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学习发生和维持的充分条件,我们就可以规定教学设计的设计对象了!这也是教学设计理论中的第三条假设:
教学设计的设计对象有三: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媒体传递,并且这三个设计对象构成了层次关系(见图1)。

图1 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
① 学习活动(learning action)的设计
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便是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② 学习环境的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看,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特指媒体资源)和学习工具的组合,这种组合实际上是旨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习环境又被称为学习情境(learning context),其中必然包含人际关系要素。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在设计时也应考虑人际支持的实施方案,但人际支持通常表现为一种观念而不是具有严格操作步骤的实施法则。
③ 媒体传递的设计
媒体传递设计的任务是决定通过何种媒体形式、按照何种呈现顺序、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向学习者传递信息。课堂讲授的设计以及教学媒体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就属于这个层面的活动。媒体传递是最边缘层次的设计活动。
将教学设计划分为这三个层面的目的并不是想说明哪种层面的活动不重要或哪种层面的活动更重要。这三个层面的设计活动是互生的关系,没有媒体传递的设计就谈不上高品质的学习资源,没有学习环境的设计就很难保证有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将教学设计的活动划分为三个层面,旨在提醒教学设计者学习环境和媒体的设计并不是教学设计的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