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农村教育
农村初中美术学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01-10-17    徐基仁

字体大小: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原国家教委在基础教育中,强化了全面素质教育,重视了美育(即审美教育),学校中的美术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

    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的中学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校中领导表面上抓素质教育,而实质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和现象还依然存在,美术教学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美术师资不足,教师素质低,很难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美术教学目的;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面临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要求,我们认为农村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任务是:调查研究农村初中阶段美术教学规律、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与途径;促进和提高农村初中的美术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要实现这一改革的目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需要长期地深入到农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初中实际,进行美术教学改革和实验。从1990年8月开始,我们到白山市抚松县三中,进行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的调查。深入了解抚松县及实验校美术师资的素质和专业状况;了解实验班学生入学前的美术基础和审美素质;了解学校领导对美术课教学重视情况。结合摸底调查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了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美术教学改革实验方案。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和实验,初步取得了改革的成效。学校美术课教学步入了正常轨道,审美教育有了起色,学生的审美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下面就这一阶段开展的美术教学改革实验工作,谈几点体会和想法。

    一、优化美术课程结构,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美术学科的改革,是学校整体课程结构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抚松县三中初中四年制实验班的美术课程结构改革实验,以审美教育为主线, 保证1-3年级的美术必修课时,增设4年级美术必修课,加强各年级的美术课外活动,建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结构。必修课的教学,使学生得到基本素质的各种训练,获得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解决共性的问题。选修课和活动课着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这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相辅相承,又有所侧重,发挥了不同的育人功能。

    在优化美术课程结构的同时,还推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如根据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增添了15%左右的乡土教材。充分利用当地的树根、狼屎泥等材料雕塑小型的工艺美术品;用河卵石、树皮、树叶制作装饰画等;利用春秋季节,积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室外进行人物和风景写生,引导学生欣赏描绘美丽的校园、家乡的自然美景。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了审美能力,而且,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二、强化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美术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技能外,还要在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境界,开发右脑潜能,陶冶情操,完善人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使他们学会生存,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学会学习,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学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强化审美教育,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农村初中的美术课教学,不是培养学生当画家,而是着力于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我们加强了欣赏课教学,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对中外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实和丰富了手工课业,增设了泥工、纸工、编织、装饰画、实物版画等课业,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设计能力;还通过服装设计、着装实践和美化环境,以提高学生美化自我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三、美化育人环境、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决定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美好的学习环境,会使心情愉悦,激发学习兴趣;恶劣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沉闷,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通过美化育人环境,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这几年,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地改善教学条件,修建了一些新的教学楼,我们进行改革实验的抚松县三中,就是其中之一。它座落在长白山脚下,周围山峦环绕,绿树成荫,崭新的教学大楼被蓝天白云衬托,自然景观十分优美。但是,这容纳千人的四层教学大楼,不见一条醒目的标语,更没有什么艺术作品悬挂,教室内外徒有四壁。为了改善育人环境,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制定了《抚松三中校容美化方案》,利用东北师大美术系学生教育实习的机会,组织实习生和任课教师,实施了育人环境的美化工程,先后为学校绘制油画、中国画、装饰画11幅,书写标语板20块,美化教室24个,装饰德育教室展览板近百平方米,使该校的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师生们观赏着一幅幅美丽图画,一个个鲜艳的大字标语,发自内心地露出了微笑。

    美化学校中的育人环境,通过艺术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醒目的标语口号,时时刻刻向人们进行着潜在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不象说教那样兴师动众,感人肺腑,而是寓理于情,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学生每天走进教学楼,看到巨幅油画《长白天池》的景色时,将会感到家乡山河的美丽壮观,从而启迪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更加勤奋地学习。他们通过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受到了审美教育,提高审美的素质。

    四、密切美术与各学科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又一渠道

    美术学科,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要运用图象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运用图象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美丽的图象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改实验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的渠道。比如,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为课文绘制插图,教师通过诗与画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配合化学实验课,用试剂绘制山水画,通过喷染不同试剂进行化学反应,显现出使人变幻莫测的绚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还密切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历史故事会等,绘制了大量的图表、历史人物肖像,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拓宽了审美教育的渠道。

    五、加速培训师资,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

    发挥美术学科的审美教育作用,关键在于美术教师。目前,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教师的素质偏低,很难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以抚松县为例,全县中学美术教师大专结业的和符合中学达标的寥寥无几,多数是中师毕业生顶岗任课。

    为了加快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实验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五种培训措施:1.协助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中小学美术教师假期培训班;2.为全县中小学美术教师创造参加高师美术函授学习的机会;3.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高师美术系进行短期培训;4.开展县内中学校际间的美术观摩教学;5.选派骨干美术教师参观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学现场比赛会。通过上述种种形式培训,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抚松三中的姜艳秋老师,1990年7月毕业于中师,开始她不懂中学美术课如何上,更不了解初中美术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课时觉得很吃力。为了尽快适应初中的美术课堂教学,我们帮助她熟悉教材,选择教法,研究教案。经过一段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后,提高很快。1991年参加全校教学百花奖比赛时,荣获了美术教学优秀奖,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好评。

    随着社会生产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以及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速培训师资队伍,尽快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这样,贯彻和实施审美教育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几年来,农村初中美术学科的教改实验,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给实验学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如何以审美教育为先导,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建体,以美助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改革和探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