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加快从高教大国向强国迈进:新起点的时代命题
2007-12-24  中国教育报  唐景莉 杨晨光

字体大小:

  10载春秋,岁月流金,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始自1999年的扩招使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显著增长。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是1998年的4倍。我国已经步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强弱,突出表现在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上。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超过60%,其中美国、日本等国超过80%。中国近10年来的奋起直追,让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接近23%,而在1999年,这个数字不到10%。

  “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我们理当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规模,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十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397万,正是因为有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才有力地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已达1800万,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世界第二。

  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道路必须坚持

  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中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于1993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工程就是“211工程”。

  1998年5月,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庆典大会上,党和国家正式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吹响了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号角。这就是著名的“985工程”。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国家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推动下,一批国内高水平大学快速成长,整体办学实力明显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几组数据能够说明高水平大学发展的速度,10年来,进入“211工程”的高校科研经费增长了7倍;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建设总投资额由2002年的84.5亿元上升为160亿元;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由2002年的20.1%提高到2006年的35.2%;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从2002年到2006年增幅达134.6%;获得授权专利由2002年的1164项增加到2006年的6521项。

  “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的思路应该坚持下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应继续实施重点建设的政策,着力打造一批顶尖的高水平大学,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以此以点带面,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

  建设高教强国还须更加努力

  “高等教育大国并不代表就是高等教育强国。”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在他看来,目前我国高校数量不少,但缺少一批能与世界一流大学平等对话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不少,但在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才方面还很欠缺;高校产生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堪称代表世界科研最高水平的成果还不多。

  那么,高等教育强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说,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是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很高的国家;有很高的办学质量;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骨干支撑;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高的贡献率;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有一个强有力的教育保障体系。

  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提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应以充足投入为前提,政府投入应是主渠道,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要构建符合市场多样化需求和不同类型学校特点的多样化的质量观,才能使学校按照各自特色发展,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在总体上迈入世界领先的行列。”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大学领导们正以沉着自信的态度关注变革、关注世界。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高校将始终奋进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最前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瞿振元:“双一流”是建设高教强国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 张大良:中国大约在30年后进入高教强国行列
· 李源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助力高教强国
· 高等医学院校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三重逻辑”
· 高等教育分层次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
· 重塑高等教育优势 服务东北全面振兴
· 高等教育应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承担六大任务
· 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
· 高等教育要调结构,控规模,提质量(下)
· 全球首个“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