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中考
北京新中考2018年开始 3必考+3选考+体育
2016-04-08  中国新闻网-北京晚报  

字体大小:

  备受关注的《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4月7日正式对社会公布。方案指出,参与中考的学生除了必考语数外三门主科之外,可以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等副科中选考三科,三选考科目成绩由高到低按照100%、80%、60%稀疏折算为实际分数。新中考方案从2018年开始实施,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从今年新初一年级开始。记者注意到,此次新中考方案将改革重点放在了三个方面:一是推进考试科目和分值改革,二是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三是改进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考试科目调整

  3必考+3选考+体育

  改革方案指出,从2018年起,中考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课程,总分580分。其中,语数外为必考科目,其他科目实行选考,即从除体育外的5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但是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1门。此外,体育成绩依然为4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10分。

  科目调整3+3

  类别科目分值必考必考3门语文100分数学100分英语100分(其中60分为笔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两次考试机会)体育40分

  选考5门

  选3门

  两门中选择1或2门物理100分(含开放性科学综合实践活动10分)生物(化学)100分(生物与化学合卷考试)(含开放性科学综合实践活动10分)三门中选择1或2门历史100分(含综合实践10分)地理100分(含综合实践10分)思想品德100分(含综合实践10分)总分580分

  ■权威解读

  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北京市中考科目相对固定,考试科目为语、数、英、物理、化学五门学科,该方案对于许多不太擅长理科、但人文功底深厚的孩子来说,不仅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容易在一次次的模拟考试中失去自信。此次中考改革,将之前所谓的“小科”——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学)全部纳入考试科目,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些科目中五选三,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多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新的方案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

  9种科目组合发挥特长

  种类必考3门选考1选考2选考3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历史2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地理3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思想品德4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5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思想品德6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思想品德7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历史地理8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历史思想品德9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地理思想品德

  分值折算有讲究

  考生原始分(满分300分)原始总分100%80%60%折合总分小明808080240806448192小红908070240906442196小刚10080602401006436200小丽10090502401007230202小贝100100402401008024204

  同分不同质

  折算分最多相差12分

  按照中考新方案,考试科目为3科必考+3科选考+体育,除了基础的语数外三门课,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进行9种科目组合,出现54种分数折算方式。正是由于选考的三科目分值折算权重可选择,实现了中考学生间的同分不同质,即便考生选考科目的原始分相同,折算分也会出现差异。

  据介绍,对于原始分数相同的不同考生来说,有可能出现最大12分的分差。比如,三科选考科目原始总分都为240分的两位学生,如果三科成绩分别为80、80、80,按照100%、80%、60%的比例折合后总分为192分;如果三科成绩为100、100、40,折合总分为204分,两者相差12分。由此看来,“偏科”有弱项科目的考生也不必再惶恐,新的考试改革方案为每个考生都提供了展示自己优势和特长的机会。

  ■权威解读

  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了用考试杠杆来发现考生强项,突出考生优势,尊重考生个性发展,而不是只去补考生的弱项和短板。

  科学性开放实践活动

  占比10分

  新的中考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方案中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门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每科都包含10分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据了解,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是北京市教委2015年秋季学期推出的新举措,2015年秋季学期共有约43万人次学生参加活动。2016年春季学期自3月17日正式实施,已经有3万余名初一学生来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资源单位进行科学动手实践。本学期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共有1009个活动项目供学生选择,渗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含电子与控制、健康与安全、自然与环境等六大领域。

  ■权威解读

  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考试评价方案将进一步倒逼学校课堂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招改革中一大指导思想是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实施实践活动课程,坚持品德、学习成绩和能力素质并重。

  注重9年教育积累

  命题更加“宽”和“活”

  新中考方案明确指出,今后的中考将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同时扩大选材范围,突出首都特色,贴近生活,注重实践。较以往相比,北京中考要考得宽泛了。专家认为,“考宽”将倒逼教师教学的改革,“教宽”将成今后教学的大方向。

  根据新的改革方案的要求,未来的中考试题将注重贴近考生日常生活,更多源于现实生活的素材将出现在试题中。不仅如此,试卷也将体现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命题倾向在2015年中考试题中亦有显现,比如语文试题让考生练习生活实际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现实意义,数学试题有两道题都是与北京市的交通问题有关。这也将引导中学教育更加贴近考生的生活,提供满足考生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的课程,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

  在命题形式上,中考也将更加迎合考生的口味,采用考生喜闻乐见的形式。2015年的试题呈现方式就颇为丰富,包括书法作品、匾额、连环画、示意图等,今后的中考试题将更为多样化。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这样的多样性,是更“宽”更“活”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试卷呈现的形式能够让考生喜闻乐见,激发和活跃考生的思维。

  ■权威解读

  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中考改革利于学校系统培养,注重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力素养的全面积累,为高中特色培养奠定基础。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绘制北京教育新地图过程中,推进初中、小学、高中教育的有机衔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

  优质高中名额分配

  力争不低于50%

  此次中招新政更着力改进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坚持和完善优质高中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2016年力争达到不低于招生计划50%的目标。招生政策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远郊区县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从而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新中招政策,中考提前招生中的贯通培养项目指标会分配到区和学校,确保所有的初中校都有机会获得指标。统筹一、二、三中的指标也会分配到所有初中,让留在本区读小学、初中的考生有更多的机会,同时控制示范高中跨区投放招生计划,遏制名校跨区掐尖,有利于本区县尤其是远郊区县的高中发展和初中校的均衡。

  以数据为例,近三年,中招各区县考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有大幅提升。其中,东城、西城、朝阳、通州超过50%。2015年获得优质高中学位的初中校与2013年相比数量上获得明显增长。

  ■权威解读

  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校”在新中考方案中“出头”的机会大大增加,“就近入学”实现初中校全面优质覆盖,在政、史、地学科突出的初中校更容易在中考中“出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新中考落地还有将近半年时间 北京部分学校提前应对
· 京新中考改革方案2018年起实施 学生有更多选择权
· 北京新中考:学生可选部分科目考试
· 上海发布新中考改革方案
· 假期补习预示北京新中考选科偏好 生物化学成最热门科目
· 北京新中考:语数外调整分值 其他科目“五选三”
· 北京:新中考11月6日开始报名
· 2018北京新中考:边缘学科老师“痛并快乐着”
· 北京启动明年中考报名 首次允许学生选考
· 浙江新高考选考出现新现象:技术课被追捧 学校供不应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