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名校招生暗战:宁考生负高校,高校不负考生
2011-07-08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杀手锏

  签了预录协议,相当于给考生吃了定心丸,而且是“宁考生负高校,高校不负考生”

  “即使是签了预录取协议,7月1号下午5点,湖北考生填报网上志愿截止时间之前,一切都是变数。”冯玮说。

  6月30日晚11点,已熟睡的章玄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交通大学招生组的老师,并透露已知道章玄与复旦签了预录取协议,但还是表示其学校在湖北有一个特招名额,专业是经济管理,只提供给675分以上的考生,并希望章玄能够考虑。

  这让章玄感慨:“真是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松啊。”

  最后一刻,章玄拒绝了邀请:“我不能不讲诚信,我已经跟复旦签了。”

  另一考生戚芳(化名)并不觉得这是诚信问题。她与章玄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因有少数民族加分,戚芳总分超过680。她与复旦签了预录取协议,不过在报志愿的最后一刻,她选择了北京大学。

  按照多数学校的说法,预录取协议书出现于2007年,是由中科大发明的。

  随后各学校纷纷仿效。据统计,目前使用预录取协议争抢生源的主要是内地9所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各校协议书内容大致相似,即一旦签署此协议,考生要第一志愿报考该校,通过提档线后,该校一定录取考生。

  “签署预录取协议书是为了给考生吃定心丸,很受考生及家长欢迎。”冯玮说。

  他解释说,协议对于考生并无制约力,但对于高校却有制约力。这种制约是以大学的名誉为担保的。因此会出现“宁考生负高校,高校不负考生”的情况。

  推荐阅读重重压力下的招生组:没有一所学校是干净的?
  推荐阅读内地高考招生乱象可能致优秀学生外流加剧 
  推荐阅读高招制度迟迟不变 “生源争夺战”隐患难消 
  推荐阅读聚焦名校"掐尖":谁动了谁的奶酪 抢生源为哪般 

  推荐专题高考状元放弃北大原则港大,原因何在?
  推荐阅读争生源?复旦大学VS上海交通大学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50强榜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高考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文科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理科招生50强名单

  后遗症

  一旦签了协议的考生反悔,高校将很难找到高分生替代,不得不招个别低分生

  在网络填报志愿的3天时间里,招生老师们几乎是坐在电脑前,一刻不停地刷屏,反反复复地检查,当时和他们签订预录取协议的学生,是否“从一而终”,如果情况有异常,他们会再致电考生,询问原因,并加以劝导。

  预录取协议带给高校最大的麻烦,是考生反悔后高校招生“断档”。

  据了解,并非所有考生都能专一,在湖北,曾有考生和多所学校签下预录取协议书。

  由于全省前300名高分学生是众多高校紧盯的对象,预录取协议在学生报考前已将学生“瓜分”掉。这意味着,一旦部分考生反悔,高校将很难从前300名中找到替代者,只能招个别低分生。

  高校的招生情况统计要看三个数字,即最高录取分、最低录取分和平均分。这三个数字说明了一个学校在一地录取的学生质量,也间接说明了一个学校的影响力。

  “断档”的出现,会令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平均分被拉得很低。因此被各高校视为大敌。

  浙江大学湖北招生组的王老师介绍,因考生签预录取协议后反悔,导致浙江大学有3年在湖北的招生断档。

  冯玮说,为避免这一情况,复旦大学每年都尽量多签几名预录取考生,一旦有变还有替补者。如果不出现意外,则由机动名额录取。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校为抢生源陷入恶性竞争 用各种手段互相倾轧
· 回归母校!80后顶尖学者,加盟C9
·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 所为何事?“布袋院士”获奖后却小跑提前离开
· 复旦大学成立新研究院
· 复旦大学首批“新基石科学实验室”揭牌!
· 复旦大学团队在《科学》发表不孕不育遗传学研究综述
· 中国农科院与复旦大学共建交叉科学联合中心:打造“未来农业”
·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
· 裘新同志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