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文献资料 > 中国教育年鉴 > 中国教育年鉴2004 > 各地教育情况
广东省教育
2006-01-10    

字体大小:

概 况

[基本情况]

2003年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学校数(所)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培养机构(不计校数)

25

 

 

1、普通高校

17

 

 

2、科研机构

8

 

 

(二)普通高等学校

77

70394

40192

1、本科院校

31

51573

27907

2、专科院校

46

18107

11778

其中:职业技术学院

40

14556

9627

3、分校、大专班(点)(不计校数)

 

714

507

(三)成人高等学校

35

13505

7726

(四)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63

4281

2347

1、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51

3717

2038

2、非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12

564

309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1725

372791

99966

1、高中

1008

323235

66266

普通高中

995

323075

66190

成人高中

13

160

76

2、中等职业教育

717

49556

33700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248

22769

14381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190

8691

5461

职业高中

279

15715

12135

技工学校

 

 

 

其他机构(教学点)(不计校数)

125

2381

1723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3181

 

205399

2、职业初中

0

148

132

3、成人初中

5

17

2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22792

447013

389262

(二)成人小学

115

464

350

其中:扫盲班

47

342

312

四、工读学校

2

75

54

五、特殊教育

67

1655

1311

六、学前教育

10067

143381

82186

  注:1、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普通初中数据;
    2、成人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为2002年数据。

2003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

4701

11619

27896

(二)普通本专科

105533

225837

587779

(三)成人本专科

56437

 

288992

(四)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

 

 

 

1、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2666

5913

2、网络本专科生

778

11908

23924

3、学历文凭考试

3353

9503

18599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452895

675877

1770155

1、 高中

276403

442596

1139337

普通高中

274956

442596

1137234

成人高中

1447

 

2103

2、中等职业教育

176492

233281

630818

普通中专

83871

111574

306714

成人中专

35435

44072

120096

职业高中

57186

77635

204008

技工学校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1282353

1548622

4321843

2、职业初中

707

583

1792

3、成人初中

174

 

57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1586749

1729914

10253706

(二)成人小学

5883

 

8935

其中:扫盲班

1254

 

1066

 

 

 

 

四、工读学校

110

176

339

五、特殊教育

3396

3462

27073

六、学前教育

1145873

1301523

2125196

  注:1、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在校生数为2002年数据;
   2、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结)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106632

109671

71796

(一)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3919

3286

7180

(二)自考助学班

10203

14789

26241

(三)普通预科生

647

656

656

(四)证书教育

8959

10408

4800

(五)岗位培训

39589

36749

13401

(六)进修及培训

43315

43783

19518

 

 

 

 

二、中等教育

2103557

 

1642991

(一)中等职业教育

404952

 

206067

(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

1698605

 

1436924

  注:高等教育非学历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民办高等教育 

 

 

 

 

 

 

(一)普通高校

12

4454

18771

37787

4400

2593

(二)成人高校

1

199

 

1488

117

67

(三)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63

59137

75703

55665

4281

2347

 

 

 

 

 

 

 

二、民办中等教育机构

 

 

 

 

 

 

(一)高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高中

66

5760

16675

37047

17426

11740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85

11586

21951

51524

4027

2530

(二)初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初中

286

26986

73831

173056

 

 

民办职业初中

 

 

 

 

 

 

 

 

 

 

 

 

 

三、民办普通小学

660

60753

145773

679540

41128

28555

四、民办幼儿园

5888

278616

319093

734867

80717

46076

  注:1、民办高等教育中成人高校的有关数据为2002年数据;
   2、民办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民办普通初中数据。

  [年度教育工作指导思想] 2003年,广东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广东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和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总要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办学体制、管理运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教育制度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广东高等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003年,省教育厅认真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抓好的“十件大事”和“十项工程”中教育项目,加快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建设,大力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继续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全省教育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防控“非典”工作] 2003年初,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突袭广东省。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关于防控非典型肺炎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广东省教育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非典”防控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成立一个机构,即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加强两项教育,即正面教育和科学教育;开展三项活动,即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活动和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建立四项制度,即晨检探热制度、隔离制度、零报告制度和跟踪联系制度;采取五项措施,即完善应急预案、调整教学方式、加强校园管理、搞好食品卫生与消毒、组织高校科技攻关等。经过艰苦的斗争,学校防治“非典”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非典”疫情没有在学校聚集性传播,学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坚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切实做到了学校不放假,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维护了校园的安全和稳定,维护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6月5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教育系统非典型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网络视频会议上,广东省教育厅介绍了防控“非典”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12月25日,省政府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由常务副省长钟胜阳主持,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宋海作工作报告。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市长、分管教育副市长、计委主任、财政局长、教育局长、农业局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的意见》,提出了全省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全面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努力争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各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形成完善的农村教育综合体系,为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全面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全省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为“三农”服务的农村教育体系。大力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英语教育和普通话,加强农村中小学管理,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落实这些目标任务,广东省政府提出了推进农村教育工作发展的措施:

  一是县级政府必须切实担负起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并予以保障,要将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需的校舍扩建、农村破旧校舍的改建以及解决大班额所需新建扩建学校的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予以安排。

  二是省、市财政要加大对经济困难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2003年至2007年,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教育事业,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校舍扩建和危房改造;从2004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农村中小学的计算机室和语音室的建设。

  三是实行税费改革后,省、市下拨的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要按照当地测算的农村教育收支缺口的比例以上安排教育补助资金,各市、县确定的比例必须报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核定后执行,并在省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明确用于教育的基数,主要用于弥补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取消后所形成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布局调整及学校的装备等经费缺口,不得挪作他用,违者将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

  四是省财政按“一费制”的标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学生给予“两免一补”(即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资助;安排2.1亿元继续实施每年资助5000名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学校计划。

  五是从2003年起,省委组织部和省教育厅每年对全省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农村教育工作实绩考核,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会上,省政府与各有关市政府签订了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负债责任书。

  [教育体制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已基本落实,乡镇教办已基本撤销,人事管理和学校管理已上移到县,财政保教师工资等“三保”基本得到落实。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2003年新设立3所民办普通高校,使全省民办普通高校达到12所。民办二级学院12所,在校生约6万人。在校生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2所。

  [教育扶贫助学工程] 2003年省财政拨款4.3亿元,免收103万名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全省高校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合同金额2.85亿元,实际发放贷款1.75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79%和98%。现有4所民办高校发放贷款。1800多名高校品学兼优的特别困难家庭学生接受国家奖学金资助。开通“绿色通道”,4600多名交不起学费的高校贫困生顺利入学。

  [教育投入] 2003年省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54亿元(不包括广州大学城建设10亿元),比2002年增长22.68%。其中省财政拨款4.3亿元,免收103万名农村家庭困难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省财政再次拨款3亿元,完成第二批1000所老区山区小学改造任务。安排6.5亿元支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改革省属高校的基建投资方式,把直接投资改为基建贴息贷款,高校贴息贷款规模为120亿元。改革高校拨款方式,实行生均定额拨款,2004年起开始实行。调整高校收费管理政策。

  [语言文字工作]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稳步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制定《广东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和国家语委的要求,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汕头、湛江6市首先开展普通话测试的试点工作。加强普通话测试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等级学校教师的普通话测试工作。全省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师生约18万人次。建成开通广东语言文字网。举办第六届全国推普宣传活动,汕头市作为全国推普宣传周的重点宣传城市,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基 础 教 育

  [综述] 2003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2003年学龄儿童入学率99.5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7.63%,初中毛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1.12%。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为5.68平方米,小学生均图书14.43册,普通初中生均图书14.96册。

  [中小学布局调整] 此项工作2001年在肇庆试点,2002年在各市部分县试点,试点共安排补助资金1.944亿元,补助小学162所、中学54所。2003年在各市全面铺开,省财政安排6.5亿元,补助小学367所、初中297所。省财政再拨3亿元,基本完成第二批老区山区1000所小学改造任务。按各地上报的规划,到2007年全省要将小学和初中逐步调整为18484所和2736所。在布局调整中,全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15个市需新建扩建小学6333所、初中1443所,涉及资金67.8亿元(省补小学每所80万元,初中每所120万元)。小学布局调整的重点是建设优质学校,通过优质学位规模的扩大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2003年省教育厅以4000所乡镇中心小学建设为重点,启动优质初中和优质小学的建设工作。

  [普通高中教育] 2003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全省普通高中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抓高中的发展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促发展(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名校办民校),把名校老校扩充作为优质教育的龙头;把抓县级高中的发展作为整个高中发展新的增长点;把抓典型带动作为推动整个高中支撑点(茂名);把建立示范性高中作为抓手。2003年,普通高中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好的发展势头。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大部分县都在新建扩建高中。

  [教育信息化建设] 全省所有的高中、初中和珠江三角洲镇以上小学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全省初中、高中都配置了计算机室。到2003年底,全省高中拥有计算机20万台,初中24万台,小学16万台,生机比25∶1。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15个市采取“卖方信贷”创新机制建设的1769个初中计算机网络教室全部建成,总台数为10.9万台。为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补充配备 5964台计算机。基础教育专网正在向各市、县、学校联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取得显著成果,在2003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活动中,广东省成绩名列全国之首。省教育厅荣获最佳组织奖。

  [中小学课程改革] 全省已有76个县、区进入了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占全省124个县(市、区)数60%以上,参加课程改革的学生超过280万人,参与实验的教师超过12万人。1.2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省级培训,培训涉及16个学科40个版本实验教材,培训人数比2002年同期增加5000人。全省通过教育部批准立项编写的新课程教材共有23套,其中小学8套(7科)、初中7套、普通高中8科。

  [教育督导评估] 省教育厅与省委组织部制定了对各县党政一把手基础教育工作的业绩考核督导标准和细则。加快教育强区、强镇的督导评估。全省已评出教育强镇44个,教育强区15个,促使各级政府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督导验收省一级学校114所,是近10年来验收学校最多的一年。全省累计已有省一级学校503所,市一级学校1200多所,县一级学校2300所,省市一级学校优质学位250多万个,县一级学校学位250多万个,省、市、县三级优质学位500万个,占全省1500多万中小学学位的1/3。

  [德育工作] 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聘任法制副校长工作,全省各乡镇中心小学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已达80%以上,深圳、阳江等市已达100%。全省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5000多人。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广东省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管理意见》,督促检查第一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场所10个项目的验收以及设备的配置和第二批9个项目的建设进度,考察落实第三批16个项目的立项申报和建筑设计招标。

  [民族教育] 省政府发出《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通知》,明确了全省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2003年省级财政给民族地区中小学专项投入1900万元,重点促进3个民族自治县普通高中的建设。连山、连南、乳源3个民族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已全面规划。乳源县高级中学首期工程竣工并于9月1日正式开学;连山实验高中9月底奠基;连南高级中学也正抓紧施工。西藏班和新疆班的办班情况良好。

  [教师工作] 省教育厅与省编办联合召开全省中小学编制管理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与省编办、省财政厅共同制定《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与省人事厅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我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启动中小学编制核编工作和人事制度改革。

  [治理中小学乱收费]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一费制”和高中择校生“三限”(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有关规定。全省各地共组织896个检查组,检查8758所小学和1958所中学。清理违规收费项目18个,清退违规收费金额936.32万元,查处教育乱收费责任人48人。基本达到了学校乱收费的案件数量下降、乱收费金额下降的目标。

  [中小学艺术展演] 根据教育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要求,广东省举办了第一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展演活动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其中选出艺术表演类节目8个,美术作品40件,论文54篇报送教育部参加全国第一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评选。其中荣获一等奖的艺术表演类节目5个,艺术类作品9件。其中有5个表演类节目参加了2004年2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颁奖晚会演出,充分展示了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2003年4月9日~10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省政府在东莞市召开广东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第三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十五”期间全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副省长谢强华、宋海到会讲话。

  省政府确定的“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到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保持大体相当;重点建设100所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5所)、150所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其中省重点技工学校30所),以及125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其中技工实训中心25个)、40个左右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50个左右省级重点建设示范专业点和一批国家级重点建设示范专业点。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到2005年,重点建设45所左右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达到28万人左右;建设20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在校生达到10万人左右;同时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技术院校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

  会议要求: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二是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各类技术人才;三是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推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合;四是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体制,努力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五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积极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会议决定,从2004年开始到2005年,省在原有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每年增加3000万元,用于加强省级以上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实训中心、示范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和扶持农村地区发展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各地按照省政府《关于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03年广东省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65所,新增33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使全省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达171所,重点中职学校数及其在校生数分别占全省中职学校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20%。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和重点建设专业点分别达到78个和66个。公布了第一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510所。

  [农村成人教育] 修订颁布了《广东省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估方案》,开展了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估和复评工作。根据城市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各地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逐步向中心镇转移,并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全省新增示范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3所。

  [民办非学历教育] 印发了《进一步规范我省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广东省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退费管理办法》。根据省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要求,将202所自学教育辅导机构下放给各地级市管理,31所专修学院和培训机构下放给广州、深圳市管理;新审批10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完成300余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年检。调整了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16个教学计划,组织制定63门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了专业课程结构。2003年专修学院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新生录取备案新生6518人。

  [社区教育] 为推动社区教育的实验,召开了第二次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研讨会;实验工作进展顺利,22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均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实验工作方案;深圳、中山等市的社区教育实验已经推进到所有的乡镇和街道。

高 等 教 育

  [综述] 2003年,全省普通高校从2002年的71所增加到77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3%提高到2003年的17.5%。成人高等教育也有新进展。积极推进网络远程教育发展,有32所试点高校设立109个学习中心(点),在校生达5万人。2003年,自学考试报考人数99.66万人。参加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专科)考试5.42万人次。

  2003年,广东省高校教师总数比上年有较大增加,其中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选留优秀毕业生共4216人。委托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硕士研究生班,1000多名在职教师参加学习。评出国家级高等学校名师6人,省级15人。

  [广州大学城建设] 省教育厅和各有关高校积极配合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工作。校区一期建筑工程全部开工。75亿元贴息贷款建设资金已落实。初步探索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

  [学科建设] “211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8所“九五”期间立项建设的“211工程”学校,已全部进行了整体项目验收工作,并实施“十五”期间建设计划。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3个,评定省级重点学科 172个。省重点建设名牌专业50门,国家和省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50个,建立50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位工作] 在全国第九次申报新增学位授权单位和学位点的工作中,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4个,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100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205个。

  [招生与就业工作] 普通高考所有考试科目成功地实行计算机网上辅助评卷,调整高校录取批次,将民办高校和同规格的公办高校安排在同一批次招生。进一步规范艺术类、体育尖子招生工作。对各类保送生、自主招生的考生、小语种考生实行公示制度。

  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截至2003年12月,研究生就业率为99%、本科生为94.45%、专科生为88.88%。

  [改善办学条件] 2002年、2003年安排省属高校贴息贷款近6亿元,用于增添、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底,全省高校新建实验室605个,改造实验室638个,用于教学的计算机有17.3万台,语言实验室4.5万个,多媒体教室31.4万个。加快高校图书达标和电子图书馆建设步伐。大多数高校在扩招情况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教学仪器设备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为重点,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编写了“两课”7门课程的新教材;组织了对400多名“两课”骨干教师的学习培训;组织开发了7门课程课件,并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以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高校校园网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工作。全省已建校园网的学校都在网上建有宣传和学生工作网页。同时,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实际,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产生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

  [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 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7月15日~8月26日在湛江、广州举行。开设11个比赛项目,67所院校的6338名运动员、教练员等参加运动会。本届大运会是广东省至今规模最大,比赛项目、参赛人员最多的体育盛会,展示了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

撰稿 石勰平 张幼铎
审稿 郑德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