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推荐
距实现教育信息化 只有三步之遥 03-20 2015年教育信息化的七大态势 03-06
2014年度中国大陆高校网站国际... 03-04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职业教育... 03-02
有人说IPv6地址多的很,你担心什么呢?当然了,不会担心没有,但是从这个表现出我们IPV6推进的进程,进程上面是滞后。迎接IPv6的挑战,从IPv4到IPv6如果不是一次革命,也是一次大的转折,我们需要跟国外合作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别的国家先走,既然早走和晚走都要走,现在就应该行动,在过渡中解决IPv6中我们还没有遇到过的问题。CNGI已经实践几年,对IPv6我们有一些研究和产业基础,现在需要政府明确宣布IPv6商用时间表,给云因运营商以明确信号,避免企业误判政府意图而走私有地址之路。同时出台政策鼓励政府网站和影响大网站尽快支持IPv6的访问,国家的科技计划项目加大对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重视对IPv6有关的标准化工作部署。 一个很好的消息就是起草一个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国家几部委目前已经开始报告给国务院,这个战略里头有一些精神,我们十二五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基本原则是什么?产业发展与安全保障互相促进,政府推进与市场导向结合,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供应,应用推广与资源利用互补,产品制造与运营服务互动,国防建设与民用建设协调。目标是什么?到十二五,互联网普及率由34%提升到45%,IPv6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00万。IPv6地址获取量超过全球已分配量10%,我们现在是全球已分配量的0.29%,全球已分配量10%现在是美国,当然还会涨呢,不是我们涨了人家不涨,人家也会涨。提升业务应用和终端设备及相关网站对IPv6的支持能力,基于自主技术的标准取得实际应用,国际标准提案数量增长约75%,这也不容易。要建成较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监管能力与监管话语权显著提升,网络单位信息流量能耗下降40%,网络和终端设备万元GDP能耗下降15%。关键领域自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新增就业岗位超过300万个,形成一批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增强下一代互联网对小消费、投资和出口拉动作用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作用。 2011-2013年白白了骨干网和约10%的城域网,百分之百的新建网络设备、百分之百的CERNET和CSTNET支持IPv6。域名服务其基本支持IPv6访问与解析,实现IPv4/IPv6网页浏览业务互通。互联网普及率40%,IPv6宽带用户800万,IPv6地址获取量占全球已分数量5%。国内访问流量TOP100商业网站,约70%央企和地级市以上政府外网网站、100%211高校外网网站支持IPv6。还有技术突破与知识产权,还有网络与信息安全度破CNGI网上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试点,还要启动网络后台实名制试点,还要做一些域名解析的安全工作。还有节能降耗上,刚才提到了有一些安全。 2014-2015年进一步提升百分之百的东部城域网和50%的中西部城域网支持IPv6。在网站上TOP1000的商业网站,70%的县以上政府外网网站、70%高校外网网站支持IPv6。另外还有同样的技术突破与知识产权安全的要求,还有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要求还有节能降耗的要求。 还有发展重点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网络商用及业务创新、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理论研究与技术突破、标准体系与知识产权还有保障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国家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市场环境等等。 另外政策上要加大宣传,增加社会对下一代互联网认知,在技术、政策、标准方面多管齐下,保障国家安全。加快修订相关设备入网检测标准,明确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要求,在入网侧实施,完善网络、业务、软件对IPv6支持度测评。结合互联网网站北岸审核工作,细化、修订企业年审等管理规定,引导网站增加IPv6服务器,向公众提供基于IPv6的服务。研究制定下一代互联网国产设备采购优惠、企业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优化电信运营企业绩效考评机制。若干城市开展特色应用。 作为CNGI专家委应该承担一些重要作用,要增强CNGI与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其他相关科技计划衔接,发挥CNGI示范网络相关资源在新型体系架构研发、创新技术实验、特色业务应用中的平台作用。强化CNGI专家委在下一代互联网重大问题研究、重大决策制定、重大事项推进等工作中的支持作用。推动成立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展。 最后当前IPv6地址短缺迫使我们采用私有地址+NAT和IPv6之间作出选择。私有地址+NAT作为应急方案看起来可行,但这一方案对互联网业务发展带来不利,也限制网络后台实名制的应用在未来需要转到IPv6时,对NAT已有投资将使决策更难。 地址问题是当前采用IPv6的推动力,从战略上看中国不能错过全球向IPv6过渡这一级预,早日加入这一创新平台,在新一轮竟技场上增强面向未来互联网的竞争力。虽然IPv6的采用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按照国外的经验,政府在推动向IPv6的过渡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需要产学研合作,共同努力推动IPv6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