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11月26日讯 在26日举行教育部第11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向新闻界介绍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使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完成情况。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介绍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取得的成绩。
田祖荫说,为解决制约西部农村地区实现“两基”的“瓶颈”问题,中央投入10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寄宿制工程”),从2004年起,用4年左右时间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
寄宿制工程共覆盖中西部地区953个县,其中西部536个,中部417个;共批复项目学校7651所,其中西部5371所,中部2280所;初中5113所,小学2538所。寄宿制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高海拔地区和边境海岛地区学校和办学条件差的问题。海拔3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495所,4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152所,5000米以上项目学校有3所,边境海岛地区项目学校有486所。
按照国务委员陈至立的要求,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2005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企业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捐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以提供免费服务的形式向寄宿制工程进行的捐赠,准予在交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西部地区累计减免“寄宿制工程”,建设收费3.59亿元,减免额占应缴费的55.7%,占工程总造价的5.7%。如陕西减免的收费站其工程总造价的10.45%,兵团减免的收费占其工程总造价的9.46%。
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基本解决了西部农村地区学生“进得来”的问题。满足了195.3万新增学生的旧学需求,其中初中生150.5万人,小学生44.8万人。满足了207.3万新增寄宿生的寄宿需求,其中初中生165万人,小学生42.3万人。
寄宿制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中西部农村地区校舍总面积新增1381万平方米,其中西部新增1076万平方米。410个攻坚县农村学校校舍总面积新增972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从2003年的3.92平方米增加至2006年的4.66平方米。工程优先保证了学生生活服务用房和教学用房。新增校舍中,学生宿舍699万平方米,占新增校舍面积的50.6%;学生食堂146万平方米,占10.6%;教学机教学辅助用房514万平方米,占37.2%;行政办公用房18万平方米,占1.3%。
通过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西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建成7651所学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