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文献资料 > 中国教育年鉴 > 中国教育年鉴2004 > 各地教育情况
海南省教育
2006-01-10    

字体大小:

概 况

[基本情况]

2003年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学校数(所)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培养机构(不计校数)

2

 

 

1、普通高校

2

 

 

2、科研机构

 

 

 

(二)普通高等学校

11

5157

2699

1、本科院校

4

3401

1704

2、专科院校

7

1756

995

其中:职业技术学院

6

1282

769

3、分校、大专班(点)(不计校数)

 

 

 

(三)成人高等学校

1

95

59

(四)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1

21

19

1、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1

21

19

2、非学历文凭考试机构

0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198

36643

7822

1、高中

109

31552

4776

普通高中

105

31537

4768

成人高中

4

15

8

2、中等职业教育

89

5091

3046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30

2627

1480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14

416

229

职业高中

45

1260

858

技工学校

 

 

 

其他机构(教学点)(不计校数)

8

788

479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437

 

20135

2、职业初中

 

 

 

3、成人初中

3

24

0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3287

54869

49367

(二)成人小学

589

628

134

其中:扫盲班

145

208

48

四、工读学校

 

 

 

五、特殊教育

4

100

65

六、学前教育

662

7685

4308

  注:1、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普通初中数据;
   2、成人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为2002年数据。

2003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一)研究生

64

204

442

(二)普通本专科

5846

17006

43498

(三)成人本专科

4201

 

22873

(四)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

 

 

 

1、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17

44

2、网络本专科生

 

 

 

3、学历文凭考试

 

 

 

 

 

 

二、中等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

35017

49729

133696

1、 高中

22352

32620

89080

普通高中

22299

32620

88946

成人高中

53

 

134

2、中等职业教育

12665

17109

44616

普通中专

9637

13180

36427

成人中专

702

421

1117

职业高中

2326

3508

7072

技工学校

 

 

 

(二)初中阶段教育

 

 

 

1、普通初中

119122

156650

418940

2、职业初中

 

 

 

3、成人初中

249

 

72

 

 

 

 

三、初等教育

 

 

 

(一)普通小学

173992

164629

1008860

(二)成人小学

5188

 

5719

其中:扫盲班

1538

 

2367

 

 

 

 

四、工读学校

 

 

 

五、特殊教育

71

213

1665

六、学前教育

55246

79194

113367

  注:1、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在校生数为2002年数据;
   2、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结)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一、高等教育

1582

846

734

(一)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90

 

11

(二)自考助学班

327

102

361

(三)普通预科生

39

75

75

(四)证书教育

180

203

230

(五)岗位培训

494

409

 

(六)进修及培训

452

57

57

 

 

 

 

二、中等教育

230032

 

209222

(一)中等职业教育

12186

 

4096

(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

217846

 

205126

  注:高等教育非学历学生数未包含成人高校举办的学生数。

2003年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生数(人)

教职工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民办高等教育 

 

 

 

 

 

 

(一)普通高校

1

 

 

328

118

79

(二)成人高校

 

 

 

 

 

 

(三)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1

197

253

567

21

19

 

 

 

 

 

 

 

二、民办中等教育机构

 

 

 

 

 

 

(一)高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高中

16

1039

1670

4428

2807

1671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

13

582

1094

2234

306

159

(二)初中阶段教育

 

 

 

 

 

 

其中:民办普通初中

55

4965

8801

22597

 

 

民办职业初中

 

 

 

 

 

 

 

 

 

 

 

 

 

三、民办普通小学

104

7939

10105

59100

4552

3047

四、民办幼儿园

497

15836

27545

48139

4749

2533

  注:民办普通高中的教职工数包含民办普通初中数据。

  〔年度教育工作方针〕 2003年,全省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教育部2003年度工作会议及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实施科教兴琼战略,抓好省政府重点推进项目的落实,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推动教育创新,为提高全省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省农村教育调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省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决定开展全省农村教育工作调查,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提供依据。2003年11月5日,成立了由代省长卫留成担任总队长、副省长林方略、省教育厅厅长黄国泰为副总队长、从省直8个部门抽调 36名干部组成的省农村教育工作调查队,对陵水、乐东、保亭、五指山、白沙、琼中、昌江、东方、临高、屯昌、定安11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开展了为期近2个月的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全省农村教育的情况,向省政府呈送了《全省农村教育调查报告》,为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教育投入与支出〕 2003年,在努力依法增加教育财政拨款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逐步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核定全省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明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和适度发展的目标。

  2003年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总投入3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5%。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80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17.40亿元,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1.18亿元,企业办学经费1.99亿元,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0.23亿元),比上年增长0.8%;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1.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44%;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9%;事业收入8.77亿元(其中学、杂费6.05亿元),比上年增长32.42%;其他收入0.95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98%,比上年下降0.32个百分点;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2003年,各级各类教育总支出32.77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45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16.52亿元,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支出1.66亿元,企业办学经费支出3.13亿元,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支出0.14亿元),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支出1.81亿元,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支出0.75亿元,学、杂费支出6.39亿元,其他支出2.37亿元。

  〔民族教育〕 2月18日召开第二次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全省“十五”期间及2010年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注重体现对民族教育的倾斜扶持政策和措施。从2003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有关市县配套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特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省财政每年安排310万元,要求有关县(市)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寄宿制民族班学生生活补贴等。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第二次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关于做好为少数民族市县义务教育阶段特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的通知》、《关于办好寄宿制民族班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鼓励琼籍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和攻读研究生的办法》等有关配套文件,加快了全省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

  〔教育法制建设〕 继续推动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实施《海南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提出了2003—2007年海南省教育立法规划。加强教育行政机关干部、全省教育督导和教育法制工作人员对通用法律知识,对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教育方针、政策等的学习,提高其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能力。对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作出具体部署,举行青少年法制教育周,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逐步做到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程、师资”四落实。省教育厅同省普法办联合对各市县、学校聘请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及法制副校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兼职法制副校长聘任和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教育督导〕 2003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全省高中、初中、小学的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全面修订,使评估制度和办法更加完善,并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组织开展了对有关学校申报省示范小学、一级小学、一级完全中学的审核、评估工作。适应教育督导工作要求,重新聘任了省兼职督学,把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在职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领导充实到督学队伍,强化了督导力量,为今后教育督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部署各市县全面开展“两基”工作年检的基础上,开展对“两基”巩固提高的复查工作。通过复查,评选出乐东黎族自治县、海口市龙华区、东方市、农垦新中农场和6个乡镇为“海南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单位”并进行了表彰。开展对教育重点和热点问题的调研,包括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当前初中学校招生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研。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起草的《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不畏困难,积极进取,胜利完成“两基”历史重任》分别作为经验材料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督导会上交流。

  〔教育交流与合作〕 2003年组织2批教育考察团共32人到日本、韩国、港澳台地区进行教育考察。审核上报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和海南粮食学校3所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被批准)。完成25名公派留学生和56名外国来华留学生的审核工作,做好71名外籍教师的聘请和管理工作。积极与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联系,邀请4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海南,为全省9个少数民族市县的80多名教师免费授课。还组织外籍教师参加“中部农村地区扶贫讲师团”赴琼中、白沙、保亭等地巡回讲学。做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18批教育界人士的来访接待工作和各种捐赠物资的管理发放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 2003年,进一步完善全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机构网络,批准设立陵水县、临高县、昌江县教育局3个基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使全省基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数量达到17个。举办第8期全省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班,培训学员30多名,其中10人获得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举办全省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班,聘请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对全省100多名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进行国际音标、测试理论和测试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语音知识和测试技能。省普通话测试中心和各市县、省直单位共举办12期教师普通话培训班,培训教师2000多人。继续开展教师普通话测试工作,对8000多名教师、学生及社会人士进行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第六届推广普通话活动宣传周活动,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做好普通话推广使用工作,组织举办全省第一届中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演讲比赛。

  〔教育信息化工作〕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步伐,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1)制订《海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强网络、网站、远程教育、软件管理,优化网络环境,确保全省网络信息安全。(2)加快全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工作进程。已经建成海南省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开通省教育厅网站和海南教育网站,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与教育部会议中心联接。新建市县教育局计算机网站2个、校园网络58个。2003年,全省有12个市县教育局建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所有高校、12所中专学校建成校园网实现宽带联网,680多所中小学可以通过校园网、电话拨号、租用专线等方式上网。(3)继续实施“校校通”工程。全面开展卫星宽带接收网站建设工作,已有15个市县新装128套接收设备系统,至2003年已建成卫星教育接收站490多个,扩大了中国卫星宽带传输网在我省的覆盖面,中小学“校校通”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全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已初步形成。(4)加快省教育资源库建设,资源信息量已达200G,海南教育网的影响力大大加强。(5)加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以多媒体技术为重点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全省中小学新装计算机1 947台,总数达到30 458台;新建多媒体教室60多间,总数达到560多个;各级各类学校新建计算机网络教室186间。上网学校1 200多所,绝大多数乡镇中心小学以上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推动所有市县城区初中和条件较好的小学及有条件的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五”重点课题研究指导,坚持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加强教师现代化技术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参加多媒体软件编制、网络技术、电教科研、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班培训。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制定防范措施和制度,狠抓落实,认真做好教育系统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实施工作培训。总结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省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工作的深入开展。拟定海南省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发展规划,抓好全省大中专、中师、中学学生的军训工作。加强艺术、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举办全省艺术骨干教师论文写作培训班,开展艺术教师论文评比活动,举办海南省第四届小学体育教师优质课调教活动,提高艺术、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举办全省第五届大中专、中师学生田径运动会、第四届中学生文艺汇演,开展全省中学生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大学生足球赛等多项文体竞赛活动。组队中学生男子排球队,代表中国参加亚洲中学生男子排球锦标赛并获得冠军,组织参加教育部和团中央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优异成绩。

  [社会力量办学] 2003年,坚持 “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深化民办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针对全省民办基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办学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指导各地认真整改,严把民办中小学校办学审批关,加大民办中小学校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加强民办中小学校年检工作,加大对非法办学的治理力度,使民办基础教育办学行为进一步走上规范化轨道。组织开展全国、全省先进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评选工作,经过认真评选,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海口市寰岛实验小学、三亚市第八小学3所学校和海南琼海师范幼儿园、琼海市小明星艺术幼儿园分别被推荐为全国表彰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

基 础 教 育

  〔综述〕 2003年以“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坚持基础教育积极、均衡、协调和持续发展,深化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03年,普通高中比上年增加4所,在校生比上年增加1.06万人;普通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比上年增加4所,在校生比上年增加2.09万人 ;小学调整到3287所,比上年减少33所,在校生比上年减少1.3万人。

  2003年6月举行了教育系统“爱生态、别陋习、强素质、树新风”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对文明创建活动作了部署。组织编写中小学生安全、卫生、文明读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中小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卫生勤俭的习惯。7月18日,在屯昌县召开全省中小学文明生态学校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全省中小学开展校容校貌建设工作的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文明生态学校创建工作。

  〔义务教育〕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把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作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强指导和检查力度,切实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控制在校生辍学率。对海口市龙华区、万宁市、定安县、临高县、乐东县、东方市、保亭县、白沙县、昌江县、省农垦(抽查北片4个农场)等地的“两基”工作进行了年检复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2003年全省小学入学率为99.27%;初中(含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入学率为98.49%;小学和初中年辍学率分别为0.33%和4.12%。

  〔普通高中教育〕 研究制定全省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促进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撰写了《海南省普通高中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和基本对策》,起草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海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标准》;召开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讨会和全省重点中学校长协作会;印发了《海南省高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加强了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全省普通高中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高。2003年,全省完全中学99所、高级中学6所,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上年增长13.58%。

  〔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真实施《纲要》行动计划,举办了多期幼儿教育园长、师资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对幼儿教育管理的指导,整顿和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指导全省国家级实验区和实验园的实验工作;对省审批的一级幼儿园进行复查和部分申报定级的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对上报国家级和省级先进的幼儿园检查指导,评出海南省先进民办幼儿园12所,对5所省示范幼儿园进行了复查,对新申报省优秀一级幼儿园和省一级幼儿园进行了评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工作。

  开展2003年助残日活动,发动社会捐款30多万元,向省特教学校捐赠了价值6 000元的电教设备和价值1万元的图书;印发了《海南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意见(试行)》,规范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确定了文昌市、澄迈县、乐东县为海南省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市县,实验工作进展顺利;开展特殊教育督导检查工作;举办了第六期特殊学校师资培训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推进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是加强了对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二是精心选择实验区,在组织各地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选定三亚市、琼海市、文昌市和省农垦总局作为第二批省级课改实验区,并召开了省级课改实验区工作会议进行部署;三是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培训实验区管理干部、教师共1300多人次;四是组织省级实验区部分管理者和中小学校长共40人,赴福建省厦门、泉州等地考察学习;五是对全省首批省级实验区启动阶段的情况进行评估,为全面推开实验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六是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总结表彰暨推广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实验推广工作,决定从2004年秋季起,全面推进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是出台了《海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为2004年秋季全面启动高中课程改革打下基础。

  〔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1)制订推进师资培训工作法规,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2003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海南省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助训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和推行校本研究和培训制度的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规定市县培训机构基地必须承担本区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将教师参加新课程师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全面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培训档案和实行学分登记制度,并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培训工作的监管制度。(2)大力推进实施以师德为首,能力为本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助困等培训工程。组织经全省选拔培训的小学语文、数学学科带头人共60名,分别到琼中、屯昌等11个贫困市县开展导师式培训助教活动。举办680名教师参加的中学地理、历史、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和计算机7个学科骨干教师省级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班,其中免费为民族贫困市县培训中学教师300名。(3)对全省小学教师第一轮继续教育工程进行了省级终结性考核验收。5月10日~7月4日,组织对全省19个市县和两个企业(农垦、铁矿)小学教师六项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培训项目进行考核验收。全省50 920名小学教师参加,占小学教师总数的98%,经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率达95%以上,受检单位基本通过省级考核验收。(4)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大力实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一是印发了《关于建立和推行校本研究和培训制度的工作意见》,通过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琼海加积中学开展校本培训的经验。二是利用暑假分别在琼海、儋州、海口和三亚举办324名中学校长、教育行政干部和培训机构负责人参加的校本培训专题培训班,全面实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学分登记制度;三是对全省19个市县和两个企业(农垦、铁矿)39所中学校本培训进行了阶段性检查评估,扭转了开展中学教师全员岗位培训的被动局面。(5)切实加强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的培训。一是组织18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二是举办地理、历史、生物、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7个学科省级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中学骨干教师242名;举办小学英语、思想品德和科学三个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省级小学骨干教师192名;四是通过省级基地举办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和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中小学校长900名。

  〔学校稳定、安全工作〕 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2003年5月,省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03年学校及周边治安综治工作,讨论修改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制订了《海南省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印发各市县组织实施。各市县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学校及周边治安专项整治工作。2003年10月,省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对部分市县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检查。经过整治,全省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综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组织开展以“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日活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海南省青少年安全健康科普教育巡回展”;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促进学校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勤工俭学〕 以服务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为重点,结合省内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校园经济和建设生产基地,为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03年,全省勤工俭学、校办产业总产值及营业额1.76亿元,纯收入7 300万元,用于补充教育经费5200万元,通过勤工俭学创收救助贫困学生逾1万人。全省中等、初等学校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生产基地有4 600个,面积达5 000公顷以上,全年接纳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教育近200万人次。

  〔治理教育乱收费〕 加强领导,强化监督,切实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成立了由有关厅局参加的海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领导小组,对全省中小学校收费情况进行检查,查处有关学校乱收费行为。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办学行为的规章制度,并由省教育厅领导分别与各市县教育(教科)局、各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签订了《海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书》,切实落实教育收费领导责任制。设置举报电话,实行举报电话登记和反馈制度,加强检查监督,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逐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了很好的遏制。

  〔中小学危房改造〕 全省中小学共筹措资金4.1亿元,新建校舍34万平方米,使全省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696万平方米,其中钢筋水泥结构校舍建筑面积609万平方米,占校舍建筑总面积的87.5%。全年共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33.94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24.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413.3%,新建及改造农村学校教师工作间2.4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任务120%。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综述〕 (1)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步伐。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月19日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初步制定了《海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总体方案》。继续办好“小康班”、“9+1班”、“农民技术专修班”,积极开展校际、校企联合办学。(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和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组织专家对省级重点专业进行评估,确定省级重点专业25个。(3)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成立200多人的海南省职业教育艺术团下乡巡回演出,组织各中专学校开展“三下乡”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海南省职业教育讲师团的作用,先后到15个市县传授科学技术,接受培训的人数约2万人次。

  2003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1万人(含技工学校),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38.9%,普职比约6:4。中专毕业生(不含中师、技工学校)就业率79.5%,其中普通中专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83.6%,市县职业学校、民办学校毕业生就业率71.5%。

  〔中等师范学校调整〕 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推进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对全省8所中等师范学校进行调整改革,除海南民族师范学校、海南东方师范学校保留不变外,原海南农垦加来师范学校、农垦通什师范学校改办普通中学;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海南琼海师范学校改制升格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外国语师范学校改制升格为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将海南琼台师范学校、临高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一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并报教育部审批。

  〔科技扶贫〕 继续办好“小康班”、民族地区农村青年技术专修班和“9+1”农业职业培训班,为农村培养致富带头人。2003年,从全省720个贫困村中招收中专“小康班”360人,大专“小康班”40名,民族地区农村青年技术专修班60人。“9+1”农业职业培训班学员820人,参加短期技术培训班3 100人。抓好全省每市县三个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委会成人文化学校的阵地建设和农民培训。组织农民学文化、学技术,开展科技咨询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运用科学技术的自觉性。全年共培训31万人次。组织海口地区省市属12所中小学校35名高级教师成立扶贫支教讲师团,分别到12个市县126所学校开展讲学、讲座、指导办学等活动。

高 等 教 育

  〔综述〕 2003年,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琼海师范学校和文昌外国语师范学校转制升格工作,分别成立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完成海南政法学校升格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的报备工作;批准筹建海南迈拓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民办)。指导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组织开展全省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检查。开展高职“专升本”考试,4所本科院校共有7个本科专业招收280名高职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海南校外学习中心年审工作。批准中国农业大学等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在海南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点)。

  2003年全国共有94所成人高等院校计划在海南招生2.03万人,报考人数2.53万人,实际录取1.90万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42个,其中本科22个,专科20个,共有5.99万人报名参加考试,报考本科人数2.94万人,报考专科人数3.05万人。有4242人取得自学考试毕业文凭,其中本科1754人,专科2488人。组织全国PETS考试2次,571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次,5684人参加;剑桥少儿英语2次,847人参加;组织各种招聘录用、竞岗考试14次(省外2次),共有4678人参加。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制定印发了《中共海南省教育工委关于在教育系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在高校和省教育厅直属学校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为提高教育工委系统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促进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和教育改革发展,省教育工委举办2003年海南省高校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暑期理论研讨班,并于2003年11月成立中共海南省教育工委党校,举办了省教育工委系统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期培训班,提高教育工委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学观摩活动。2003年5月,举办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教师培训班,编写《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材。全省高校已普遍使用该教材,师生反映良好。召开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3年年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表彰了一批优秀论文、专著。在大学生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征文比赛,优秀文章结集《旗帜飘扬——海南省高校大学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集》出版。组织大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演讲比赛,增强高校大学生文明道德意识。深入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的斗争。2003年4月29日,省教育工委分别与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中学签订教育转化责任书,切实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指导符合成立党委条件的厅直属学校成立党委,分别指导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和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党委。6月27日下午,召开教育工委庆祝“七一”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对3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42名优秀共产党员和2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中共海南大学法学院党总支部、中共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党委被中共海南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温强、谢越华、辜孔进、符玉梅、云玉霞、陈渊竣、宋张波等被评“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教学与科研工作〕 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学质量改革工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有4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启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评定海南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等5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开展高校新办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对3所本科高校有首届毕业生的6个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对高校申请增设的本专科专业进行评审,批准增设14个本科专业和20个高职专科专业。举办第三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和第四届全省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高校科研工作取得突破,获得国家863项目5个,是历年来海南省高校科研工作成绩最好的一年。省教育厅实行高校科研资助项目、优秀中青年青年教师科研——教学奖励基金、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等,推动高校的科研工作,进一步增强了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加强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组织专家对省教育厅立项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对10个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青年教师科研——教学奖励基金项目、8个省级重点学科进行中期检查,对第二批8个省级重点学科进行年度检查,促进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拉动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研究生教育〕 2003年,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与全省高校特点紧密结合、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开始形成。海南大学新增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点2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5个。海南师范学院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4个学位授予权。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新增博士点1个、硕士点8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个。2003年,全省高校硕士点已达40个,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194人,2003年招收博士生19人,硕士生185人,现有在校研究生共442人,其中博士46人,硕士396人。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积极推进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协助有关商业银行和学校做好高校贫困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到2003年,全省高校累计落实贷款人数5674人,贷款合同金额5962万元,已发放贷款人数5055人,共发放3836万元。及时发放2002年度国家奖学金,共发放89人,奖金总额为39.6万元。2003年海南省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奖励300名优秀贫困大学生,发放奖金52万元。

  〔图书馆建设〕 全省各高校认真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试行),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进一步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海南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库建设,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海南大学图书馆的海南旅游资源库、海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的海南历史文献资源库取得较大突破。图书馆馆藏电子数字资源量已达到图书总量的31%。读者培训工作力度加大,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把读者培训工作列入教学计划。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顺利开展,各高校图书馆共同签订了馆际互借公约,分别成立了馆际互借运行小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003年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学联继续组织开展了海南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深入企业、乡镇,广泛开展了科技支农、法律宣传、支教扫盲、企业帮扶活动。海南省大学生组织了“爱生态、别陋习、强素质、树新风”宣传实践服务团,奔赴全省18个市县的贫困乡村,为群众宣传防治“非典”知识,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参与爱国卫生运动。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为全省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2003年,全省共有3.01万人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实际录取2.45万人。比上年增长15%。

  2003年,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有毕业生5 846人,其中师范类毕业生1485人。师范类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870人,当年就业739人,就业率85%;专科毕业生615人,当年就业339人,就业率55.2%。

撰稿 王世翔
审稿 黄国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