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文献资料 > 中国教育年鉴 > 中国教育年鉴2004 > 各地教育情况
四川省教育
2006-01-10    

字体大小:

概 况

[基本情况]

2003年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学校数(所)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培养机构(不计校数)

29

 

 

1、普通高校

16

 

 

2、科研机构

13

 

 

(二)普通高等学校

62

62457

31372

1、本科院校

27

48875

24484

2、专科院校

35

13582

6888

其中:职业技术学院

27

10649

5256

3、分校、大专班(点)(不计校数)

 

 

 

(三)成人高等学校

32

9335

5109

(四)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32

1269

619

1、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18

597

244

2、非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14

672

375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1487

336408

83716

1、高中

868

297903

58705

普通高中

785

297743

58600

成人高中

83

160

105

2、中等职业教育

619

38505

25011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126

14629

8290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215

6802

4141

职业高中

278

17074

12580

技工学校

 

 

 

其他机构(教学点)(不计校数)

60

0

0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4215

 

188498

2、职业初中

11

458

383

3、成人初中

207

375

303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24573

350201

316029

(二)成人小学

1728

3014

1133

其中:扫盲班

955

1390

728

四、工读学校

4

70

50

五、特殊教育

70

1278

994

六、学前教育

8109

49451

31243

注:1、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普通初中数据;
2、成人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为2002年数据。

2003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

5128

13648

32171

(二)普通本专科

74307

180308

512663

(三)成人本专科

93975

 

357840

(四)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

 

 

 

1、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2578

6603

2、网络本专科生

50

19906

42052

3、学历文凭考试

2213

1936

4417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387158

674749

1688529

1、 高中

254041

458577

1183624

普通高中

201256

458577

1130813

成人高中

52785

 

52811

2、中等职业教育

133117

216172

504905

普通中专

57536

74308

198979

成人中专

28052

28836

68450

职业高中

47529

113028

237476

技工学校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1098454

1288174

3679899

2、职业初中

2399

2393

7219

3、成人初中

53324

 

46663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1324117

1223734

7554308

(二)成人小学

247427

 

147614

其中:扫盲班

116436

 

73184

 

 

 

 

四、工读学校

45

101

170

五、特殊教育

2090

2550

15839

六、学前教育

886670

1048731

1536444

注:1、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在校生数为2002年数据;
2、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结)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48340

51329

58675

(一)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6512

5039

5398

(二)自考助学班

10610

16218

38656

(三)普通预科生

2314

2477

2477

(四)证书教育

864

1078

1602

(五)岗位培训

11827

9976

937

(六)进修及培训

16213

16541

9605

 

 

 

 

二、中等教育

4336188

 

3278547

(一)中等职业教育

271132

 

133771

(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

4065056

 

3144776

注:高等教育非学历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民办高等教育 

 

 

 

 

 

 

(一)普通高校

5

338

2932

5273

714

365

(二)成人高校

 

 

 

 

 

 

(三)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32

17268

16620

17675

1269

619

 

 

 

 

 

 

 

二、民办中等教育机构

 

 

 

 

 

 

(一)高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高中

63

3473

15167

29310

9398

6297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57

16018

22235

41389

2321

1503

(二)初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初中

124

10659

26520

72363

 

 

民办职业初中

 

91

41

164

14

14

 

 

 

 

 

 

 

三、民办普通小学

792

22056

34514

215417

7547

6116

四、民办幼儿园

6538

205868

303392

473054

27483

16730

注:民办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民办普通初中数据。

  [年度工作方针] 2003年,全省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三个转变”战略决策的实施,切实按照“走创新之路,建教育强省”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推进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大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全省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全省民办教育和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11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民办教育和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全省民办教育和农村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等领导到会并讲话,各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各地把农村教育摆在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民族地区“两基”进程。会后,各地相继传达会议精神,并对贯彻落实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同时,省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各地围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开展了广泛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采取一系列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改革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民办教育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教育投入与支出] 2003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为 26625 亿元,比上年增长9.23%。其中:在川的中央属学校经费 37.5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44 %;地方属学校经费228.67 亿元,比上年增长9.04 %;全省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147.49亿元,比上年增长6.81%;多渠道投入的经费总额为118.76 亿元,比上年增长12.40%。

  全省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见下表:

项目

类别

生均教育事业费

(元)

生均公用经费

(元)

普通高校

2040.77

878.73

中等师范学校

1604.77

139.27

普通中学

804.33

80.92

职业中学

1243.49

138.33

小学

661.82

53.24

  [救助贫困生工作] 各地通过政府设立贫困生助学专项资金、争取国家专款和社会各界捐助,广泛开展贫困生资助活动。2003年,省级财政增加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设立了“四川省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全省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3.98亿元,资助贫困学生145万人(次)。

  [治理教育乱收费]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意见》,全省三次召开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并建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省级联席会议制度。重点狠抓了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执行“三限”政策,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以及规范高校收费等三项重点工作。同时,加大了乱收费案件的查处力度。截至11月,全省共查处中小学违规收费3900万元,督促清退2932万元。共有250人受到通报批评;11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基本上达到了乱收费案件数量和乱收费金额“双下降”的要求,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和国家七部委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教师队伍建设] 省教育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制发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试行办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并大力推进以竞争上岗为核心的教师聘任制度和中小学校长公推公选工作。同时以新课程和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完成了省级培训和民族地区骨干教师培训任务,远程师资培训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工作开始启动。322名教师被评选为中小学特级教师。研究制定了教育战线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三个配套文件和实施意见,提出了促进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改革思路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高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荐了28名教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选,推荐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各200多人。

  [教育法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和督促行政执法各项制度的落实,制定了《四川省教育厅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积极推进地方性立法工作,《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已起草上报;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对照国务院取消和改变管理方式的30项教育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相应的清理。

  [民办教育] 2003年,全省民办教育取得新进展。一是全省民办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新批准成立民办高、中等教育学校9所,新批准筹建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2所,批准试办的中等学校1所。二是办学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省民办学校办学资产总值达75.26万元, 学校占地面积2712.5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35.54万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8.25亿元,图书资料1537.95万册。三是多元化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办学主体有企业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办学模式有企业投资、股份合作、个人独资、自我积累滚动式发展、教育集团运作、中外合作办学等;办学类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全日制教育到各种短期培训等,民办教育已涉足到除研究生教育以外的各个领域。四是涌现出了一批像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四川联合经济学校、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都外国语学校、四川西美美容专修学院等一批办学机制新、管理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民办学校。继续推进了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

  同时,民办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的审批、财务监督、评估和年检等制度不断完善,有的行业还建立了行业自律规范。组织开展了民办学校年度检验工作,会同省物价局、财政厅对民办学校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年审。开展了民办教育管理人员和部分校长培训工作。

  [教育对外交流] 全年选拔、审核、派遣出国(境)学习、培训和考察访问人员2000余人次,接收国(境)外留学生1300余人;聘请外国专家教师的单位达到101个,共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教师500余人;合作办学、合作科研项目进一步增多。

  [语言文字工作] 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定了《四川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并已经省政府同意报省人大审议颁布。组织开展了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完成了与教师资格认定、普通高校学生毕业、行业人员上岗挂钩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全年测试11万人。

基 础 教 育

  [综述] 2003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以“两基”攻坚为重点,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全省181个县已全部将农村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和教师工资发放管理上收到县,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逐步建立。长期以来拖欠教师工资的“老大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实现2005年全省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的目标任务,省委、省政府将此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结合“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全年新增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经费1.3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153万平方米。为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的最基本需要,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制定了“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拨款标准”,要求各地认真执行。

  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进一步加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意见》,举办了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

  教育装备及信息化工作逐步推进,全省117所中小学达到了教育装备新标准要求。新增计算机2.5万台,新增网络教室467间,新增配机学校259所,新建中小学校园网88个。新增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960个,DVD光盘播放点1万个。

  [“两基”攻坚] 制定了《四川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按规划分类推进“普九”。各地在坚持对“两基”工作进行复查的同时,狠抓了初中学龄人口高峰和流动人口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继续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全年共筹集3.02亿元。中小学校改扩建工作取得新进展,规划的260所中小学改扩建工作,有259个项目全面动工,其中257个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寄宿制教育稳步发展,新增寄宿制学生1.8万人,使寄宿制在校生总数达到19.59万人,其中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的17.7万人(重点寄宿制学生7.08万人,普通寄宿制学生10.62万人)。为学校配备的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软件已陆续到位,远程教育项目进展顺利。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第三批支教教师到岗1310名。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送教帮扶、“手拉手”活动、接受民族地区教师挂职锻炼和学生就读等活动,援助资金物资总额达1270万元。

  《十年行动计划》实施三年来,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取得显著成绩。先后有8个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个县普及小学教育,11个县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使民族地区整县“普初”和“普九”地区人口占民族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提高到97.7%和33.5%,7~12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3.1%。

  2003年,德格、壤塘、布拖3县“普初”,康定、丹巴、茂县、金川、会理5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省“普九”县(市、区)达到144个,人口覆盖率达95.4%,壤塘、布拖、雅江、新龙4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至此,全省175个县(市、区)通过了扫盲评估验收, 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

  [高中教育] 认真贯彻全国普通高中建设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全省农村高中教育发展工作现场会。从四个方面推进高中教育:一是着力抓好一般普通高中建设,促使薄弱学校的转化,改善原有普通高(完)中的办学条件,使之达到四川省普通高中办学基本要求,对新建普通高中,要求达到普通高中办学基本要求后才能招生,2003年,全省90%以上的高(完)中达到四川省普通高(完)中办学基本要求;二是大力加强优质高中建设,努力满足社会需求,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9所,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10所学校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截至2003年底,全省省级、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166所,其中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2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的高中42所。三是创新机制,深化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多渠道、多形式发展高中教育,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通高中,鼓励以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中为龙头,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模式组建教育集团。四是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查处违规招生、乱挖生源等现象,保证普通高中发展的有序竞争。全省普通高中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稳步提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3年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制定了《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方案》,包括54个县(市、区)在内的第二批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在2003年秋季顺利进入新课程改革,全省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达到91个。

  [幼儿教育]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根据全省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四川省示范幼儿园标准》、《四川省幼儿园基本条件》和《关于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的通知》,促进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稳步推进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14所省级试点幼儿园课程改革工作正式启动。

  [特殊教育] 积极改进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手段, 完成了15所学校网络计算机教室建设,并对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基本满足特殊教育学校同步教学、辅助教学、电子教学、语音教学的需要。拟订了《随班就读项目实验县(市区)基本要求》和《随班就读项目实验县(市区)督导评估标准》,启动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项目,举办了2003年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培训班。

  [中小学德育工作] 2003年,继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在中小学的学习贯彻,审批表彰了23名四川省普通高中优秀学生、594名四川省普通高中“三好学生”、484名四川省普通高中优秀学生干部。进一步加强省级校风示范校的管理,推动学校校风建设和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44所中小学被批准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发生重大事件的南部中学、富顺二中被取消省级校风示范学校资格。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对国家首批扶持建设的13个项目、第二批国家扶持的10个项目、国家返还省资金安排的20个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查,并且完成了国家第三批扶持的12个项目的申报以及国家返还省的资金安排的14个项目的申报工作。

职 业 教 育 与 成 人 教 育

  [综述] 2003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职教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3年,全省稳步扩大职业学校规模,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和建设,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稳步发展。2003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共招收新生28.51万人,比上年增长24%,各类职业培训1200万人以上。对口高职和五年制高职规模进一步扩大,招生人数分别达到1.48万人和2.82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达到27所,在校生4.2万人。

  2003年,全省有成人中专215所,招生2.9万人,在校生6.8万人,毕业生2.8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继成都、绵阳、乐山之后,宜宾、德阳、自贡加大了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并结合布局结构调整,在安岳县、五通桥区、宣汉县、通江县、宜宾县规划建立了5个综合性多功能的职业教育中心。对35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复核和遴选,并已报教育部审核认定。建设并验收5 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9个市州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工作,从整体上改善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省信息工程学校、省商业学校、成都女子职业中学、成都工交职业中学等学校积极探索和实践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激活学校潜力。

  [教育教学改革] 建成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重点专业10个,努力规范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以专业建设带动学校教学改革。根据《四川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广泛进行学分制的试点,成都、德阳相继召开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改革和教学制度创新工作会议,探索在学分制下的学习模式和教学管理方法。加强职业学校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高 等 教 育

  [综述] 2003年,全省普通高校录取新生19.04万人,高考录取率达到71%,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稳定在70%以上的任务。地方成人高等教育预计招生14.3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年报考66万人,4万余人获得大专以上毕业证书。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8%以上。

  2003年,全省高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高校累计新征土地2467公顷,新建校舍1005万平方米。全省新建和改建学生公寓82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学生食堂12万平方米,创建标准化食堂10个,完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818”的目标任务。校办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年实现收入16亿元,利税1.7亿元。

  [学校结构调整] 有8所职业技术学院批准建立并经教育部备案:四川东软职业技术学院(民办)、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规范清理普通高校举办的二级学院,向教育部申报了8所独立学院,有关高校创建、合并和更名、升格工作正抓紧进行。组织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完成了近400个新增本专科专业的申报、评审和备案工作。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更加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省委教育工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召开了第十二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和部署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等工作。制定了《四川省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切实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建设。全省高校以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为重点,开展了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活动,建立了一批党员示范支部和示范岗,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受到了表彰。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各校以深入学习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以“树诚信美德,做模范公民”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发了《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的工作,广泛开展了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党建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教学工作] 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开展了全省高校教学工作检查和督导。以“新世纪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为龙头,重点对已立项建设的教改项目加强了调研、指导和督促。西南民族大学、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0所本科高校的教学管理网络化建设进展顺利。

  [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 200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比上年增长37.2%,博士研究生招生增幅达30.1%。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修改制定了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授予成人高等本科教育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办法。全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专业学位教育单位各两个;高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169个。目前全省共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点320个,硕士点798个,形成了布局和结构基本合理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体系。

  [科技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省高校获得科技经费9亿元,人文社科研究经费7000万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达40亿元。科研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在作好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川菜产业化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建设的同时,新建立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西华大学“四川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达到6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也开始启动。

  [毕业生就业工作] 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年净增2.69万人,同时又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峰叠加”,以及“非典”疫情的严峻形势,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并召开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制发了《关于鼓励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会同团省委等部门启动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各高校进一步加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与服务,组织了灵活、小型、多样、多项的“双选”活动,努力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截至12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1.1%,高出上年同期5个百分点,实际就业人数净增2.2万人。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6.4%,本科生就业率91.08%,专科(高职)生就业率64.6%。

撰稿 陈 玲
审稿 戴作安 罗大宪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