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周绍森:论高等教育的综合化
2001-08-27    周绍森

字体大小:

  现代高等教育正在发生一场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综合化;二是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三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四是高等教育的终身化;五是高等教育的法制化。下面仅就综合化加以论述。

  一、高等教育必须走教育、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之路
  
  第一,现代高等教育正发生大变革。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中世纪的大学具有行会性、宗教性、保守性,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受到强烈的冲击。从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是高等教育体系形成阶段。随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高等教育进行第一次大的变革,以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发表为标志,力学、微积分等科学知识占领大学讲坛。近代高等教育开始于19世纪初,在欧洲掀起了办近代大学运动,最为突出的是1810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倡导大学中应将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这是高等教育第二次大变革。20世纪初开始的新的科学革命和20世纪40年代以来新的技术革命推动高等教育新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科技及其产业化促使高等教育发生新的大的改革,呈现出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态势。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据经济学家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0%。

  第二,科学园区蓬勃兴起。我们都知道,当代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而这些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高校。美国的大科学园区都与高校互相交错,连为一体。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硅谷”科学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7年硅谷的企业市场价值超过4500亿美元,成为美国“高科技的摇篮”,美国新经济的发动机。在那里,围绕着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主要的研究型大学,分布着几千家高科技产业和许多研究开发机构,当地还有旧金山大学和圣荷西大学等一些专门培养大批企业急需的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与硅谷同样享有盛名的还有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核心的波士顿科研中心以及北卡罗来纳的“科技研究三角园”。北卡罗来纳三角园区是以3所著名大学即以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为三个顶点构成的。在德克萨斯,则以德克萨斯大学为依托,迅速发展起来一个新兴的“硅平原”。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计算机芯片开发项目(SEMETECH)就在那里发展起来的。还有日本筑波、中国台湾新竹、北京中关村等,它们都是以科研力量雄厚的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科技产业三位一体的基地,既出人才,又出技术、出产品,大大缩短了知识与信息从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加速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同时,在这种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中,高校的功能也得到了扩大。

  第三,高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不仅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和承担科技前沿重大课题,还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参与并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校要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孕育高科技产业。当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重担面前,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使命。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科技研究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科研力量雄厚的高校应强化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特别是在两者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努力获取领先优势。

  二、高等教育必须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把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融为一体

  21世纪的教育更加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

  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道德”,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位置,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基本关系;二是“学识”,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根本,主要指学问和见识,学问即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见识则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解和对未来的预见性;三是“才能”,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核心,这是一种综合智能,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运用文字和上网获取知识的能力)、选择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博采众长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形象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探索未知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文字、口头和上网表达能力);四是“体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基础的地位,其内涵有两个方面:即“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中,“道德”是方向,“学识”是根本,“才能”是核心,“体质”是基础。简而言之,现代高等教育就是要努力把大学生造就成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综合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以普通教育为中心还是以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为中心,历来是高等教育激烈争辩的主题。当今的世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所面对的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加以综合解决;劳动性质和内容发生了转变,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逐步变为科学性劳动;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新的产品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多样纷呈。在变化了的世界中,传统的狭隘专业所培养的人缺乏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实现从狭隘的专业教育走向综合素质教育,把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融为一体。

  美国学院联合会所做的研究明确地建议:大学应在思维和批判性分析;②基础文化:写、读、说、听;③理解数据;④历史意识;⑤科学;⑤价值;⑦艺术;⑧国际和多元文化经验;⑨需深入学习的学科。许多学校制定了制度化的办法来保证学生获得广博的教育,例如规定学生所学课程总量的一半必须是外系所开设的。日本在高教改革中强调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

  总之,各国高等学校在实现这种转变时,正努力做到在教育指导思想上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课程安排上把综合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指导上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大学学科交叉、综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化改革,要求高等学校成为新知识、新科技、新产业的诞生地、发源地,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组合,进一步提高规模效应,更好地发挥结构效益,特别是发挥“学科交叉效应”,以利于在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交叉、渗透、融合、创新等方面做出独特贡献。这一伟大的时代使命,决定了高等教育和高校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必须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第一,本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主要呈现综合化趋势。从根本上讲,一所大学的声誉仰仗其各学科的水平,大学的生机源于各学科活力。因此,学科建设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抓好学科建设意味着抓住了大学发展的关键。在当今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交叉发展的态势下,大学学科也要求交叉、综合。

  现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进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上,出现在学科的渗透和转移中。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也越来越离不开多学科的协同和跨学科的努力,因此,跨越学科障碍、打破学科壁垒的呼声日见高涨。

  本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一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比近代科学更精细、更深入;另一方面综合化趋势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①横断学科(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从方法上把各门学科贯通和联系起来了;②一批代表高科技的综合学科相继问世(如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科学);③学科交叉呈现更大跨度的趋势,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渗透,实现着科学和技术的综合化过程,不但如此,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之间开始广泛交叉。总之,在现代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有机统一中,综合居于主导地位,它日益深刻地揭示了物质世界和各门学科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丰富内容。这种综合的趋势不仅限于科学,还将普及到整个文化领域。

  第二,大学学科设置综合化。二战后,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更趋密切,在科学、技术、经济三者结合互动下,在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下,无论是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需要,单纯基于学科分化特性的系科划分和设置已不合时宜,大学院系设置和学科结构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其结果是,一些文理大学(如牛津、剑桥、哈佛)新建了技术科学系科,发展成文、理、法、管、医和工相结合,而一些工业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工业大学)则增设了文、理、经、管等学科。殊途同归,纷纷走上综合大学之路。在大学学科设置综合化的同时,各种跨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应运而生,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备受青睐。随着大学变革中中心上移,一些名牌大学既有大量学科导向的院系所,又有许多面向实际问题,以功能为中心的课题组、研究所、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形成了纵横交锗的学科格局。特别是功能定向的研究所(室)建制的形成,将原属不同院系、互不相干的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将跨学科协作实体化和体制化了,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科设备综合化。另外,大学学科综合化,使得学校具有多种学科的学术氛围,这将大大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有助于大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增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大大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国高校布局正在合理地进行调整,一是通过合并调整来解决问题;二是通过学校自我发展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这是教育规律的要求,是科技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当然,在调整中也在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高校集体亮相莫斯科
· 以党风建设为龙头 带动高教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