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文献资料 > 中国教育年鉴 > 中国教育年鉴2004 > 各地教育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
2006-01-10    

字体大小:

概 况

[基本情况]

2003年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学校数(所)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培养机构(不计校数)

9

 

 

1、普通高校

9

 

 

2、科研机构

 

 

 

(二)普通高等学校

45

24746

14106

1、本科院校

14

14960

8351

2、专科院校

31

9455

5558

其中:职业技术学院

17

4583

2593

3、分校、大专班(点)(不计校数)

 

331

197

(三)成人高等学校

8

3265

1675

(四)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4

148

96

1、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1

13

0

2、非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3

135

96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948

218043

47440

1、高中

524

187602

29356

普通高中

519

187457

29258

成人高中

5

145

98

2、中等职业教育

424

30441

18084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106

14057

7969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115

5857

3124

职业高中

203

9719

6537

技工学校

 

 

 

其他机构(教学点)(不计校数)

26

808

454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2471

 

115717

2、职业初中

18

692

506

3、成人初中

111

437

305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16102

235014

205142

(二)成人小学

1552

4115

695

其中:扫盲班

1005

2578

431

四、工读学校

3

37

26

五、特殊教育

47

719

495

六、学前教育

2670

23374

13702

  注:1、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普通初中数据;
   2、成人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为2002年数据。

2003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

886

2643

5774

(二)普通本专科

40178

82537

227257

(三)成人本专科

28471

 

173329

(四)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

 

 

 

1、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105

582

2、网络本专科生

 

 

 

3、学历文凭考试

113

33

127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238995

345053

910308

1、 高中

141252

216817

586179

普通高中

140988

216817

585085

成人高中

264

 

1094

2、中等职业教育

97743

128236

324129

普通中专

57941

63742

173173

成人中专

14610

13030

39666

职业高中

25192

51464

111290

技工学校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747437

876348

2449891

2、职业初中

12664

3798

11740

3、成人初中

16208

 

21047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923669

770795

4918503

(二)成人小学

164562

 

186632

其中:扫盲班

99929

 

120301

 

 

 

 

四、工读学校

 

 

30

五、特殊教育

1579

2918

15874

六、学前教育

527988

693064

843289

  注:1、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在校生数为2002年数据;
   2、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结)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34334

35198

15932

(一)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3354

3854

809

(二)自考助学班

1987

4423

11413

(三)普通预科生

195

324

324

(四)证书教育

1536

1649

1052

(五)岗位培训

15639

13199

1420

(六)进修及培训

11623

11749

914

 

 

 

 

二、中等教育

2915365

 

2140332

(一)中等职业教育

135899

 

89219

(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

2779466

 

2051113

  注:高等教育非学历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民办高等教育 

 

 

 

 

 

 

(一)普通高校

4

443

1464

3202

416

242

(二)成人高校

 

 

 

 

 

 

(三)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4

179

850

1086

148

96

 

 

 

 

 

 

 

二、民办中等教育机构

 

 

 

 

 

 

(一)高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高中

99

6573

19065

47801

10871

7344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73

7105

16542

31727

2591

1543

(二)初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初中

205

26495

45219

117539

 

 

民办职业初中

1

45

135

354

52

28

 

 

 

 

 

 

 

三、民办普通小学

370

22251

24497

145091

6090

4831

四、民办幼儿园

1868

69843

100364

149795

10485

6001

  注:民办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民办普通初中数据。

  [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 2003年教育经费总收入143.78亿元,比上年增加9.09亿元,增长6.75%。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为87.13亿元,比上年增加4.66亿元,增长5.65%。

  2003年普通高校生均事业费4269.1元,比上年下降9.19%;其中公用经费1183.2元,下降13.83%。普通高中生均事业费1281.65元,比上年增加87.54元,增长7.33%;其中公用经费95.73元,比上年增加9.87元,增长11.5%。普通小学生均事业费774.89元, 比上年增加98.69元,增长14.59%;其中公用经费27.97元,比上年增加1.11元,增长4.13%。

  [教育基本建设及重点工程建设] 2003年广西地方所属各级学校基本建设计划总投资25.86亿元,比上年增加2.76亿元,增长11.92%。全区各级学校共完成投资20.33亿元,完成整个教育基建投资计划的77.85%。共建设各类教学用房343.0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14.38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6.82万平方米,其他用房121.88万平方米。实际竣工面积235.3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52.76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3.84万平方米,其他用房78.77万平方米。

  “二期义教”工程建设情况。2001-2003年,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计划总投资为2.42亿元,建设学校536所,建设项目694个,计划建设校舍47.7万平方米。至2003年12月底,已有643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有466个项目已经竣工,竣工建筑面积为29.49万平方米,竣工率67.15%。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情况。到2003年,中央国债专项资金累计安排给广西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2.11亿元,其中2003年国债项目安排危房改造资金1.19亿元,地方自筹8214.8万元,学校自筹764万元,计划建设校舍60.10万平方米,计划改造项目711个。至2003年12月31日,已经安排的26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3.35万平方米,其中有224个项目已经竣工,竣工项目建筑面积为19.69万平方米,项目竣工率86.92%。

  中央国债项目建设情况。职业教育中央国债项目总投资3510万元,其中中央国债2500万元,县(市)自筹1010万元。用于土建工程的总投资1451万元,总建筑面积26137平方米,用于设备采购1837.82万元。土建项目已全部竣工,设备工程完成总投资1794.46万元。中央国债项目共安排广西高校校舍建设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3.76亿元,计划建筑面积247029平方米,实际建设面积为256995平方米,年底,有8个项目已竣工验收。基础设施(老校区水、电、路改造)国债项目共安排广西建设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6594万元,至2003年12月底,完成投资2262.2万元。“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6700万元,其中,由教育部统一采购的经费3900万元,非集中采购部分为2810万元,非集中采购部分完成投资1777.06万元。

  [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2003年10月,广西召开了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意见》,明确了农村教育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发展农村教育的任务和政策措施,特别提出了要突出“普九”攻坚和“两基”巩固提高这个重点,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充分发挥城市教育优势帮扶农村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组织实施“3大计划12个项目”,即“普九”攻坚计划的“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 “扶贫关爱项目”、“学校减负项目”;“服务‘三农’计划”的“教育兴农金色项目”、“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传播项目”、“县级示范职业学校基地建设项目”;“城乡帮扶计划”的“城市帮扶农村中小学项目”、“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服务项目”、“城市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扩招项目”。自治区政府决定到2007年全区基本实现“两基”目标。

  [考试制度改革] 考试评价和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创新。2003年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和一年两次高考方案进一步优化,统一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有机结合,本、专科继续分开考试。招生考试管理电子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03年普通高考实现试卷和考生体检表、志愿卡计算机处理,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分数合成和标准分转换等工作;无纸化阅卷科目稳定为4门,对人工阅卷部分强化了常规管理和复查、复核环节,确保考生成绩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为所有高考考生都建立了电子档案,全面实行网上远程录取。中专学校招生录取模式进一步调整,学校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学校、考生实现了“双向选择”。综合高中班学生相关学科的毕业考试(含考查科目)纳入自治区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坚持高中会考,逐步将初中升高中阶段考试的命题权下放给地级市,2003年把独立命题和组织考试扩大到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卫生工作] 年内开展学校食物中毒、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员培训和学校卫生和食堂卫生安全检查,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和卫生防病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各种管理、检查、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区教育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研究制订了防治非典工作措施,部署落实全区教育系统防治非典工作,抗击非典斗争取得无一例师生员工被感染或交叉感染,无一例师生死亡的成绩。

  [语言文字工作] 全区语言文字科研取得新进展。据2003年底统计,全区已有测试员1137人(其中国测员138人,省测员999人)。全年全区52个市、区、县和20所高校、34所中等职校共组织教师、学生、公务员及服务行业人员11. 5万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3年,全区有资格聘用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院校数目上升到84个,聘请了长期外籍教师共204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共邀请短期专家近100人。共招收外国自费留学生1018人,其中半年以上长期生922人,短期生96人。区内7所高校与国外大学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基 础 教 育

  [“两基”工作] 2003年底,全区通过地市级“普九”验收的乡镇累计超过200个,通过自治区“普九”验收的县(市、区)达82个,比上年增加2个县;覆盖人口3907.97万人,人口覆盖率达81.62%以上,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其中累计有69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为71.8%。青壮年文盲率已下降到5%以下,其中15~51岁人口文盲率已降到0.95%。

  [高中教育] 继续组织实施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到2003年已有100所学校被立项建设,通过政府投入、政府贴息贷款、学校自筹、引进社会资金和国家支持等途径,投入总额达14.29亿元。5月,经过专家小组的评估,自治区教育厅确认南宁二中等20所普通高中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到2003年年底,全区累计有42所学校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被正式认定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制定《2003—2020年广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发展的任务、目标和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跨越,自治区教育厅于2003年5月印发了《2003—2020年广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规划》,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了广西发展普通高中目标:从现在起到2005年,在巩固“两基”的成果、打好“普九”攻坚战的基础上,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5%;到2010年,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4%;到2020年,在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中阶段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更大的发展。

  [幼儿教育] 自治区教育厅根据“自培和异地培训相结合,大力推进幼儿园领导队伍素质建设步伐”的新的幼儿教育师资培训思路, 10月24日~11月6日,委托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首届广西幼教专干、教研员和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共40人参加了培训。自治区教育厅加大了早期儿童养育项目和女童职业教育项目指导力度,开展了有关幼儿玩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活动组织等技能培训活动,举办“女童职业教育项目”管理人员培训。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专家对广西实施“女童职业教育项目”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专家高度评价田东县实施项目的经验为“田东模式”。2003年11月,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广西实施早期儿童养育项目情况进行评估,对项目实施情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有地方特色”。

  [特殊教育] 广西正式启动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国家级实验县(市、区)项目,柳州市鱼峰区、崇左市扶绥县、百色市隆林县、桂林市灵川县为国家级实验区。举办首届全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美术作品大赛。2003年10月,自治区教育厅和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办了首届以“身残志更坚,巧手共绘明天”为主题的全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美术作品大赛,共收到作品268幅,评出一等奖40幅,二等奖58幅,三等奖137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年内全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表现为“两个完成”即:全部把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权收归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全部完成中小学教职工人事管理权收到县级人民政府管理。“一个基本”,即:全区基本建立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机制。“五个初见成效”,即:全区清偿教育欠债初见成效,中小学危房改造初见成效,中小学撤点并校初见成效,清理代课人员初见成效,撤消乡镇教办初见成效。

  [教育督导] 开展普通高中等级学校评估。年内自治区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制定了普通高中等级学校评估标准,组织进行了普通高中等级学校评估。自治区、市、县督学、督导室主任、基础教育科长、高中校长共200多人参与评估,此次受评估学校为普通高完中519所,共评出示范高中42所、一级学校193所、二级学校35所、三级学校3所。

  年内,自治区政府教育督导团对田阳县、东兴市、临桂县、阳朔县、恭城县、富川县、上林县、崇左市江州区“两基”工作进行了复核并报自治区政府认定合格;对凭祥市、扶绥县、横县、全州县等10个县(市)进行“两基”工作全面复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2003年,全区参加课改实验县(包括国家级、省级)达到49个,参加实验的小学一年级起始学生39.46万人,占同年级学生的46%左右;初中一年级的起始学生25.79万人,占同年级学生31.31%。11月,自治区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对2002年确定的17个省级课改实验区进行评估,对实验区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重点检查各实验区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与领导、相关政策保障措施落实、家长和社区的参与,新课程师资培训、新课程推进的专业指导,教学过程的转变,教研活动、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情况。评估结果表明,各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标,但也存在经费投入不足、装备条件简陋、教师培训不到位、现代教育理念不能较好转化为教学行为等问题。

  [教师队伍建设] (1)自治区出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工作正在逐步到位。自治区编委年内审批了14个市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方案。各地中小学正在按照已审核的编制方案做好定编定员定岗工作。(2)各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有序开展。自治区教育厅确定邕宁县教师进修学校等10所学校为立项建设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3)“21世纪园丁工程”进入总结阶段,上万名“21世纪园丁工程”学员进行工程5年期学习总结;197名教师被选送参加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课改新实验区教师有25000人次获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和教材培训;65567 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二期“义教工程”中小学教师培训;以《广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为载体的校本培训实验项目等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也顺利开展。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为97%,初中为91%。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远程教育] 2003年,广西实施了“广西乡镇现代教育资源中心工程”、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信息技术设备项目和“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三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程项目。“广西乡镇现代教育资源中心工程”项目示范点灵川县13个乡镇的13所项目学校资源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邕宁等292个乡镇中心校完成项目设备采购工作。二期“义教工程”和“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1909所中小学校已进入信息技术设备调试和维护工作阶段。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综述] 2003年8月,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自治区代主席陆兵、副主席吴恒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把职业教育工作列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任务措施。

  2003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在85%以上,其中一些骨干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如广西药科学校、金秀瑶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建材工业学校、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玉林市、梧州市、贵港市等地的民办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民办职业学校租用企业闲置设备,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新情况。

  [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工作坚持制度建设与师资培养培训并举。自治区批准建立了4个自治区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即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市第一职业中专。2003年共举办18期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短期培训班,1030名中职学校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参加培训。全区有12所学校61名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培训。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全区共有50所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自治区教育厅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励制度,确立113个项目为2003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评出22个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获奖项目。

  [职业教育骨干示范学校和专业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骨干示范学校和专业建设得到加强。自治区教育厅认定柳州铁路运输学校等16所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同意推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认定32所学校为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对办学3年以上的475所中职学校进行了合格评估。全区有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7所,自治区级重点中职学校36所。中职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加强,全区有6所学校的6个专业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学校示范专业(点)。

  [职业培训] 全区各相关部门加大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力度。2003年,全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农村劳动力达500万人;职工培训普遍得到加强,在每年40多万名企业员工接受各类培训的基础上,各行业员工培训率比去年同期高出3个百分点;各地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机构面向8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0%。社区教育继续发展,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之一的南宁市新城区参加培训人数达到4万多人,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培训人数达到6万多人 ,南宁市兴宁区、柳州市柳南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正式向国家申报进入新一轮社区教育实验区。

高 等 教 育

  [综述]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广西高等教育新增1个博士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点、81个硕士专业点,办学层次进一步提高。全区高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 个,博士授权单位3个,博士专业点12个。

  2003年,广西大学“ 211工程”二期建设中的大型设备采购和10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建设的论证工作已经完成。通过专家论证和评估,广西大学“亚热带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实验室成为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科技部正式立项建设;速生林培育实验室成为林业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和桂林工学院共建的“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新技术实验室”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继续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拓宽教师来源。2003年,全区51所高校共有2625人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到2003年10月底,区内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81%,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区37所普通高校有二层机构党委27个,党总支158个,党支部1263个。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2003年,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我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了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认真总结近年来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全面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举措。

  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程。为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创新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2月制订实施了区属普通高校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建设方案,启动22所区属普通高校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主题网站立项建设工作,共投入建设经费600万元,并对其中11所本科高校的主题网站建设进行了中期检查评估,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举办了2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技术培训班,共有20所区属普通高校90多人参加了培训。

  [高校教学改革] 2003年,广西高等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1)积极推进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新增立项48个,立项项目总数305个。 重点资助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74个,项目资助经费156万元(其中自治区教育厅下拨52万元,学校配套104万元)。(2)实施精品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工程。印发了《广西高等学校普通本科专业评估方案(试行)》,并按此方案对广西大学等6所高校的“电子商务”等6个新办普通本科专业进行了评估,促使各高校重视对新办专业的建设和改革。确定了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系13个普通本科专业为“十五”期间首批自治区级精品专业和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9个普通本科专业为自治区重点专业,并对以上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工作资助经费90.9万元(其中高校配套60.6万元,自治区教育厅下拨30.3万元)。(3)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实施第二轮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程,确定了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保险等21个专业作为自治区级第二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与建设试点。搞好国家级精品及试点专业建设。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室内设计与装修”专业获得首次国家级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立项,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应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护”、广西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酒店管理”、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会计”和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等6个专业被列为第四批教育部级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实施高职高专专业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确定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生物技术专业等7个专业为“十五”期间首批自治区和重点精品专业,并资助经费33.6万元。(4)实施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工程。确定了广西医科大学药理学等 25门课程为“十五”期间首批精品课程和广西大学机械技术基础等32门课程为“十五”期间首批自治区重点课程,共资助79.2万元。(5)进一步推进专业结构调整。组织专家组完成了2003年度学校申报的70个新增普通本科、成人本专科、高职高专专业的申报及评审工作。(6)实施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建设工程。确定了广西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20个项目为自治区精品教材,确定了广西师范大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基础”等46项为自治区重点教材,共资助47.6万元。(7)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立交桥”,规范“优秀专科生选拔制”的专升本、高职升本工作。2003年共选拔1204名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普通本科学习,选拔了4104名成高专科学生进入成高本科学习。(8)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展了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状况调查,对全区13所普通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在广西大学举行了大学英语多媒体公开课;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行由大学英语三级向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转轨。举办了有15所高校校领导参加的为期4个月全脱产的首届广西高校领导英语培训班。(9)积极组织高校学生参加“六赛”活动,即全国高校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翻译、写作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CCTV级英语演讲比赛,全区高校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及化学化工类论文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广西本科组有2个队获全国一等奖,4个队获全国二等奖;专科组有1个队获全国一等奖,2个队获全国二等奖。

  [高校教学管理] 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做好全区各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评估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原则意见。建立自治区属高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全区普通本科学校迎评工作领导小组,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普通本科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咨询、监督、检查与实施;指导广西中医学院、广西民族学院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启动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试点工作,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成立了外语、化学化工、中文、计算机教学与考试等4个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充分发挥各科类专家学者对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研究和指导作用。

  开展全区普通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总结及表彰活动,表彰了16个实验室评估工作先进学校,60个实验室评估工作先进个人。推动高校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资源建设,加强与各省市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举办了第三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鼓励广大教师应用开发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举办了全区高校大学英语、《WTO概论》、现代教育技术、数学建模竞赛四个骨干教师培训(研讨)班,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加强了高校教材建设和管理。评选出一批优秀教材,下拨奖励经费12.2万元。组织召开了部分高校成教院成人高等教育多媒体教材建设研讨会,对立体化教材建设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初步建设方案,并协助教材中心立项建设50门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高校科研] 2003年,广西高校承担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经费达1.15亿元,比上年增加34.89%,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项,比上年增加41项;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8项;获授权专利2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3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立项6项。年内共有26项高校科研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占奖励总数的21.13%,其中广西师范大学梁宏博士等完成的“若干含N,S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获一等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1)经向自治区政府请示,从2003年起将原自治区政府“春雨奖学金”更名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从2003年起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即在“春雨奖学金”每年2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300万元),奖励2800名普通高校贫困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制订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管理办法》,5月评选奖励了2800名普通高校贫困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2)3月份评选奖励“国家奖学金”,受奖经济困难学生795人,奖励金额353.4万元;同时做好“广西福彩中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金”(奖金总额25万元)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奖学金(奖金总额120万元)的评选资助工作。(3)加强和完善福特基金“贫困生个人能力提高”项目的实施工作,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3所高校充分利用国际福特基金会提供的基金,加强项目建设,以新的观念和方法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4)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抓好校内勤工助学工作,重点检查督促各高校从学费收入中拿出10%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民 族 教 育

  [综述] 2003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数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幼儿园25.53万人,占30.27%;小学177.34万人,占36.06%;普通中学112.38万人,占37.03%;职业高中2.97万人,占28.33%;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08万人,占37.99%;普通高等教育6.71万人,占29.53%;研究生1140人,占19.74%。少数民族专任教师数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小学8.78万人,占42.79%;普通中学5.39万人,占37.19%;职业高中0.14万人,占21.46%;普通中等专业学校0.19万人,占24.38%;普通高等院校0.33万人,占23.30%。

  [召开全区民族教育工作会议] 2003年8月,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广西第一次召开的全区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上,自治区政府代主席陆兵、副主席吴恒发表了讲话,自治区教育厅厅长余益中作了关于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状况和改革发展工作的报告,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罗黎明作会议总结讲话。会议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2003年~2007年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寄宿制民族班2004年~2006年发展规划》、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关于加快我区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

撰稿 黄雄彪 李美清 赵益真
审稿 余益中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