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普及义务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研究
2002-05-22    王蓉

字体大小:

  摘要: 本研究使用县级数据、2000多个样本对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区域性不平衡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其中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分析了教育经费支出和地方财力的总体不平等的情况,并将其按区域内和区域间进行了分解。重点分析了在地区性不平等中,有多少是省内不平等引起的,有多少是省际间的差距引起的。第二,按教育经费收入来源分类,分析影响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重点检验了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与区域差异的联系的假设。第三,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各种区域类型和人口、地方财力等因素对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解各个影响因素对教育支出差距的贡献。

  Abstract: With data from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Finance Yearly Statistics the pattern and determinants of regional disparity in school finance in China are investigated. Results, based on county-level data analysis toward a sample of more than 2000 counties/districts, suggest that the overall disparity is mostly attributable to intra-province, instead of cross-province disparity. It is also found that regional disparity in extra-budgetary expenditures per student is larger than budgetary expenditures per student at both the primary level.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unction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s in providing assistance to within-province poverty-stricken area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一)

  教育投入的地区性差异问题不仅关系到教育机会均等、确保落后地区的儿童得到法律保护的受教育权利,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受到政府的强烈关注,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各级政府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公平的教育机会,尤其要重视解决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的教育问题,增加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资助。”1政府也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具体贯彻这一指示精神,如“九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该工程为我国有史以来的最大的教育转移支付项目,对中西部省、区的852个贫困县进行资助,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

  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得出了我国教育经费的区域性差异呈上升趋势的结论(王,杜, 1998)。其次,对于这种地区性不平等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如蒋鸣和的研究(蒋,1999)发现,公共财政分配的差异是导致教育投资不均的主要原因。而越来越多地依赖民间教育资金,使教育投资的差距日益扩大。

  本文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的形态和影响因素,以便为相关的国家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希望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我国教育经费支出的地区性差距究竟有多大?这样的差距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是主要来自地区之间还是地区内部?与经费多元化的政策是否存在着如前所述的联系?等等。从研究方法上,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两点。 第一,使用县、区为分析单位,探讨教育支出不平等的现象。这一贡献的意义在于,我国的义务教育规划是以县、区规划为基础,而各项教育转移支付项目也以县、区为项目实施的基本单位,因而针对县、区进行分析更符合我国教育管理的体制。第二点贡献在于使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尤其是较多和较复杂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教育支出不平等的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探讨。

  本研究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分析了教育经费支出和地方财力的总体不平等的情况,并将其按区域内和区域间进行了分解。重点分析了在地区性不平等中,有多少是省内不平等引起的,有多少是省际间的差距引起的。第二,按教育经费收入来源分类,分析影响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重点检验了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与区域差异的联系的假设。第三,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各种区域类型和人口、地方财力等因素对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解各个影响因素对教育支出差距的贡献。

研究的主要结论为

  (1) 以全国而论,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上的不平等更多是由省内差异引起的,而非省际差异。对农村地区的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我国各个农村县、区在教育事业性经费上的投入的差距也主要是省内差异引起的。

  (2) 小学和初中的预算外事业性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大于预算内事业性经费的地区性差异。但是,对小学来说,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是决定事业性经费总支出的地区性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3) 小学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地区性差异大于初中的地区性差异。

  (4) 小学和初中的不同还在于,对初中来说,预算内经费和预算外经费在决定事业性经费总支出的地区性不平等上起着基本同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初中生均预算外投入高的地区,预算内投入也较高,因此较高的总投入来自这两个因素;而对小学来说,总投入较高、预算外投入较高而预算内投入低的情况较初中普遍,并且在地方财力和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处于我国中部的很多省份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投入甚至低于西部地区。

  (5) 在地方财力相同的情况下,中部“二片”省的县、区对小学教育的投入比西部“三片”省的县、区更依赖于预算外资金。

(二) 教育经费的区域性差异

  本研究的基本数据来自《全国教育经费统计》。该统计是教育部为管理目的而搜集的,原则上涵盖了全国所有的区、县。分析中使用了最近一年的统计资料。

  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原因在于根据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职责和儿童的基本权利。研究过程对6个指标进行了描述:小学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小学生均预算外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初中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初中生均预算外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各个指标的定义和测算公式都以教育部的《全国教育经费统计》中的规定为依据。

  除了教育经费外,本研究还分析了地方财力的区域不平等,以便探讨地方财力和教育经费之间的关系。采用了三个指标来衡量地方财力: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其中,财政收入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各类上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专项补助)和上年节余及其他收入。

  关于不平等的测量指标,为数众多,本研究选择了Generalized Entropy Class(后简称GE指数)中最为常用的三个。这些指数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分解为组内和组间的不平等。GE指数的一般公式为:

  其中,u是x的平均值。当c值为0时, GE指数即为对数变异系数的均值(the mean logarithmic deviation),公式为:

  当c值为1时, GE指数即为素称的泰尔系数(the Theil index),公式为:

  当c值为2时, GE指数即为变异方差的半值(half the square of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后将简称该三指数分别为I0,I1,和I2指数。

  表一为教育经费区域性不平等的分析结果,其分析个案为所有类型的地区,包括一般县、一般城市市区、直辖市市区和直辖市所属县。分析中删除了缺失数据和具有严重数据错误的县、区,最终在分析中使用的个案共计2178个2。

  (1)从义务教育的阶段来看,小学的教育经费区域性差异比初中严重。总体来说,基本上所有的不平等指数值的分析结果都是小学高于初中。其中,小学的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的I1(泰尔指数)值为0.261,初中为0.235;小学的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支出的该指数值为0.271,高于初中的0.226。根据散点图的分析,小学和初中的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分布形状基本相同,都是处于分布上端(值高者)的少数县、区的值远远高于平均值和大多数的县、区;唯初中该指标的分布较小学更为平滑一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小学生均预算外支出的I0和I1值高于初中,但I2值低于初中,这表明小学生均预算外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分布在下端的离散度高于初中,但在分布上端的离散度低于初中;因此造成这三个GE指标衡量结果的不同。

表一 教育经费的区域性不平衡

指标

I0

I1

I2

小学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

0.205

0.261

0.520

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

0.217

0.271

0.519

小学生均预算外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

0.364

0.411

0.930

初中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

0.179

0.235

0.584

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

0.179

0.226

0.443

初中生均预算外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

0.327

0.392

1.191

人均财政收入

0.211

0.263

0.521

人均地方本年财政收入

0.292

0.360

0.825

人均财政支出

0.170

0.220

0.431


  (2) 预算外教育事业性经费的地区性差异远远高于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对小学来说,其生均预算外支出的I1值为0.411,高出生均预算内支出I1值0.14;初中的生均预算内和预算外的I1值差距(0.157)更为显著。本研究的第三部分将进一步分析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的区域不平等对总体经费不平等的作用和贡献。

  (3) 对比各项地方财力指标的GE指数值可以看出,人均财政支出的地区性差距小于人均的财政收入,更小于人均地方本年财政收入。这说明上级政府对县、区一级的各项财政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目前财政体制下的地方本级财力的不均衡。

  (4) 但是,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高于财政支出的地区性差异。小学和初中的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GE值全部高于人均财政支出的GE值。这说明,在财力落后的地区,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努力水平远远不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义务教育重中之重地位不能动摇
· 从义务教育性质出发思考问题
· 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 义务教育的任务和功能
·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构想
· 贵州省投资3亿元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 从农村举债“普九”谈起
· 不断积累经验 实现规范目标
· 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举办
· 解读“南山教育现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