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见面会上,有记者提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莫言表示,抄写《延安文艺讲话》并不后悔,因为抄《延安文艺讲话》与自己的创作没有矛盾。而自己的创作,一直在突破《讲话》。
莫言进一步解释称,《讲话》是一个历史文献,它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它对推翻腐朽政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今天再看,确实有巨大的局限,比如过分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过分强调文学的阶级性而忽略了文学的人性。
莫言表示,我们这一代的作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延安文艺讲话》的局限,我们所有的创作都是在突破这个局限。
莫言还说,很多批评我的人,没有看过我的书。如果看过,就会发现,我的作品是冒着巨大的压力来写的,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作品大不一样。
不希望引起莫言热
莫言在见面会上坦承,并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希望大家尽快忘掉。”
莫言同时表示,期待引起读者对文学的热情。他希望更多读者读书,希望作家更加努力地创作,写出无愧于读者、值得读者阅读的小说或者诗歌。
推荐内容>>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实况追踪 获奖花絮 专栏>>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推荐内容>>盘点莫言经典作品 关注文学意义:莫言作品内容简介
推荐内容>>诺奖评委马悦然:莫言获奖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推荐内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各方评论一览
推荐内容>>莫言获奖后广受关注 瑞典媒体称其“一夜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