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11月26日讯 为了实施“两基”攻坚,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一起实施了若干个工程,包括寄宿制、“两免一补”等等。教育部官员今天透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四年来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基本解决西部农村学生进得来的问题。
教育部今天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完成情况。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指出,寄宿制工程有效解决西部农村孩子进得来的问题。为解决西部农村实现“两基”瓶颈问题,中央投入100亿元,从2004年起用4年左右时间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
通过寄宿制工程的实施,目前已经新建和改扩建7651所寄宿制学校。西部地区还没有实现“两基”之前,测算将有150万新增入学需要解决,实际操作下来,满足195.3万新增学生的入学需求。其中初中生150.05万,小学生44.8万人,西部地区143万人,东部58万人。第二,满足了207.3万人的新生寄宿需求,其中:初中生165万人,小学生42.3万人;西部149.3万人,中部56万人。
田祖荫介绍,项目安排重点向410个攻坚县和其他地区贫困县、革命老区县、人口较少的民族县等倾斜。项目学校的布局主要考虑在县城周边和人口相对集中的大乡镇,项目学校数和中央资金数均超过50%。虽然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但是在一开始建设之初就要求学校建设尽量布局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大乡镇,因为农村现在城镇化的进度很快,学生总人数在下降,如果在很偏远的地方驻很多点,会造成“空校”的问题。项目学校4184所,占项目学校总数54.7%。中央资金45.19亿元,占中央资金总数的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