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伟,来,再吃一口,吃完我们去散步哟!”妈妈端着饭碗,陪着笑脸,正在喂儿子吃中饭。 
 “不要!我现在就要去散步,我吃不下了。”伟伟一面骑在木马上摇晃,一面说,说完立刻紧紧地抿着嘴。
 
 “不行,你不吃完这碗饭,哪里都不能去!”“可是,我肚子不饿啊!我不想吃了。”“什么肚子不饿,你一早上又没吃什么东西,怎么不饿!来,嘴巴张开。啊!”妈妈硬塞了一口饭到伟伟嘴里,马上引起伟伟一阵呕吐,把刚才辛辛苦苦喂下的半碗饭全都吐了出来,还弄得衣服、裤子、地板上到处都是。唉!又是前功尽弃了,还得忙着收拾残局,真让人沮丧。
 
 伟伟的呕吐并不是身体有问题,而是他常用这一招对付妈妈硬塞过来的饭。因为这么一来,妈妈就不会再强迫他吃了。可是几次之后,变得有点习惯性的呕吐,有时连咳嗽两声都会引起呕吐。
 
 每到吃饭时间,就是妈妈的头痛时间,为了引起伟伟的食欲,妈妈控空了心思准备色香味俱全并兼具营养的饭菜,有时候伟伟会“捧场”地吃两口,但之后又兴趣索然,餐餐都要妈妈端着碗追来追去地拜托他吃饭。
 
 有孩子的家庭大概都少不了这场吃饭拉锯战,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通常是3岁到5岁的孩子会有这种不爱吃饭的情形。
 
 孩子不爱吃饭的情况有几种:第一种是最让父母生气的,就是不吃正餐,爱吃些零食和喝含糖的饮料,糖果饼干吃多了,正餐当然吃不下,而且也无法吸收身体发育所需的养分;第二种让父母苦恼的,就是偏食的孩子,青菜不吃,鱼不吃,那个有怪味不吃,这个苦苦的不吃,结果愿意吃的东西所剩无几,如果这一餐餐桌上的食物没有他爱吃的,就拒绝吃饭;第三种让父母担忧的,就是什么都不爱吃,什么都不觉得不好吃,也不吃零食,也不吃正餐,要吃也是只吃一点点,体型显得比同年龄的孩子瘦小。
 
 这三种类型的孩子都让父母烦恼。此外大多数的孩子还易患有以下这种通病,即是他不是不爱吃饭,而是不肯自己吃饭,要人家一口一口地喂,而且还不肯专心吃,东跑西跑地或是眼睛看着电视,一口饭可以含在嘴里5分钟以上,冬天的时候,饭菜都是冰凉了还没吃完。
 
 其实,如果父母可以从孩子和大人同坐餐桌进食开始,就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日后就不必有这么多的苦恼了,除非孩子有体质上的问题,那只好请教医生了。
 
 应该说,良好的餐桌气氛,会使大人小孩都会有好食欲。有的家庭习惯在餐桌上讨论事情,或是责问大孩子上学考试的情形,有时难免就有不愉快出现,虽然事情和幼儿无关,但他仍能感受到不愉快的气氛,食欲就不佳了。所以快快乐乐地把饭吃完,有事待会儿再说吧!幼儿喜欢新鲜,充满好奇心,妈妈可以给他一个可爱的餐盘,然后把饭菜排成小熊的脸或一幢房子的模样,引起幼儿吃的兴趣。
 
 家里有幼儿的妈妈在做菜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用刺激的辛香料使孩子吃得哇哇叫,下次他就不肯再吃那样食物了。变化食物的形状,例如把孩子不吃的青菜或红萝卜剁碎,混在绞肉里,做成丸子,让孩子也有机会吃到他不爱吃的食物,才不会营养不均衡。吃饭时要求孩子在吃饭时间和大家一起坐在餐桌前,如果他不想吃也不要强迫他,让他离开餐桌,但是在下一餐饭之前,除了开水之外,什么吃的都不要给他,也不能喝牛奶。刚开始孩子会哭闹,但是父母一定要坚持,饿他一两餐不会有事的,不久之后孩子自然明白乖乖吃饭才不会挨饿。
 
 对于明明可以自己拿筷子或汤匙吃饭,却要人家喂的孩子,有可能是父母因为怕他自己吃得到处都是,或是吃得慢吞吞,干脆用喂的比较快,因而养成孩子不愿自己吃。要改正这种情形需要靠师长和同辈的力量。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请学校老师帮忙,让孩子看看别的小朋友都自己吃,他也要自己吃,一次先给他一点点,等他自己吃完了,就好好地鼓励他一番,然后再给他一点,一直到养成他自己吃饭的习惯,才一次给足一餐的分量;如果还没上学,妈妈可以邀请亲戚朋友的孩子到家里来吃饭,其中有乖乖吃饭,会有模仿的心态,也要自己吃,父母再加以适当地鼓励,也请其他小朋友鼓励他,孩子会自己吃得很高兴的。
 
 不爱吃饭的问题不是三两天可以调整得好的,父母必须以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准备和他长期“抗战”。值得注意的是,在逼孩子吃饭的同时,还要考虑孩子的食量问题,有的孩子其实已经吃饱了,父母却要他再吃一点,再吃一点,弄得孩子对吃饭反感。除非孩子瘦弱到影响他的活动量了,不然硬逼孩子吃完,只会使情况更糟而已。
 
 摘自《错误的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