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中职教育
中职中外合作办学收获了什么
2004-06-28    赵锋 记者 沈祖芸

字体大小: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教育对外合作等方面提供了保障。职业教育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先领域,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它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以及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都有着积极意义。

  【实践经验】合作,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

  从1985年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与德国慕尼黑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以来,上海中等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已走过19个年头。目前,合作专业超过34个,引进资金近9000万元人民币。

  随着上海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对入世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适应能力,推动职业教育与市场、企业需求的衔接,扩大与国外职业教育市场的合作、交流,引进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成果,促进职业资格证书与国际接轨等已成为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发展上海中等职业学校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对于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

  有数据显示,目前上海中职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政府合作项目。以1985年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与德国慕尼黑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合作为代表,目前该合作项目已进入第六期合作阶段;第二类为整校制合作模式。如九洲集团与日本天富株式会社合作的上海九洲现代艺术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长乐职业技术学校与澳大利亚霍尔姆斯学院合作的上海市长乐—霍尔姆斯职业学校等;第三类为部分专业合作模式。这是目前合作最多的一种模式,已有包括上海市商业学校、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上海市商业会计学校等7所学校的16个专业。在合作项目的34个专业中,除机电、电气、数控和模具设计外,其余30个专业均属第三产业,比例高达近90%。此外,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探索出的以企业冠名组班教学的中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已产生出一定的规模效应,并成为了该校进一步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上海中职中外合作办学步伐明显加快的迹象表明,合作办学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他们的成功就业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对传统办学理念形成了冲击,使办学模式得到创新,从而带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我们的教学注重对学生‘眼睛’和‘手’的训练,而忽视了‘脑子’和‘心’的训练,而外国正好相反。如何让学生的‘脑子’和‘心’也得到训练,我们的办法是引进国外职业教育模式。”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张建平简单的分析,道出了进行合作办学的初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说,学生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最直接的受益者。国外原版英语教材及教学辅导教材的引进,外籍教师的教学,使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训教材的引进,对最新行业知识和生产技能接触和了解机会的增多,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增强;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引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增加了砝码,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各冠名班80%以上的学生已提前一年被企业预订。

  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受影响最大就是教师。“几乎所有的合作专业中,中方骨干教师占了很大比例。”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过维义告诉记者,这同时也为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平台。在这方面,大多数学校也基本形成了一些做法,一是聘请外籍教师或短期专家开办讲座,或是教师赴外方学校进行短期进修;二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组织教学研讨;三是培养一批“双语型”、“双师型”骨干教师,并把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专业课教师任职资格的基本要求。

  通过合作办学,受益的不仅是学生和教师,更是学校。外籍教师和专家直接参与日常教学活动,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TAFE职业资格证书模式、英国BTEC职业资格证书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等教学模式的引进,是对国外优秀办学成果的直接吸收。而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引进,使学校逐步确立起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在教学大纲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实施教学,并注重实现培养目标和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虽然在合作形式上多采取合办一两个专业的方式,但其带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高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现代办公管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的护理、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艺术设计以及上海市商业会计学校的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合作专业,已成为这些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运用有效的做法在未合作专业中嫁接推广。如上海市商业学校在合作中,引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扩大“采分点”的做法,每门课的采分点由原来的期中、期末考试扩大到10~20个点的做法在全校得到了推广。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为学校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等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对促进原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到了积极的成效。

  【权威访谈】合作,在加强中实现突破——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

  问:中等职业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对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答:第一,我国目前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短缺,合作办学其实是要解决一个提供大量优质职教资源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包括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是出于这样的思考。

  第二,我们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已经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解决我国职业教育的理念问题。

  第三,由于一大批跨国企业、公司的进入,需要大量能够适应其对独特的技能人才结构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果我们能相应地引进他们的职教资源,对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第四,我国要构建高水平的制造业强国,也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中职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那么,您对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有何评价?

  答:目前,上海的中职中外合作办学形式相对是比较丰富的。有澳大利亚的TAFE教学模式,虽然它和我们的学校职业教育不是一回事,但是它有力地推动着我们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改革。它是一种证书教育,有许多很新鲜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使我们的中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也有英国的BTEC、加拿大的CBE、德国的“双元制”,还有除了校校合作之外的校企合作办学。

  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合作形式,而在于学会国外这些教育模式所强调的以沟通、交际、动手等能力为核心的发展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合作的意义在于学会国外职业教育理念后改革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所以总体上看,我国中职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从客观上讲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问:中职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否存在地域上分布不均的状况?比如说,办学机构、项目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则较少。如果是这样的话,您认为中职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目前,我国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中职教育的发展,是否也需要引进国外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答:中职教育开展合作办学的地域分布不均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是比较严重的。这其实又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职业教育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发展起来的教育类型。大多数中外专家认为经济发展是领先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如果经济不发展到一定程度,职业教育就不会有太大发展空间,中外合作办学的空间就更小了。所以说,中西部地区中外合作办学相对较少也是正常的。

  一般而言,中外合作办学需要这样几个条件:首先要有外部经济发展的支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条件;其次,能进行合作办学的也需要是比较优质的学校,否则就没办法进行对话;第三,也需要中职学校本身具有比较通畅的就业渠道。

  就中西部地区本身而言,也分成好几种类型。有些地区对合作办学的愿望很强烈,也有些地区的职业学校还比较缺少这样的意识。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是多样的,除了两所学校合办一个机构外,还有合办专业、引进教师、引进教材等形式。

  问:您认为,就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而言,中外合作办学首先应该引进什么?应该以什么方式引进?

  答:客观上讲,我们非常需要引进他们的优质职教资源,一些学校急切地想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包括资金、设备等在内的硬件,但这是比较难的。所以,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引进的恰恰是包括他们的办学理念在内的软件。我们要引进的是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教材开发机制、专业架构、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等。

  发达国家有一支非常庞大的职业教育研究队伍,很多机构都设有专门的职教研究中心。通过合作办学,我们可以把国外的研究成果直接引进来。

  问:中职教育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或者说应该避免的误区有哪些?

  答:我们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第一,要看到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各不相同。体系决定着教育的培养目标,比如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针对的是岗位工人的培养,而我们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误区,企业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但我们的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的一面,同时也不能忽视市场和就业的导向性。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具有教育和经济双重属性的,不能放弃教育属性。

  第二,职业学校要避免过于急躁的心情,不能把中外合作办学看作是一种光环,而要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寻找适合学校自身需要的合作方式和对象。

  第三,我们的政府部门还要加强服务工作,积极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专门机构,搭建一个双方能合作的平台。

  第四,中外合作办学要超越传统的学校与学校合作的模式,扩大其内涵和外延,允许包括学校与国外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教育等形式的存在。

  【实话实说】合作,校长的感受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过维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抓手

  狭义的中职中外合作办学,主要还是表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但我认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直接。校企合作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一种模式,是要考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仅仅考虑学校的生存?不同的目的会使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不同,我们在与国外跨国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过程中目标非常明确,并非简单的只为解决学生的出路,而且在协议中都明确要求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对方的教师和专家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直接效果就是提高就业,但这又只是低层面上思考的问题。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需要抓手,而中外校企合作办学就是学校的主要抓手,它对办学策略的形成和现代化专业、一流教师队伍、先进课程建设等都有延伸作用。

  我们的职业教育之所以还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和认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自身没有办出特色、办出质量。我们的课程设计过于传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中外校企合作办学之初,我们就要求双方共同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每个冠名班设计课程和培养目标,凸显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理念。

  比如德国的拜耳公司长期有两位专家派驻学校,德国巴斯夫公司派驻的专家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指导和培训,并把对方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特点与我们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优势相结合,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既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又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不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多的还是受到利益的驱动,以此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是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急需转变的态度,也将影响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深入发展。

上海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张建平:让鱼儿活起来

  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在上海美术类职校中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为什么还要进行中外合作办学?因为我们看到2010年后上海将成为会展中心,不仅参与者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而且游戏规则也将国际化。如果我们的办学还是在传统理念和方式下进行的话,势必不能适应国际化的游戏规则;如果不让我们的学生尽快与国外接触,他们在职场上也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所以,我们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是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的国际规范。

  中外合作办学的益处之一就是教育观念的碰撞,能产生出新的培养模式,但困难也在这里。因为观念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包括家长、学生、教师的观念和机制、体制上的制约使得整个操作过程矛盾冲突不断。比如我们比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而他们则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通常是设计了一个规格,用这个规格来衡量学生,而他们更多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途径。

  通过与奥克兰理工大学的合作,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给我们的教师、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们也把他们的不少做法运用到我们的教育管理中,但真正要推开还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虽然在做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难处,但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是在一缸鱼里放进两条泥鳅,正是有它们的存在才使得这一缸鱼都活了起来。

上海二医大附属卫生学校校长巫向前:一条发展职业教育的捷径

  频繁的国际学术交往开阔了师生的眼界,有机会以最直接的方式接受国际先进的卫生职业技术信息;中外教师交流各自见长的教学方法、技术和手段,在学习中借鉴,在吸收中提高,在改革中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运用方式。中外合作办学让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与外方接触的增多,国际视野的开阔,双方合作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成功开拓了国外护理就业市场。

  在我看来,中外合作办学是一条发展职业教育的捷径,但如何操作却直接影响着其成效。从我们学校的合作过程来看,主要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首先是从语言培训入手,积极开展以培养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为主导的双语教学,目前已有60人次以上的美籍语言和专业教师前来执教,全校100%的青年教师接受了语言和专业培训;其次是建立高质量的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争取与国外大学学分互通,目前已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达7项,常驻外籍专业教师10余名,并确定了与英国护理学院之间的学分互通,制订和完善了中英合作教学计划及教材建设;第三则是大力培养国际化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预计到2005年可达到全校青年教师国外受训人均一次的目标,同时发达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又为学校开辟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不断积累经验 实现规范目标
· 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举办
· 解读“南山教育现象”
· 农村教育要富民
· 2004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教育论坛: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公平
· 53万娃网上听课 天津农村教育全国领先
· 广州教育管理实现电子化
· 给未来建一个支点
· 重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