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文献资料 > 中国教育年鉴 > 中国教育年鉴2004 > 各地教育情况
河北省教育
2006-01-10    

字体大小:

概 况

[基本情况]

2003年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学校数(所)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培养机构(不计校数)

15

 

 

1、普通高校

13

 

 

2、科研机构

2

 

 

(二)普通高等学校

83

67962

34542

1、本科院校

26

40992

19746

2、专科院校

57

23455

12659

其中:职业技术学院

45

15937

8489

3、分校、大专班(点)(不计校数)

 

3515

2137

(三)成人高等学校

14

4398

2214

(四)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67

4239

2184

1、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21

2243

1188

2、非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46

1996

996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1519

395255

96313

1、高中

896

340488

61774

普通高中

810

339848

61285

成人高中

86

640

489

2、中等职业教育

623

54767

34539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133

14890

7816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194

8233

5078

职业高中

296

24267

17670

技工学校

 

 

 

其他机构(教学点)(不计校数)

64

7377

3975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4214

 

224580

2、职业初中

59

2743

2320

3、成人初中

163

1068

482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25700

352846

329165

(二)成人小学

2277

4905

2223

其中:扫盲班

722

1673

757

四、工读学校

 

 

 

五、特殊教育

97

2097

1605

六、学前教育

3765

32822

21688

注:1、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普通初中数据;
2、成人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为2002年数据。

2003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

2012

5022

11171

(二)普通本专科

113442

203826

575542

(三)成人本专科

60549

 

295562

(四)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

 

 

 

1、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2、网络本专科生

 

 

 

3、学历文凭考试

3405

3187

16298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460810

680830

1749141

1、 高中

272709

449334

1150779

普通高中

264873

449334

1142264

成人高中

7836

 

8515

2、中等职业教育

188101

231496

598362

普通中专

75276

85235

246956

成人中专

28300

22098

59723

职业高中

84525

124163

291683

技工学校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1366057

1429717

4294874

2、职业初中

12555

14516

43031

3、成人初中

50340

 

43847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1459161

727434

6065832

(二)成人小学

171462

 

211997

其中:扫盲班

15128

 

20314

 

 

 

 

四、工读学校

 

 

 

五、特殊教育

1987

1794

13481

六、学前教育

458072

653422

926076

注:1、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在校生数为2002年数据;
2、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结)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52365

34924

65750

(一)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1047

578

1956

(二)自考助学班

7897

9303

51738

(三)普通预科生

 

47

47

(四)证书教育

2897

1635

3615

(五)岗位培训

20706

12068

4566

(六)进修及培训

19818

11293

3828

 

 

 

 

二、中等教育

4234163

 

3146098

(一)中等职业教育

331044

 

185403

(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

3903119

 

2960695

注:高等教育非学历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民办高等教育 

 

 

 

 

 

 

(一)普通高校

12

564

23851

55272

5108

2996

(二)成人高校

 

 

 

 

 

 

(三)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67

18082

20974

57439

4239

2184

 

 

 

 

 

 

 

二、民办中等教育机构

 

 

 

 

 

 

(一)高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高中

159

17491

41862

88913

23793

16851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90

12174

16515

36396

4687

2184

(二)初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初中

332

63307

100521

268863

 

 

民办职业初中

4

88

74

606

50

42

 

 

 

 

 

 

 

三、民办普通小学

421

42545

14401

171558

11650

8150

四、民办幼儿园

913

21977

51506

92635

7891

4892

注:1、民办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民办普通初中数据。

  [年度教育工作方针与目标任务] 2003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教育创新,实现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为实现全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2003年,全省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继续实施八项重点工程。一是“两基”巩固提高工程。完成对48个县(市、区)的“普九”巩固提高复查任务。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消灭危房60万平方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加57个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区。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5万人。15个县(市、区)普及学前教育。15个县(市、区)普及特殊教育。二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规模。建设一批优质普通高中,20所普通高中进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20所中等职业示范学校和30个示范专业。每个设区市重点建设2~3所大规模、高水平的中等专业学校。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工程。继续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四是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加强10所重点骨干大学建设,启动河北工业大学“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推进河北大学省部共建及“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工作。加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建设2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1~3所国家和省级高职软件学院。加强16个国家级高职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建设,建设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建设省级示范专业30个。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燕山大学科技园区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五是农业产业化培训工程。完善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农业产业化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村劳动力400万人次。培训城镇职工50万人次。培训下岗待业和失业人员10万人次。以河北农业大学为试点,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六是布局结构调整和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实施新一轮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完成有关学校合并工作。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合理结构比例。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省投资1800万元,重点扶持建设28所示范性寄宿制中小学。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力度,各级各类学校筹资32亿元,建设教学实验用房400万平方米;引进社会资金15亿元,建设学生公寓和食堂140万平方米;筹资10亿元,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七是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做好“燕赵学者”特聘岗位增补和评估工作,为院士的遴选做好准备。全省高校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25%,中学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达到30%,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达到50%,分别比2002年提高1.8、6和9个百分点。对15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八是教育信息化工程。加信息技术教育。85%的初中和45%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分别比2002年提高13个和14个百分点。8000所中小学与河北远程教育网联网。15个县(市、区)实现“校校通”。各级各类学校新增计算机11万台,多媒体教室1700个,计算机教室2750个,语音室1800个。

  [更新教育发展理念] 2003年,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上来,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五个转变”,在改革与发展上确立“四个战略重点”,在奋斗目标上构建“三个体系”。实现“五个转变”:一是转变就教育办教育的传统观念,树立教育必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的教育观。二是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发展观,树立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全面科学的发展观。三是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树立知识教育、技术教育、能力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观。四是转变片面重视教学的办学模式,建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生产转化相统一的新模式。五是转变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教育投资观念,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资观。确立“四个战略重点”:一是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整体协调发展。二是教育多元化发展战略,促进教育类型、投资主体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三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育人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四是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千方百计扩大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加速河北教育迈向世界的步伐。建立“三个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全民学习型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11月8日,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提出全省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其中巩固“两基”成果,仍然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点工作。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育切实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予以保障,确保每年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其中省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经费的70%以上用于农村,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有所提高。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问题。根据教师编制和国家有关工资标准的规定,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决不允许发生新的拖欠,对历年拖欠的教师工资,各市、县抓紧清理补发。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建设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把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办好农村教育,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教育教学改革、“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综合改革、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城市教育对农村的服务功能,更积极、有效地为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在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国有民办”、“公办民助”和“民办公助”等各种办学制度的发展,全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各级教育、农业和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各自任务要求,每年培训农民达到600万人次,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项实用生产技术;每年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万人次。

  [防控“非典”工作] 2003年春季,防控“非典”成为全省教育系统一项重要任务。4月21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统高度重视“非典”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强化措施、积极防范,坚决阻断“非典”在校内的传播。为进一步做好“非典”防治工作,4月28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又发出紧急通知,提出防控“非典”的六项具体措施,确保全省学校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为指导和丰富全省1200万中小学生在防治“非典”停课放假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省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局决定利用广播、电视开办“空中课堂”,主要内容包括:河北电视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每天开办面向广大中小学、中小学生家长的学习指导专题讲座节目,着重进行自主学习新教育理念的讲授、学习方法的辅导、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和课外阅读指导等。5月8日,省教育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非典”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学习方式,广泛宣传教育,开展健身活动,严防“非典”疫情向农村中小学蔓延。5月2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2003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和高考招生期间的“非典”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强调,高考招生工作必须把广大考生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好高考招生期间的“非典”防治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把全体考生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思想,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迅速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指挥机构,明确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排查,彻底消毒,合理安排,有序进行,确保所有考生和工作人员身体的安全。

  [依法治校] 3月,省教育厅印发了《河北省依法治校工作考核标准》,将《标准》作为全省依法治校工作考核评估的依据。《标准》满分为300分,包括组织领导、法制教育、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成效6项任务,每项任务又被细化为若干项,共计40项考核内容。另有60分附加分,包括5项考核内容。从2003年开始,全省依据此《标准》开展依法治校的年度考核工作。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通报表扬或授予年度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称号,对问题突出的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2001年,河北省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截至2003年,全省已有68个县(市、区)进入省级实验区,实验区学生已占全省学生总数的40%以上。4月4日,河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会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国家级和省级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工作。会议提出,将再启动57个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县(市、区),课改实验工作将进入由点向面过渡的关键阶段,各市及各课改实验县(市、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工程来实施。各地要紧紧围绕“理念先行,培训提高,教研推动,以点带面,评价引路,机制保障”的课改工作基本思路,重点抓以下几项工作:遵照“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方针组织实施课改工作;切实做好培训工作,确保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教材管理,规范教材选用的程序和行为;关注农村,注意解决县域内学校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水平;加强对实施新课程后的学校管理、课程结构、评价制度等具有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转变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国家和省级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把实施新课程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系统、整体地抓好这项工作。

  4月17日,河北省启动“就业创业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按照“以初中为重点,整体规划,全面推进”的原则, “就业创业教育实验与研究” 课题将重点突破初中,逐步在小学、高中全面推开。省教育厅从全省69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市、区)中,确定22个县(市、区)作为“就业创业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项目试点县。省教育厅要求这些县(市、区)把就业创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门必修课程,列入地方课程的教学时数。

  [小公民道德建设] 2月19日,河北省召开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行动电视电话会,会议强调,要强化儿童主体参与意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切实做好小公民道德建设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的“四进”工作。在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实践活动中,各地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本省儿童道德素养状况和问题;学校和幼儿园要帮助少年儿童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向家长广泛宣传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让他们给儿童在家中当好“小帮手”、“小主人”等提供相应的机会和条件;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小公民道德建设,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引导儿童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

  [普通高中教育] 2003年2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意见》,决定通过资源整合、体制创新等措施,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发展,力争到2005年,普通高中达到800所左右,在校生达到130万人;到2010年,学校数量保持在原数以上,在校生达到160万人,其中规模在3000人的学校达到200所。在普通高中建设过程中,全省各地将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整合教育资源的办法,全面推进标准化高中建设,提高普通高中整体发展水平。各地将采取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加快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各种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通高中,并在确保现有国办普通高中人数不减少的前提下,建设一批“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普通高中,按民办学校模式运行,促进办学体制多元化发展。

2003年,河北省全面推进标准化高中建设,大力推进示范性高中建设,努力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标准化高中的基本条件为:设区市市区和山区县高中办学规模必须在1200人以上,占地面积在4公顷以上;其他高中办学规模必须在1200人以上,占地面积在5.3公顷以上。各级示范性高中的基本条件为:省级以上(含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办学规模必须达到3000人,占地面积达到10公顷(其中设区市市区、山区县高中占地面积不少于6.6公顷);省级示范性高中要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在其他条件达到要求的同时,教学用地面积必须达到10公顷,办学规模必须达到3000人;市级示范性高中办学规模必须达到1800人以上,占地面积达到6.6公顷以上。到2005年,全省要建成30所以上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7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200所市级示范性高中。为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每30万人口设置2所示范性高中、1所标准化高中,或1所示范性高中、2所标准化高中的格局,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

开展高中“双自主”教育改革实验。12月8日~9日,全省高中“双自主”课题阶段性总结暨经验交流现场会在石家庄召开。1999年,河北省在小学阶段推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研究试验,2000年,初中、高中的研究实验相继推开,并取得重要成果。随着“双自主”研究实验的推进,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重大变革,新的教学价值观、人才观和学生观树立起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凸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逐渐形成。同时,也推动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重大转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素质明显提高。会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参加实验的学校,要进一步深化对“双自主”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推进教改实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特殊教育] 11月13日~14日,全省特殊教育现场会在秦皇岛召开。会议强调,特殊教育是帮助残疾儿童少年成为自尊、自理、自立、自强的社会人的奠基工程,要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力,把普及特殊教育纳入普及义务教育工作轨道。要全面落实省《特殊教育“十五”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密切联系,调动各个部门支持特教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特教、支持特教、捐资助教的新局面;要增加投入,多渠道筹措特教经费,确保特教事业健康发展;要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加快普及特殊教育步伐,积极发展专业化特殊教育,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机制;要加强特教学校管理,努力提高特教学校的办学水平;要加强对特殊教育的督导评估。

  [中小学学籍管理] 为建立有效的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机制,加快全省中小学管理信息化发展步伐,河北省从2001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电子注册制度。至2003年,全省共有3400多所初中建立起中小学学籍电子管理系统,各地小学学籍电子管理系统也正在以中心小学或学区为单位逐步展开;全省有102个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起了县级中小学学籍电子管理系统,11个设区市级教育行政管理版软件已经编写完成并已开始使用。至2003年年底,全省已经建设成从学校、县(市、区)、市到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电子管理网络。

  [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展] 4月中旬,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环保局等7个部门共同主办,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省科技馆承办的第十八届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展示活动在省科技馆举行。全省共有11个省辖市代表队的300多件作品参加了展示。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大型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活动。本届大赛的主题是“让创新的智慧闪光”,全省共有3200多所中小学校的72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创作作品1.5万件,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医药卫生与健康学、社会科学等十几个学科。

  [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 9月29日~30日,全省创建中小学普及普通话达标县工作现场会在黄骅市召开。会议强调,全省语言文字工作要坚持以推进县、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为重点,整合中小学普及普通话达标县和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两项基本建设,积极推进创建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市、区)工作,建立和完善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导评估工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省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的目标。各地要按照到2008年全部达标、适当提前的原则,对两项达标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同期达标,在原有中小学普及普通话的基础上,制定分县实现达标的分年度规划。会议要求,各市测试站对教师普通话测试要严格纪律和程序,坚持“先培训,后测试,不培训,不测试”的原则,搞好现场监督和抽测、复查,抓好档案建设。同时,各市教育局、语委要加大对创建中小学普及普通话达标县(市、区)工作的督导力度,确保达标县质量逐年提高,确保全省创建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 2003年,河北省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并逐步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设区市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优化结构、横向联合、以强带弱、突出特色,构建职业教育新格局。发展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改造现有专业,办好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每个设区市重点办好2~3所大规模、高水平的中等专业学校。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和资格证书教育,实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相结合。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主干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会考制度,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通过会考实行注册形式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

  [实施“BTEC”教育项目] 1月11日,英国BTEC职业教育项目说明会在石家庄职教中心举行,全省40多所职业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BTEC职业教育项目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推出的教育项目,在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学生通过BTEC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由英国爱德思(Edexcel)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发的国家文赁(BTEC ND)或国家高级文凭(BTEC HND),具备了国际上公认的职业资格,可以直接就业或继续学习国家高级文凭。BTEC的课程涵盖商业、计算机、酒店、工程、旅游等众多实用领域。河北省首期申请BTEC授课中心的职业学校共有8所,设立专业包括计算机、机械制造、旅游、会计、酒店管理和餐饮服务等。

[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科目调整] 2月21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自2003年起,调整河北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科目。具体内容是,专升本统考科目按学科门类设置,不再按生源类别设置。统考科目为政治、外语和专业基础课3门,专业基础课根据各学科门类的特点设置为8门,考生根据所报考专业的学科门类应试其中1门。高中起点本科统考科目,还须增加专业基础课的考试,理科类专业基础课为“物理、化学综合”,文科类专业基础课为“历史、地理综合”。除上述统考科目外,招生院校可根据专业要求自行确定是否再加试考试科目,如须加试,加试工作由招生学校自行组织。

  [自考工作] 截至2003年4月,自考报名考生达789万人次,有41.8万人取得本、专科毕业证书,1.3万人取得中专毕业证书,0.43万人取得学历文凭毕业证书,17.7万人取得社会考试合格证书,在籍考生107万人。建立和逐步完善普通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制度。按照省教育厅“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普通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工作。初步形成了普通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建立起了一套普通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规章制度,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和社会自学考试在总体上实现了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全省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已经达到10.2万人。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也取得进展。在建立县、乡工作站和探索农村自学考试体系的试点基础上,共开考涉农业专业13个,利用省、市、县三级农广校办学体系进行系统助学,解决了农村考生的教学辅导问题,新增考生达4万人。专业建设得到加强。结合专业调整,面向社会需求,加大新专业开考力度,增加了学科门类,扩大自学考试的服务范围。新开专业66个,使全省自学考试专业数达到123个。充分发挥自学考试的灵活性,主动为行业部门服务,为其培养急需人才。与29个厅局部门实现联合办学、办考,共为行业部门开考专业105个,占专业总数的85.4%,考生人数占全省自考生总数的80%,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为进一步促进自考工作,11月18日河北省召开自学教育开考20周年总结表彰会暨2003年考委会,会议强调要确保自学考试的质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创全省自学考试的新局面。

  [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2003年,美国认证协会(ACI)和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C—CIEB)两家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24个认证项目的报名、培训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大学专科以上相应专业(包括在校生);从事相应职业两年以上、具有一定英语读写能力;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且担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高级管理职务或技术职务。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由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国际人才培训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严格按照ACI和LCCIEB提供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依托省内高校作为培训基地,聘请相应谁机构认可的国内副教授以上的教师进行教学,确保学员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学员经过ACI、LCCIEB考试合格后,由相应的认证机构颁发证书。取得相应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在校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可优先推荐就业。

  [社区教育] 10月23日,全省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创建一批国家级实验区,和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学习型街道(乡、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初步建立社区教育网络,把促进社区成员就业、再就业、创业、敬业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满足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河北省有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4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基本形成了一套工作运行机制,建成了一批市民学校,构筑了社区教育工作平台和网络,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为进一步推进全省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宣传工作,扩大社区教育的社会影响;整合教育资源,学校的体育馆、图书馆等教学设施要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以社区内各类社区教育点为基础,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拓展、统筹社区内教育资源的作用,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为社区成员提供及时便利的教育服务。

高等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 8月,省教育厅发出通知,从2004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对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省共新增高职高专院校39所,总数达到61所。通知要求,各校要把评估工作作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实施。要认真贯彻“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搞好自评工作。要以评估方案为导向,按照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及办学特色七大方面16项指标进行总结,找出差距,制定整改建设计划、措施和进度安排,确保整改和建设工作的如期完成。

  11月3日,河北省召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对全省高职高专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研讨。会议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把工作的重点切实转移到加强高职高专教育的内涵建设上来,实现全省高职高专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全面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上,要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同时淡化学科性教学,鼓励按照社会、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要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在学校分工和发展目标上,要形成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要找准学校在全省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要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实现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独立学院建设] 6月18日,省教育厅印发文件,明确了独立学院的有关政策。依托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全省试办了15所独立学院。其办学模式分为两大类,一是由本科院校在自身某一独立校区的基础上,通过与银行合作贷款举办,主要利用民办机制运作。二是由学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合作者提供办学场地和基础设施,本科院校负责教师及教学组织,不提供有形资金。独立学院坚持“四个独立”的根本原则,申请者和合作者之间债、权、利关系明确,合作办学协议经过司法公证。实行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招生计划、教学计划、学生学籍等均由所依托的本科院校统一管理,教师及教学由本科院校承担。独立学院统一纳入普通高校招生序列,招生层次为本科,以“××大学××学院”的名义统一向社会公布,统一划定投档线,单批录取。各独立学院与校本部做到了“七个统一”,即培养目标规格统一,教学计划、教务管理统一,学术活动统一,考试政策统一,党团建设、学生会组织统一,学籍管理、文凭发放统一,学生待遇统一,在全省和学校统一组织的有关考试中,多数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和结业考试及格率与校本部基本持平。全省独立学院占地总面积共333公顷,校舍建筑总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在校生总数达到3万人。

  [电大改革招生考试模式] 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宽进严出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在部分教学点的普通高职(专科)专业实行单独考试招生,以拓宽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渠道。凡具备河北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该专业的单独考试,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符合省教育厅规定的会考成绩要求。单独考试录取的学生将按照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习最长年限为6年,在学习期间不得同其他类别同层次的学生相互转学。在学习最长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所获得的学分累计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经审核符合毕业资格的学生,将由省电大颁发普通高职毕业证书,并报省教育厅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毕业时按当年普通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

  [高校与企业联建ERP中心] 10月,石家庄铁道学院、华北航天工业学院、河北工程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4所高校与用友软件公司签订了共同建立ERP实验中心的协议,为校企联合进行实践性教学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成为河北省首批把先进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引进高校的院校。ERP是国际上较先进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实验中心能够对企业运作的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并包容了营销、管理、财务、生产等各个方面实验需求,不但可以安排计划内的各种教学,替代多专业企业实习,还可以为教师进行理论、实践教学的研究提供基础平台。

  [大学生志愿者健康行动] 6月30日,团省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在石家庄联合举行“河北省大学生志愿者健康行动计划启动暨新闻发布会”,标志着以招募志愿者到基层从事疾病防治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志愿者健康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此项活动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服务、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从2003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中招募了100名志愿者到张家口、承德两市部分乡镇从事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可扎根基层或自主择业,同时在参加成人专升本、研究生以及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

  [毕业生就业工作] 6月3日,河北省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部署。会议强调,各市县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制定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制;各高校和各新闻单位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眼界,自觉到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树立临时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通过树立新的就业观实现广大毕业生的广泛就业;继续采取优惠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建功立业。8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与省教育厅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和各中、高等职业学校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各中、高等职业学校在针对大学生的服务中,首先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前的训练工作,对参加就业训练的学生发放《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对持有《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择业期内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求职登记、就业推荐服务等。参加就业训练的毕业生毕业后,无工作的,还可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就业训练机构报名参加社会急需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至2003年底,全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和上年同期总体持平,但由于大中专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任务仍十分艰巨。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2003年,河北省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学生凭《毕业证书》、《报到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享受四项优惠政策。(1)新办的从事咨询业(包括科研、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咨询)、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自开业之日起,免征所得税两年。(2)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3)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4)高校毕业生到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新办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在三年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2003年,河北省204名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被选调到基层岗位工作。在选调的204人中,取得双学士学位的有3人,获得校级以上奖励和奖学金的149人,38人获得省级“特别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等称号。一部分选调生被跨市安排工作,重点安排到张家口、承德以及太行山区、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艰苦地方工作。选调生到基层岗位工作前,系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等内容。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加强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河北省按照中央要求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方面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教师队伍建设] 为解决扩招后高校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的矛盾,更好地挖掘各高校的师资潜力,实现师资有序流动,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理工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9所高校达成协议,相互聘任教师。各高校教师在校内聘任的基础上,可以在秦皇岛、唐山间各高校受聘兼课,在教师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由过去的身份聘任改为工作聘任。聘任可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互聘,也可联聘、兼聘。凡跨校间聘任的教师,各高校下互间承认教师互聘期间的授课时数和工作量。教师无论在哪所高校任教,其工作业绩都被所在校纳入年终考核,作为评选先进、评定职称和晋升、晋职的依据。

11月,省教育厅开始实施《河北省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办法(试行)》,组织“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对全省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人员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该测试办法从测试内容、测试步骤、评分等级等方面对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作出具体规定。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包括笔试、试讲、答辩三个环节,主要考查测试对象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把握教材、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及考查其是否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以及仪表仪态等方面是否适合做教师工作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1月,在河北大学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年会,总结了全省前一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省各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80%以上的院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配备了专业水平较高的兼职人员,设立了专项经费,用科学量表开展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举办辅导、讲座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当代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实行主管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撰稿 冯荣光 刘良业 刘立新
审稿 靳宝栓 霍炳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