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杨东平:成功不是育人的惟一目标
2002-03-22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 杨东平

字体大小: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许多困惑,确实需要恰当的指导和援助。这种帮助可能属于思想和精神方面,也可能属于策略和技巧方面。可不论哪个方面,都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缺失的。以致我们的孩子在挫折和苦难面前,不知如何处理。

  这种缺失从几十年前我读书的时候就存在,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的教育都是“玫瑰色教育”:不希望学生看到社会真相,直到他们走出校外,才粉碎这个景色。可学生为这样的教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我们教育孩子人生的理想是追求成功。的确,大学教授、总统都是成功人士,可又有几个人能达到?台湾一个学者曾经说过,成功是比较功利的。它作为人生目标有很大的缺陷。这位学者认为,从通识教育的角度而言,成功的概念应该是圆融,也可以解释为圆满或和谐。

  一个人如果做事成功,可内心孤独,没有朋友,这种成功真的很好吗?一个人如果朋友比较多,走上绝路的机会就比较少。

  教育的目标是面向所有人,不管智力和专业高低,每个人都应该是乐观健康的。至于涌现出那么多的科学怪人和科学狂人,我认为不是好现象。

  我认为,广博的文科教育是使一个人心智健康的重要因素,它的意义在于奠定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一个著名乐器的广告词是“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它透露的就是这层含义:希望更多的孩子养成一种好性格和态度,远离阴暗世界,心态更开放和健康。

  《读者》上曾经有过一篇文章,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暗淡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残疾人在学习,他猛然醒悟:我的环境比他好过许多,为什么要放弃自己?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能会帮助一个人渡过最危机的时刻。这是教育的力量。随着高考瓶颈的拓宽,小学的教育环境开始宽松。学生只有在宽松的前提下,才能考虑考试以外的事情,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学校的育人目标应该越来越“渺小”,从过去培养一个完美的人,到通才,再到现在培养一个充实的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杨叔子院士:育人要育有人性的人
· 3千万青少年心理亚健康 家长70%不合格
· 调查显示:16.5%高校生存在心理问题
· 心理学教授:大学生应注意心理健康
· 教育在帮助孩子怎样选择方面做得不够
· 微波炉烤小狗续:主人改口称失手烫伤
· 聂振伟教授: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 天津大学:让学生多吃水果 挑战亚健康
· 高校学生心理咨询:犹抱琵琶半遮面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