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爱国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展 > 红色记忆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
2011-09-27    

字体大小:

  1.谢忠厚撰文指出,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就是由围绕那段历史主题的重要课题所决定的。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历史主题,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纵观那段历史,可以看到,中共中央围绕解决历史转折的主题,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即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大致有四项:一是如何彻底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二是如何建立新中国;三是如何建设新中国;四是如何进行执政党建设。党和人民正是在紧紧把握历史转折的主题,完成四项重要课题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思考中,造就了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它包括:

  (1)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1948年中共中央九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了“打倒国民党”的战略方针。当时,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还占优势,还有美国的支持。党中央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可能性作了充分的估计”,敢于歼灭敌人重兵集团,敢于同敌人决战,当机立断,抓住有利时机,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1948年底、1949年初,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国际上有人提出“划江而治”的主张。在此风云变幻的关头,党中央、毛主席以敢于全胜的精神,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决不允许使革命半途而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正是在这种实行战略决战,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宏伟实践中所形成的,这是一种抓住机遇,顶住压力、挑战,争取彻底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

  (2)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人民参政)的民主精神。1948年中共中央九月政治局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为此,我们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进行了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参战和生产的积极性,“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党中央把加强纪律性作为由局部胜利过渡到全国胜利的“一个中心环节”,要求克服某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克服地方主义、游击主义,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党中央、毛主席特别强调,把加强纪律性与发展民主结合起来,采用民主集中制,不必搞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和三权鼎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共产党领导下与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合作,以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体现了一种确立党、政权、军队与人民群众的新型关系的民主精神。

  (3)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西柏坡时期,毛主席、党中央面临如何建设新中国的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在九月政治局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中国建设的国情进行了最初的基础分析,确定了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方向,并考察了新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五种经济结构,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了进城后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要求全党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很快地学会生产、商业、银行等技术和管理工作,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郑重地宣布:“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善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建设新中国”的道路问题进行最初的探索之中,极其鲜明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按着中国的国情搞建设的科学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定信念和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

  (4)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在西柏坡,执政问题摆在党的面前。共产党人会不会变成李自成?能不能经受得住胜利与执政的考验?这关系到革命的成果能否巩固,社会主义目标能否实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能否走下去?在解决这个重要课题时,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地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主席、党中央强调执政党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就是要使它成为一个政治保证”。这里所体现的,正是一种不以功臣自居,不受权力腐蚀,不被糖弹击中,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继续创业精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西柏坡旅游导游词
· 西柏坡旅游相关信息
· 西柏坡旅游交通指南
· 感言西柏坡:如何留住“西柏坡”
· 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意义
· 感言西柏坡:西柏坡精神永远闪耀中国
· 感言西柏坡:西柏坡的那些故事
·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 领袖名人论西柏坡精神
· 西柏坡概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