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爱国教育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展 > 灿烂文明
清华学子假期西部之行文章连载---莫高窟
2011-05-31    千龙网

字体大小:

  8月13日莫高窟“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点非敦煌莫属,而敦煌最吸引人的地方则是莫高窟。刚拿到行程表时,看到敦煌莫高窟是其中的第一站,我们兴奋不已,今天,我们终于来到了莫高窟。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十四世纪,连续千年凿窟造像不断。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各个朝代,形成南北全长1680米的石窟群,共存洞窟700多个,其中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木构窟檐五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清晨的莫高,空气中透着清新的寒意,在九层楼前仰视,与前夜相比,它多了绚烂的色彩。为了尽量隔绝自然和非自然的侵蚀,这里每个窟都装了深棕色的合金门,锁着,于是,垂老却巍然的岩面上尽是一个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小间”,看上去叫人无奈苦笑。跟着讲解员看了几个洞窟,此刻,不管是壁上平面的飞天,还是袅袅然立在眼前的佛像,玉齿朱唇,衣衫贴着肌肤轻轻摆动,隐约看见身体的柔美线条,我实在寻找不到他们的眼中关于佛的表达,那更像刚刚从唐王的后宫院落里走来的慵懒佳人,叫人真忍不住要挽一挽那手臂,贴一贴那似有气息的面颊。以往在画册上看到的二位图像已令我称奇,今天站在三度空间的洞窟里,感觉真是震撼。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到:"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都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写得好极了!一直到现在莫高窟仍然呼吸著。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

  在石窟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彩塑多为一佛二菩萨的三身组合还有阿难、迦叶、十大弟子及罗汉、天王、金刚、力士等。莫高窟现存彩塑2400余身。其造型从北魏前期的粗壮而逐渐演变为后期的清瘦。隋唐以来,出现了七至九身彩塑的群像。艺术风格又趋向雍容华丽。特别是唐以后的许多优秀作品——轻倩柔媚的菩萨和刚劲勇猛的金刚、力士。这些塑像与西壁、顶部的壁画。地面上的莲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天堂。莫高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数量最大、内容最多的壁画艺术。现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是一座巨大的美术陈列馆。当你置身于窟中,那神态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萨;那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仙女;那姿态妩媚、凌空翱翔的飞天;那五彩缤纷的鲜花纷纷扬扬;仿佛把你带进神仙天国,身心随着飞天飘动。壁画内容可分为佛像画、故事画、经变画、山水画、动物画、佛教史迹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从这里可以看到各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莫高窟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美术史。两个小时的匆匆浏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莫高窟中的沧海一粟,站在九层楼前,望着断崖上一个个的洞窟,对我们来说莫高窟的神秘面纱仅仅是掀开了一角。

  返回市区途中,看到了敦煌市的市徽——反弹琵琶.这是取材自莫高窟壁画,身段优美的女子把琵琶高举过头倚着后颈演奏。"飞天"在佛教里的地位,相当于天使在基督教的地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敦煌莫高窟概述
· 敦煌文化在我身边 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
· “敦煌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在常顺利启动
· 童心呵护莫高窟——敦煌文化进校园活动侧记
· 莫高窟文化遗产
· 莫高窟主要建筑
· 莫高窟风格演变
· 莫高窟艺术特色
· 莫高窟沿革概述
· 风景名胜-甘肃-莫高窟(3)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