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教育信息化 > 综合研究
解读教育信息化
2001-08-29    苑以纲

字体大小:

  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挑战,并且还要接受新的多挑战,而今天所面临信息化的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是否承认,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整个基础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挂图投影,到信息化校园,在这个动态演进过程中,信息化逐步上升为新世纪各国教育变革新标志。这场由新技术革命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正在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内涵,如何构建信息化的基本形态,上海中小学信息化如何实施,需要人们作进一步理性思考,这里本人只是提出自己的浅显看法,与关注教育信息化的人们一起探讨。

  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谁能获取信息技术的优势,谁就能在全球性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与此相反,则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正是基于这个事实,各国纷纷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通过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从20世纪后半叶,逐渐由以物质生产及其流通为基础的工业化社会,迈向以信息的流通与积累为其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增长;另一方面信息、知识的生产、流通、积累的高度增长,形成了以信息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经济,以信息产业为支撑产业的社会形态。创造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里程。

  社会的信息化,必然要求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标志。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竞相出台了以教育信息化为特征的新世纪教育振新计划。希望以此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场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已在教育的各个领域的不同层面迅猛地展开。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既承担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对未来的决定作用更加凸显。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中小学校必然信息化,而且必须信息化,从而去推动和引导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可以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既是社会信息化浪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应该是我们面向信息化浪潮,首先要做出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选择。为此,国家教育部在去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已明确作出了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

  作为基础教育,中小学应站在怎样的层面去认识这场变革,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实践,并在实践中完善其内涵?它有那些特征?该做什么样的战略选择,这些都有待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长们作深入的思考。只有正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的特质,充分认识信息化的地位与作用,才能保证我们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何谓"教育信息化"?语言,使个体间信息得以沟通;文字,使信息得以积累;印刷、广播技术,使信息的大量传播有了可能,这些媒体都作为大众媒体流通信息,亦成为现在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基本手段。然而,日新月异的新型信息化手段,如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却不是针对大众,而是针对个体发出信息的。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可以再生、发出这些信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在于此。也就是说,新的信息手段发展学校教育,从历来针对大众的教育转变为适应每个个体的教育有了可能。随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地在学校中应用,教师有可能针对学生的特性展开教育,同时每个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获取并再现知识,并向其他人发送信息。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的特质。也是我们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逻辑起点和归属。

  从教育发展维度,现代化教育旨在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并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中,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充分的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潜能得以开发,自由人格不断完善。显而易见,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科技的综合和相互渗透无疑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强大动力。

  从信息技术维度上看,由于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突破,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人类拓展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而且极大地拓展教育的时空界限,提高了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和能动性。先进的技术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教育资源充分共享成了可能,学习的选择性和公平性大大提高。信息交互手段使用,使教育愈益成为个体化的学习过程,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贯彻。由此可见,信息化为教育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远程教育、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己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从人才培养维度上看,进入21世纪,上海基础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革命,社会技术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市场经济全面构建,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速度的加快;文化、思想、道德的发展和交流等,势必对中小学生的培养产生影响。因此,在上海逐步迈向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培养学生乐于不断获取新知,主动迅速地获取、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越来越重要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在上海近几年的发展中,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不难看出,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教育信息化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也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从政府行政维度上看,教育信息化不再是一句动员的口号,而是21世纪中国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信息化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基本特征,不得不使政府和校长在操作时慎之又慎,从国情出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突出重点,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已成为上海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基本策略。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就其认识,它包含下面4层含义:

  (1)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的现代化。

  (2)学校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既是方法、手段的变革,又是文化的变迁。

  (3)教育的各个领域要广泛开展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

  (4)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组织。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将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