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普及义务教育
试论教育的发展阶段
2001-11-21    江西师大教科院桑志军

字体大小:

  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教育本身也不断得到发展。到了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那么,从原始社会的教育到现代社会的教育到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又是如何呢?我们依照马克思关于剖析简单劳动过程的方法,对教育本身作一番剖析。马克思把简单劳动过程分为劳动者、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教育过程的基本过程也可分成四要素: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后两个要素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资料)。通过对教育这四要素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教育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一、跟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非形式化的原始教育。

  这一阶段的教育自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一直到原始社会的解体。远古的人结群而居,形成了原始群。原始群为了使青年一代参加集体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智能和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这样就产生了原始形态的教育。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教育受生产力的制约,使得社会上不可能出现专门的教育者。社会实行“自然分工”,这一阶段的教育者就是原始部落群中的年长者。整个新生的一代都是受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作为人生过程中必需的训练,还谈不上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在原始社会初期,儿童由原始群公育,成年的男女负责猎兽,而老人和儿童负责看管所获猎物和设置隐蔽所,由老年人教导儿童操作的方法;到了母系氏族,男女分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男童由成年男子指导,学习男子应做的事,女童在妇女指导下练习女子应做的事;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以父权维系的大家庭,教育青少年的职责是由大家庭承担的。

  总之,在原始社会中,教育新生一代是原始群或整个氏族的事,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教育主体是不固定的,教育客体也不固定,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也带有偶发性质。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和人们的社会活动(生产活动、宗教活动、消闲活动、娱乐活动等)浑然一体的。原始社会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教育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儿童以模仿成人的活动为游戏,这些游戏也使儿童掌握了某些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另外,尊长的讲授,也是重要的教育方式。在这一阶段中,由于文字还没有产生,教育传播媒介主要是靠语言和形体示范,这一传播媒介使得这一阶段的教育受时、空的限制很大。这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经验简单而原始,社会精神文化尚处“蒙昧”时期,所以教育的内容也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需要,由长辈教导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些行为规范,习俗经验,原始的宗教艺术,以及劳动的技能,并进行某些体格锻炼等。

  综上,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和整个原始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教育主体,教育客体都是不稳定的,它们的联系也具有较大的偶发性,教育的内容、手段也显得原始。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各个独立、散乱的教育活动形式,它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育组织系统。所以,我们称这一阶段教育是非形式化的原始教育阶段。

  二、供少数人享受的初步形式化的古代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形态进入了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教育的发展也步入了第二阶段:供少数人享受的初步形式化的古代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的生产力虽较前一阶段有了较大发展,却仍是十分低下,只允许少数人脱离劳动,社会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得教育能够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这时,有了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一般说,教育主体在这一阶段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一时期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人身依赖与占有关系严重,教育融合于政治之中,教育活动从属于政治。教育主体往往成了统治者的“代言人”,甚至教育者本身就是统治者,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君王和主教的维护。教育客体的社会地位也是同样的。由于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因而也占有教育。受教育的权力是和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的,奴隶无受教育权,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大都不能入校学习,就连统治阶层的子弟入哪一等级的学校也要按其父兄官位的品级大小决定,这一阶段的阶级性表现为等级性,也就是说,只有少数特权阶级的后代才能成为受教育者。由于教育在当时是以教化作为暴力统治的辅助手段,那么教化的内容也旨在强化“人身占有”与“人身依赖”关系。这样,政治、道德、伦理教育就自然成了这一阶段的主要构成。奴隶社会中,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低下及统治阶级实行暴力统治,体育在教育中占有较重的比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除在秦代曾一度推崇法家,排斥儒家,从汉以后都是独尊儒术的。儒家的经典成了正统的教育内容,即使是童蒙教材也都贯穿着儒家思想,三纲五常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标准。在德育或是宗教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大约在宋代,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之后),社会上也渐渐需要培养具有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才,于是学校教育也开始增加一些算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我国,这一阶段的教育机构是官学和私学并存。奴隶社会在教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学校的产生,中国自夏朝以来,就有了庠、序、校和学等教育机关,这些教育机关一开始就为剥削阶级所垄断,学校教育是他们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进入封建社会后,官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例如唐代的中央官学设有“二馆六学”,此外还有地方官学。南宋以后官学逐渐走下坡路,实际上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与官学相对而言的私学,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时期。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西周日趋衰落,礼崩乐坏,由“学在官府”变成“学在四夷”,又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出现了“士”这一阶层,各个大大小小的统治者需要“士”来为他们服务,于是争相养士,士的培养也就成为迫切需求,这样,私学便应运而生了。此后,私学有很大的发展,唐末与五代以后,书院兴盛。私学表面上虽人人可进,但由于大多数劳动人民子弟交不起“束,而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在官学和私学中,都只有统治阶级的后代方有权享受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组织形式主要以个别教育形式为主。由于教育的主客体是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受教育者被动地、消极地参与教育活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为君为父,“师道尊严”。教学时,同一教师对于年龄悬殊,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分别授课,即使对于年龄、程度相近的学生也是如此;教育内容虽大体相同,但各个学生学习进度不同,所以聚在一起的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课业;无固定修业期限。这种教育组织形式的优点在于办学形式灵活,并具有“因材施教”的潜力,但因同一教师分别以不同教学内容,按不同教学进度对众多学生分别授课,一般只能进行简单的机械灌输,很少形成“因材施教”的实况。到了这一阶段的后期,逐渐地出现了正规的学校教育的萌芽,以学生集体为教育的对象。这一阶段,人类发明了新的传播媒介———文字符号。文字是记录和表达语言的书写符号,它可以比语言媒介更少受时空的限制。由于这一传播媒介的出现,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不只物化在生产工具上,而且能借文字工具的概括使之从直接经验的形态中抽象出来,上升为知识形态,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化客体,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文字资料是作为物的因素和教育主客体相联系的,物的因素发展了,主客体的联系也更密切了。文字资料的出现是这一阶段教育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综上,我们之所以称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形式化”教育,主要是因为在这一阶段中,教育主体确定,教师开始成为一门职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教育活动形成系统的籍助文字工具与书籍来进行的文化传播活动,所传播的文化逐渐规范化,有固定的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出现了以个别教育形式为主,以教书、读书活动为主的学校,教育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部门。然而,我们又说,这种“形式化”的教育在这个阶段只是“初步”的,这时的学校虽然基本上是独立的专门教育机构,但这些机构内部职能是不分化的,不同教育实体间并无系统的有序的联系。所以,只能说是一种“初步”的“形式化”。

  三、逐步普及的以制度化教育为主干的现代教育资本主义初期,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现在。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教育的结构,规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迅猛的发展,教育的内容也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状况。教育主体在这一阶段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成了“自由职业”的教师,不再是亦官亦师,官和师分开了。在传递知识价值文化的时候,也不再主要是教人“成人”,随着学科分化及学科内容的增加,教育主体的指导作用在教师所起的作用中日趋增大。大量的分科知识源泉转化为学科知识后,校内教师职能产生分化,多数科任教师同少数非科任教师之间分工,科任教师之间实行分工,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分工,学校教师与教材编写人员分工,这些分工使得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变得不是那么直接,形成了“社会总体教育者”。实际上,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肯定了教育主体的“人”的地位,教育主体并非“神”,并非全知全能,这样也更真实肯定了教师的地位。生产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使他们“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这样,进入现代教育阶段后,人们对教育客体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人们普遍受教育的可能与权利总算得到确认,教育在整个年轻一代中普及,而且在职成人也不断被纳入受教育者范畴,劳动者受教育成了机器大生产生死攸关的事情。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教育实质上不可能平等,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受教育的机会始终靠个人争取,受教育者的地位取决于教育过程中允许他们自由的程度。资本主义教育的阶级性主要表现为“金钱特权”,有钱的资产阶级子弟他们可以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不可能真正做到民主、平等,只有在社会主义教育中,教育才有民主平等的可能。随着初步形式化教育的发展,各个独立存在的学校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因素,客观上要求形成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各级学校的系统是按两条路线发生的:一是从高级学校向低级学校下延而发生的系统;一是从低级学校向高级学校上升而发生的系统。但是,中等教育系统(尤其是处于中等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形成是个例外,它实际上是在机器生产对熟练技工与初级管理人员的强大需求的推动下完善起来的。在教育系统形成后,教育越来越“制度化”,形成学校制度。制度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较为严密的管理体制。它是一种全日制学习的机构;对入学和毕业有一定的年龄规定;教学模式是教师“面对”学生的讲授式;课程是分年级的;基层单位的大小,也即学校校舍或楼群已随学区的城市化和一体化而不断扩大,由于有更多的儿童延长了修业年限,因此体系规模已有了扩大。

  学校教育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教育途径,另一方面,人们也在学校之外另辟蹊径,采取各种非制度化的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充分学习的机会,不仅学校承担教育的职责,而且很多非教育机构也承担教育职责。也就是说,在这一制度化的现代教育阶段中,也存在着初步的形式化教育,以及广义教育。但是,这种广义的非形式化教育也包括多种形式的远距离教育等,都以正规的学校制度为参照系数来设置,从而整个社会的教育形式以制度化教育为主干状态。教育构成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变化。大机器生产要求全面发展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要求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随着生产向现代化发展,劳动者只掌握一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智育在教育构成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技术教育也日趋重要,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实际工作操作中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中对人的压抑的伦理道德教育无美育可言,新兴的资本主义教育提出了美育的重新发现(相对于原始社会的“美育”),特别是德育理性化,推崇科学与民主。这相对于封建社会的教育而言,是一个巨大进步,然而,这种科学和民主相对于社会主义教育中所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言是虚伪而片面的。以什么目的、什么内容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现代教育中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不同所在。这样,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构成已经涵盖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文字资料仍然是现代教育重要的传播媒介。此外,引人注目的是新的现代传播媒介的出现为教育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这些新的传播媒介有电影、广播、电视及其它的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脑及其网络,它提供的信息远比学校教育广泛得多,更重要的是可以或多或少地复制教育过程,从而提供教育者与教育场所的替身,创造了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在不同现场平行活动的前景,出现了“社会总体教育者”,动摇了千百年来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形式化结构性的的联系。这一阶段的教育,以崭新的态势,替代了初步的形式化教育,它以鲜明的制度化为主要特征,使各类游离状态的教育实体成为一个系统的社会分工部门,这种制度化教育还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综前,我们把至今为止的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并不意味着各个阶段的教育是毫不相干截然割裂的,事实恰恰相反,各个阶段的教育是密切联系的,后一个教育阶段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以前一阶段的教育为基础的,后一阶段的教育也包含了前一阶段的教育,只是它们在整个社会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主次有别。四、对未来教育的展望通过对人类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分析,结合现在的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教育的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同时,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家庭。于是提出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问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缩短,现代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受教育者把获得的科学知识作为重新探索的出发点,不仅要能够懂得科学方法,而且要能够应用“若干”科学方法,才能参加生产,受教育者从事劳动后,职业流动性增大,社会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这些都要求受教育者在走出学校后,继续受教育,使接受教育“终身化”。教育的社会化发展趋向,也是由克服学校教育(制度化教育)的弊端所决定的。各种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人们接受的信息多样化、现代化,这些信息未必都与学校教育的目标一致,也不一定与学校教育有相同的价值观另外,学校教育的内容总量滞后于时代,这样,人们要接受最新的科技成果,就往往不是从学校中获得,而是通过其它传播媒介,由个体自学,或是社会提供的临时性教育获得。这样,教育的社会化的发展成为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社会教育化往往是和教育社会化相互演变和相互转化的,有了教育社会化的需求,就会有社会的教育化,社会教育化使得教育的社会化成为可能,教育社会化也促进了社会的教育化的发展。

  总之,未来的教育,应该是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与制度化学校教育相互补充,共同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Soltis,J.F.DefinitionsofEducationAnIntroductiontotheAnalysisofEducationalConcepts(Ind,ed.),1978。2.万明纲:《论教育学研究中的知识社会学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1996年第1期。3.赖金良:《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哲学研究》1996年第6期。4.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华东师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3期。《“四分法”:教育理论成份解析的新尝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2期。5.齐修远:《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的两个假设》,《哲学研究》1996年第7期。6.石中英:《略论教育问题的主观性》,《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7.唐莹:《事实/价值问题与教育学研究》,《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报)1994年第1期。8.冯建军:《“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辨》,《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第2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电子科大综合素质教育结奇葩
· 教育数字化“结大瓜”受益学生两百万
· 江西师大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 采访调查农村“隔代教育”的现实之忧
· 陈至立:我们将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
· 落实责任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 改善教育条件 成都投10亿建农村中小学
· 2005微软亚太区教育高峰会将在杭州召开
· 亚洲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希望
· 河北省博野县整合资源打造优质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