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校车行驶的“安全线”
——专家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历时4个月的紧急部署、起草和论证,国务院常务会议3月228日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专家普遍认为,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按照确保安全、切合实际的总体思路,规定了保障校车安全的基本制度,为校车行驶画出清晰可辨的安全线。
直面焦点:构筑校车安全的法律基石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的原则通过,令长期关注校车安全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倍感振奋。他说:“草案的原则通过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有了一个层次高、权威性强、涵盖面广的法律依据,可以依法来处理有关问题,也有助于从根本上建立健全我国校车制度。”
“更重要的是向涉及校车安全的有关政府和部门,发出了强烈的明确信号,要求他们要高度重视校车安全工作,切实负起职责,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都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有关工作。”周洪宇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认为,《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的原则通过,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及时回应社会需求,重视用法律手段来调整社会矛盾和焦点问题,也有利于从制度上保障校车安全。
“同时对充分发展校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农村公共交通发展都具有很大意义。”王敬波说。
推荐专题>>2012两会教育盘点:关注教育热点 心系教育发展
推荐专题>>2012两会教育关注: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推荐专题>>如何保障校车驶向"安全通道" 如何系稳"安全带"
推荐内容>>公开征求对《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四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
推荐专栏>>基础教育:基教新闻 海外情况 基教研究:发展研究 教学研究 课程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高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