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基础教育破冰十年 促进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2011-01-04    京华时报

字体大小:

  过去的10年,是教育改革的十年。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一个个问题中破冰前行。无论是义务教育全免费、还是实行高中课程改革、或是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10年历程,中国在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上迈出一个个坚实的步伐。

  但困难和挑战同时并存:入园难、学生负担过重、应试教育等一些教育顽疾仍未实现有力突破。随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中国教改进入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新课改VS新高考

  高考改革

  10年前,最受国人关注的高考开始了考试内容多元化的探索。1999年,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2004年,随着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首批试验区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试验,一场针对高中课改的高考改革大幕徐徐拉开。高中新课程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理念,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如设立选修课、综合实践课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考核评价中,首次引入学分制、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此次课程改革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新课改也对高考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7年起,课改实验区陆续实行新高考,各试验区公布的新高考方案都突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功能,如广东省第一年的新高考方案增加了选考,并将音乐、美术纳入选考科目;江苏省的新高考则增加了学业水平测试在高考录取中的比重。浙江省的新高考则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考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考本科、一般本科,或专科。

  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一场更为壮阔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曾表示,新课改对新高考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砍掉“独木桥”,建设“立交桥”,使更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新高考应实现“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今后的高考制度要有学业水平测试;要有综合测评;招生制度要多元化,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的四大要求。

  不可回避的是,在当下中国,高考仍是进入高等学府的唯一途径。尽管各地的新高考做出很多改变,但要真正按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素质教育,必须改变高考标准“惟一”的现象,改变录取考试内容和录取标准单一的做法,突破应试教育的藩篱。下一个十年,中国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上海74%的高中:高二学生人人有课题
· 山东青岛36条基础教育改革措施给学生减负
·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基础教育改革部分政策
·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就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答记者问
· 山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 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 专家:以人为本是基教改革趋势 呼吁第二次变革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从"无用"走向"有为"
· 北京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信息化求解
· 陈小娅:为未来做准备 谋划教育改革与发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