工具和环境的建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将网络应用于教学和学习当中,但仍未出台广泛认可的网上学习评价方案,除了各国家、地区之间地域差异的因素外,还存在利益方面的问题,如美国前教育部代理秘书长马绍尔·史密斯认为:提供网上课程评判标准的将是私人机构而不是政府部门。他说,“在市场上,管理制度和自由创造之间存在着矛盾,人们最不希望的就是政府加大管理力度。”正因为如此,缺少了政府的统一管理,私人机构或高校与研究单位发布的评价标准层次不一,但其中也不乏启发性的信息。以下介绍三个比较有价值的评价标准:

  1、《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

  《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是由以Lynette Gillis博士为主创者的著名教学设计与适用专业委员会建立的认证标准,由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的测量专家使用Angoff方法(一种被评价专家认为是确定合格最可靠的标准参照法之一,因为它是基于命题专家们的综合判断。要求专家审阅每一项,确定每一项指标的得分概率。这些概率的平均值乘以项目总数,其结果就是最底限度的得分。最终的合格线是基于这种综合判断和平均标准误差的计算。最后,对每项得分计算各种分析和可靠性指数。)协助评分标准的开发,2001年七月底通过测试并定稿。

  这一标准草案从三个方面对在线学习进行了评价,分别为:可用性、技术性和教学性。可用性共包括8个子项,主要针对用户在网上学习时操作的方便性,如导航、界面、帮助、提示信息和素材内容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质量。技术性包括6个子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网络课件安装和运行时的技术指标。教学性在这一标准中所占比重最大,它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目标、内容、策略、媒体、评价、等各个方面提出了18个子项。具体内容参见附件1。

  2、《A Framework for Pedagogical Evaluation of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虚拟学习环境的教育评价框架)

  这一报告是由英国Wales-Bangor大学的Sandy Britain 和Oleg Liber共同完成的。该报告从评价策略的角度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模型。

  一种是Laurillard提出的会话模型(The Conversational Framework),主要把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及学生与环境通过媒体进行交互的活动情况作为评价对象,从所提供的各种学习工具的交互性上考察一个虚拟环境的优劣。报告从线性的会话进程分析了WebCT(一种创作网络课程的写作工具)和Virtual- University(模拟校园的风格而构建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综合学习环境)各自的特性,又从会话原则的角度分析了TopClass(一种根据学习材料的单元而构建的在线学习环境,可以方便的导入、导出课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和COSE(英国斯塔福德大学基于练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而开发的学习环境)在通讯性能、灵活性能、交互性能和反馈性能四个方面的对比。

  另一种是控制论模型,主要依据Stafford Beer's的管理控制论中的可视化系统模型而改造成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模型。从资源流通、协作、监控、个性化、自主组织、结构的可变动性六个方面对CoMentor(Huddersfield大学以促进讨论和协作学习而开发的基于Web的网络软件)、Librarian(以层次化的树状模型提供了对学员、学习活动模块化的管理功能的一种网上工具)、Learning Landscapes(英国Wales – Bangor大学开发的Java应用程序,支持师生间的在线交互和商讨、创建、管理学习程序)进行了性能的分析。

  3、《Quality On The Line》(在线学习质量)

  由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和BlackBoard公司联合发布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学习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体系结构、课程开发、教学/学习、课程结构、学生支持系统、教师支持系统、评价与评估系统这7个方面,又将这7个方面细化为24个必要的核心子指标项和21个非必要的可选子指标项,同时提供了采用这一标准对六所学院的网络课程进行评价的案例研究。

  4、其它

  此外,一些文献虽然没有提出全面的评价标准,但提供了某一门具体的网络课程评价的案例研究,其中不乏有价值的策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发表在《Technology & Distance Education》杂志1998年5月一期上的《Evaluation of a Web-Based Course》(基于Web课程的评价),根据Khan在《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Web的教学)中提出的网络课程框架,对蒙大纳州立大学与Burns通讯中心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地球科学》课程进行了评价。

  《Student Evaluation of 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Web课程的学生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获取他们对《The Internet: Communicating, Accessing & Providing Information》这门网络课程的评价,评价的方式采用问卷法,结果以统计图标的方式呈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新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
· 多媒体网络教学评价初探
· 网络教育评价系统的设计
· 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 新课改:实施最重要
· 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 论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 远程课程的质量保证与效果评价
· 西部远程教育的网络学习环境调查与分析
· 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