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内合外联 就业市场风乍起
2001-12-20    

字体大小:

    今年,东北三省高师院校改变了单打独斗的局面,联合打造毕业生就业市场,不仅顺应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更改变了我们的就业思想和就业模式

  日前,东北三省17所高师院校上万名毕业生、全国上千家用人单位云集长春,参加在东北师大举行的“东北高师院校2002届毕业生联合供需洽谈会”。

  记者曾多次采访过东北师大的毕业生洽谈会,每次都有同样一个印象:火爆。但这次区域性的大合作,表现的不仅是火爆,而且称得上是蔚为大观,其特点可用“两大一全”来概括,也就是规模大,需求量大,学科门类、学历层次、用人单位规格齐全。据统计,今年东北高师17所院校共有本、专科毕业生24684人,此外还有上千名毕业研究生。这两天前来参加洽谈会的毕业生有12000多人。另一方面,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也是非常之多,据初步统计,来招聘的用人单位达1100家,其范围覆盖了全国24个省(区、市),这些用人单位提出用人信息22000多条,使洽谈会上总体供需比例接近1∶2.8。

  此次洽谈会是东北三省17所高师院校联合主办、东北师大具体承办的。搞这样大的区域性大合作,是今年10月份这17所院校达成共识后确定下的一个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模式——内合外联。这个模式展开说就是,“内合东北高师”,也就是东北各高师院校“合纵”协作,通过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共创东北高师品牌形象;“外联用人单位”,通过换位思维,互为基地,互利共建设,互惠同发展。这种模式的一个基本操作形式就是联合举办毕业生就业供需洽谈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东北高师院校搞这么一个就业协作大市场绝不是盲目求大,而是对毕业生就业在客观上形成的一种潮流的顺应,按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的话说,就是就业工作必须顺应市场,按市场规律来办。他介绍说:“这两年,尤其是去年,吉林省三个高师院校在我们这里签约的都不少,黑龙江、辽宁的很多学生也是在这里签约的,去年进入东北师大洽谈会会场的外校毕业生将近10000人次。我们深受启发,何不名正言顺地为我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呢?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越来越把东北地区的高师院校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这说明,在事实上东北地区性的教育人才市场已经具备了雏形。我们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原来的思维定势,按市场化来运作大区域的就业工作。”

  其实,东北高师大区域就业协作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顺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客观需要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协作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更长远的打算。东北师大就业形势一直看好,但学校领导还是有一种危机感,他们认为,近年来,高等师范教育在逐步摆脱传统的独立设置、封闭式的定向培养人才模式,走向多科性、综合化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院校也开始参与培养、培育师资,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也开始试办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也开始争夺师范生的就业市场。而另一方面,高校持续的扩招对在校大学生就业也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师范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新课题,东北师大党委书记盛连喜、校长史宁中、副校长赵毅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一是在毕业生质量上打造“师”字名牌,二是以规模造就市场。他们认为,从长远的发展看,“师”字名牌和规模市场的打造必须走联合的路子,以规模优势提升市场份额,优化市场结构。东北地区的高师要想在以后的就业市场大战中求得生存,势必也得采取这种措施。

  开展区域性就业大协作,共同培育东北教育人才市场,共创东北高师品牌市场,这也是东北地区其他高师院校的共同心愿。四平师范学院学生处处长许树成说:“搞东北区域性的就业大协作,可以借助东北师大的名牌效应,促进其他学校的就业工作,这几年我们的毕业生借助东北师大的洽谈会,已打向东南沿海地区,我们称之是‘借船出海’。”

  在东北高师院校首次联合供需洽谈会上,记者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区域联合打造毕业生就业市场所产生的巨大引力。很多省市了解到今年东北17所高师院校实行就业协作,都纷纷组团而来。南方一位校长形容说:“这里刮起的是真正的东北风啊!”记者还发现,在这个洽谈会上出现了多处打着“某某市人才中心”和一些大企业招聘人才的大横幅。大连市某部门的一位代表说,我们那里并不缺人,我们主要是来了解一下这个人才市场的情况和信息,明年我们可能到这里来要人。长春市人事局和吉林省人才中心则打出招聘人才的优惠政策,他们说,我们要和其他省抢人啊,否则,我们省自己培育的人都要跑到外地去了。

  这次洽谈会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签约率大致在30%—40%左右。然而,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协作构建的“东北教育人才市场”绝不只是规模和数字上的突破,更是就业指导思想上的突破,是实现高校就业工作由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再到市场化运作的一种新跨越。(本报记者 陈帆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一就上就业课 广西高校实行就业指导教育
· 东北地区高师联合打造毕业生就业市场
· 不能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 入世前人才争夺战揭幕猎头“铆牢”高校
· 受"9.11"冲击今年研究生就业高就难
· “态度决定一切”
· 企业招聘 "媒体攻势"先进校园
· 女大学生当起殡葬工
· 高校女大学生为拍"求职照"不惜排长队
· 一些知名企业提前在福州高校争夺人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