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文献资料 > 中国教育年鉴 > 中国教育年鉴2004 > 各地教育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
2006-01-10    

字体大小:

概 况

[基本情况]

2003年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学校数(所)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培养机构(不计校数)

8

 

 

1、普通高校

7

 

 

2、科研机构

1

 

 

(二)普通高等学校

27

22592

12153

1、本科院校

10

16399

8466

2、专科院校

17

6193

3687

其中:职业技术学院

14

4679

2755

3、分校、大专班(点)(不计校数)

 

 

 

(三)成人高等学校

7

3743

2038

(四)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39

600

0

1、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5

287

0

2、非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34

313

0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641

137277

34933

1、高中

383

118321

22482

普通高中

381

118311

22472

成人高中

2

10

10

2、中等职业教育

258

18956

12451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58

7391

4386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79

3438

2143

职业高中

121

7847

5714

技工学校

 

 

 

其他机构(教学点)(不计校数)

64

280

208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1362

 

67463

2、职业初中

190

8880

6929

3、成人初中

49

95

71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7763

145166

127011

(二)成人小学

4616

6135

3612

其中:扫盲班

3726

5190

2724

四、工读学校

1

68

41

五、特殊教育

31

813

610

六、学前教育

1140

15839

9735

注:1、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普通初中数据;
2、成人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为2002年数据。

2003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

624

1734

3848

(二)普通本专科

24919

59450

157602

(三)成人本专科

14653

 

93143

(四)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

 

 

 

1、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816

2301

2、网络本专科生

 

 

 

3、学历文凭考试

2266

976

3670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159937

229782

594467

1、 高中

102838

165772

420176

普通高中

102500

165772

420138

成人高中

338

 

38

2、中等职业教育

57099

64010

174291

普通中专

33516

30102

90415

成人中专

5486

4473

11326

职业高中

18097

29435

72550

技工学校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299694

353320

1123586

2、职业初中

25615

32199

104229

3、成人初中

1960

 

480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388019

294991

1733702

(二)成人小学

83267

 

104331

其中:扫盲班

51421

 

64361

 

 

 

 

四、工读学校

0

5

10

五、特殊教育

249

402

3037

六、学前教育

208475

220008

290612

注:1、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在校生数为2002年数据;
2、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结)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23365

20209

14849

(一)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30

150

(二)自考助学班

1546

2520

4984

(三)普通预科生

287

493

1108

(四)证书教育

4542

3776

3931

(五)岗位培训

9492

5541

857

(六)进修及培训

7498

7849

3819

 

 

 

 

二、中等教育

614495

 

541204

(一)中等职业教育

89452

 

22945

(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

525043

 

518259

注:高等教育非学历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民办高等教育 

 

 

 

 

 

 

(一)普通高校

1

294

285

1146

89

 

(二)成人高校

 

 

 

 

 

 

(三)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39

9628

9105

13245

600

 

 

 

 

 

 

 

 

二、民办中等教育机构

 

 

 

 

 

 

(一)高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高中

72

5995

10896

24894

5240

3530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5

154

272

717

90

50

(二)初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初中

81

7652

13320

36444

 

 

民办职业初中

2

60

329

848

 

 

 

 

 

 

 

 

 

三、民办普通小学

98

9073

7425

49238

2999

2266

四、民办幼儿园

518

17120

31502

43562

3681

2069

注:民办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民办普通初中数据。

  [年度工作方针] 2003年,全区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和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各项教育工程建设,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管理,维护稳定大局,使教育更好地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校对口支援工作] 年内,组织召开了区内院校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会商北京市教委,对原直属中专的协作关系进行了调整。协调建立了北京市世贤学院为自治区培训教师的协作关系,先后举办教师培训班4期,培训教师500多人。积极开展区内对口支援活动,组织了区内计算机捐赠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向贫困地区中小学捐赠计算机533台。

  [教育法制建设] 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的调研和草案的起草工作。该《办法》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颁布,从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并从2003年10月1日起执行。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实施细则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法制工作规程》,在全区学校开展了依法治校工作。

  [防控“非典”工作] 2003年,按照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地区“防非”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对“防非”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防控“非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自治区教育厅被评为全区“抗非”先进集体。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全区教育系统共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33例。在人员密集、防护条件和能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既没有发生一例校内交叉感染,也未把病情扩散向社会。二是做到了“非典”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两不误。坚持两手抓,实行了非常规的教学管理制度。协调广播电视系统和网络系统,对已放假的中小学生开办“空中课堂”和网上教学;对大中专学校学生实行灵活的小班额授课教学形式,既有效地防止了“非典”的传播和扩散,又尽可能地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区大中专学校基本没有停课,临时放假的中小学缩短了暑假并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三是保证了高考的顺利进行。在考期提前、考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专门召开全区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切实加强了对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提前制定了预防“非典”的有关制度、措施和应急预案,采取了增大空间、减小人员密度,严格体检、增设备用考场等措施,确保了秋季高考及评卷、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抗非”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印发了《关于建立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长效机制的决定》,部署了全区教育系统今后的“防非”工作。

  [电子政务建设] 按照教育部、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方案》,成立了内蒙古教育厅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为切实加强网络的使用和管理,制定了《内蒙古教育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关于切实加强教育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内蒙古教育科研网的基础上,设计建立了内蒙古教育网站,并于11月18日正式开通。

  [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 召开了全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全面总结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经验的同时,就今后一个时期的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全区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会同自治区纪委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建立了自治区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自治区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实施意见》,并以自治区政府的名义印发。共抽调检查人员1830多人,组成181个检查组,历时2个多月,检查各级各类学校3200所,教育行政部门39个,受理群众举报50多件,查处价格违纪案件670余起,查出价格违纪金额2600余万元,实施经济制裁1300多万元。为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狠抓考风考纪的意见》,落实了加强自学考试管理的具体措施。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行政执法手册》,进一步规范了全区教育行政执法行为。

  [教育外事工作] 在北京召开了全区教育外事工作会议。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署了《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协议书》,全面启动了“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和旨在吸引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春晖计划”。中外合作办学稳步发展,全区共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达60名。

  [民办教育] 召开了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座谈会。开展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复评工作,对22所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复查评估,有9所被评为合格学校,13所被评为基本合格学校。研究制定了民办教育年报审核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制定了《关于学历文凭试点院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办学的实施意见》,已实现5所学历文凭试点的民办学校与公办高等学校的联合办学。年内,各类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达到900多所。

基 础 教 育

  [“两基”达标工作] 组织开展了拟实现“两基”达标旗县的前期考察指导。开展了“以县为主”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快了“两基”达标的步伐。年内,新巴尔虎右旗、库伦旗、科左后旗、察右后旗、凉城县5个旗县顺利通过了“两基”达标验收,全区“两基”达标旗县累计达到79个,人口覆盖率达到7⒋33%,这是“十五”以来实现“两基”达标旗县最多的一年。11月下旬,又组织召开了全区“两基”攻坚现场经验交流会,规划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两基”攻坚的目标、任务。

  [扫盲工作] 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五”期间扫除文盲工作实施意见》,并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批转各地执行。《意见》提出:“十五”期间,完成脱盲16万人,青壮年非文盲率稳定在96%以上,复盲率控制在5%以下。年内,下达扫盲任务1万人,实际扫除青壮年文盲2万人,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共计30万人次。

   [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 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继续加强幼儿教师培训,积极推进幼教改革。举办了贯彻纲要研讨培训班3期,参加培训的幼教干部、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共计300人次。对“金钥匙工程”进行了终结性评估。全区视障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随班就读、全纳教育为主要形式,发展特殊教育、普及残疾儿童教育的格局初步形成。

  [普通高中教育] 以自治区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区普通高中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区普通高中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会议期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教育厅关于我区普通高中建设与发展的意见》。《意见》分析了全区普通高中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五”期间全区普通高中招生数增加到15万人,在校生数增加到45万人,高中阶段入学率提高到55%。年内,争取教育部补助资金540万元,用于优质高中等7个项目的建设。全区普通高中招生达到1⒍58万人,比上年增加⒉22万人。

  [素质教育] 启动了盟市级课改实验工作。确定38个盟市级课改实验旗县,加上国家和自治区级课改实验旗县,共有55个旗县开展了课改实验工作。以课改实验工作评估为重点,对自治区实验区教材选用、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指导。创办了《课改专刊》,加强了对课改实验的指导工作。开展了“33211”工程(即三课:体育课、健康教育课、艺术课;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二活动:体育锻炼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一会:田径运动会;一节:艺术节)专项督导检查,推动了中小学体卫艺工作的深入开展。组织举办了全区首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评选出38幅艺术作品、11个文艺节目报全国参展。

  [二期“义教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 制定了自治区二期“危房改造工程”(2003-2005年)建设规划。争取国家资金3.2亿元,自治区配套资金2.3亿元,将完成141万平方米农村牧区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二期“义教工程”年内新增建设项目175个,开工面积12.2万平方米。截至10月底,完成5.07万平方米建设任务。落实师资培训资金280.79万元,培训教师7625人次。完成课桌凳购置资金363.93万元,购置桌椅4.11万单人套。继续实施“扶困助学工程”,到10月份,发放贫困生助学金152.35万元,补助4.2万人。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自治区投入4000万元用于农村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完成900余所农村牧区中小学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工程建设任务。落实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示范项目2138所学校的建设任务,建成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远程教育项目学校790所。

  [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以后,自治区政府就学习、宣传和贯彻会议精神进行了部署。自治区教育厅在组织人力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会同有关厅局研究制定了全区“两基”攻坚规划。召开了全区“两基”攻坚现场经验交流会,部署了年度工作任务。在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汇报的同时,抽组力量着手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

  [安全工作] 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加强中小学管理确保中小学生安全专项督导评估方案》,对8个旗县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评估。编写了《基础教育安全工作手册》,建立了全区中小学生安全督导检查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制定印发了《关于规范管理中小学保险工作的几点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全区中小学学生保险的管理工作。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组织开展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情况调研,协调制定了自治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召开了全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议,全面交流了近年来各地在中小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经验,部署了下一步全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布局调整] 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批转的《关于全区中等专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意见》,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取得成果,在原7所直属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4所高等职业学院,完成了内蒙古医药职工中专整体并入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会计学校整体并入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工作。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标志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自治区开始起步。成人高校由“九五”末期的12所调整为2003年的7所。

  [招生考试] 认真组织各类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招生数量在上年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突破,2003年招生数为⒍91万人,较上年增长10%。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实践技能的考核,继续改革和完善对口招生的考试内容和方法,提高了实践技能考核在录取成绩中的比重。加强了对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学校、行业部门和企业开展联合办学的指导工作,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年内有80%以上的中专毕业生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其中90%的学生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师资和教材建设] 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建设,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了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组织了畜牧兽医专业自治区级骨干教师的培训,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了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学习。组织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评审工作。加强了对国家规划教材使用的指导,组织翻译了畜牧兽医专业6种蒙文专业课教材,审定出版1种自治区职业学校教材和2种农职业中学的乡土教材。

高 等 教 育

  [布局调整] 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有新的突破,完成了包头钢铁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3所院校合并组建内蒙古科技大学,赤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学校合并组建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专升本工作;组建成立了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等7所新高职院校。年内,全区普通高等学校达到27所,其中本科院校10所,高职高专学校17所,在校生达到15.8万人,高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投入约⒌45亿元,其中国家投入0.54亿元,自治区投入0. 45亿元,高校自筹约⒋46亿元,建成各类校舍约4⒌4万平方米。完成校舍面积与上年相比,增幅达30%。完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项目日元贷款”的各项基础工作,争取到日元贷款⒊5亿元,自治区配套⒉2亿元,集中用于改善全区高校的办学条件。

  [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 年内,全区普通高校春秋两季招生计划总量为94537人,报名人数为17.8万人,实际录取新生11.6万人,录取率为68%,比上年提高⒐7个百分点。全区共有11.9万人报名参加成人高考,比上年增加1.09万人。全区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加9871人,增幅为57%。截至9月1日,全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5⒋21%,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教学工作和学科专业建设] 指导各高校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推动各高校开展校、自治区、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推荐上报5门“精品课程”参加国家级评选。修订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提交自治区科教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主席常务会议讨论。2003-2004年度共新增4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1专业待教育部审批)、49个专科(其中有3个医学专业待教育部审批)专业。全区新增博士授权单位1个,博士硕士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61个。

  [高校稳定工作] 进一步落实维护高校稳定工作责任制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切实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坚持高校敏感期一月一次形势分析会和形势报告制度,定期研究部署高校稳定工作。修订下发了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工委)《关于加强矛盾调解防止和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坚持实行敏感期厅机关干部、高校领导昼夜间值班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全区高校已连续14年保持了稳定。

  [高校后勤管理] 制定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基金管理办法”,扩大学校贷款面和贷款额度,进一步拓宽了贫困大学生贷款渠道,完善了助学贷款管理和毕业生信息采集制度。2003年度共发放学生助学贷款700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5万多人。制定2003—2008年自治区普通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建设规划,加强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管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食堂、学生公寓通过了质量认证评估。完成了标准化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的评估验收工作,9个学生食堂、12个学生公寓达到了评估验收标准。

民 族 教 育

  [贯彻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召开8省区蒙古族高中办学经验交流暨协作会议。深入有关盟市开展民族教育专题调研工作,积极研究制定《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会同自治区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中小学助学金暂行办法》,并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办法》核定了全区民族中小学助学金标准:其中书费、杂费补助,小学为每生每学年150~180元;初中为每生每学年250~260元。住宿、伙食费补助标准,小学为每生每月60~100元;初中为每生每月80~120元。

  [蒙语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究制订了《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蒙语授课和加授蒙语中小学新课程计划(试行)》,全面启动了蒙语授课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组织进行了全国蒙古文中小学教材审查会议,共审查148种教材。

撰稿 张 波
审稿 郭明伦 秦政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