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农村教育
改革初中历史课课外活动的探索
2001-10-17    张熙峰

字体大小:

  几年来,我们与抚松县三中和白山市二十一中在开展“优化初中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改革实验”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课外活动,努力探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境况

  早在l990年,我们就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从中发现历史教师普遍认为历史课是“小科、副科”,只把历史教学的任务限制在知识的传播上,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广泛采用“知识点教学法”、“勾书圈点教学法”,忽视历史课外活动,等等。有鉴于此,为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必须尽快把初中教学推上素质教育的轨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历史学科的“双优”实验,大力探索历史课外活动的德育功能,以培养和造就一批迎接2l世纪挑战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二、主要做法

  1.紧扣中学历史教材,切实发挥德育功能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中学历史教材本身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深入挖掘历史教材的德育因素。比如,初一学生学习了战国时期的文化后,教师从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中,选取了“龙的传人一一北京人”、“华夏之祖——黄帝”、“治国有方的姜尚”、“龙的传人故事竞赛会”。通过这些活动,使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初步了解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激发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初二年级在学完中国现代史后,教师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人民英雄刘志丹”、“从容就义的方志敏”等26位中华英烈的事迹,各班分别出一期壁报,不少班级还举办了“中华英烈演讲会”。

  2.充分利用当地资料,编写宣讲乡土教材

  教学内容是学生发展的基本信息条件。乡土教材蕴含丰富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内容。为此,我们与地理、生物学科共同编写出版了乡土教材《抚松》。为了编好这部教材,我们组织人力,深入县档案馆、方志办等部门,搜集、整理了大量反映当地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原始资料,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我们遵照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在历史部分根据厚今薄古的精神,撰写了抚松的沿革等13个题目,把抚松的历史做了比较完整的概括。乡土教材的教学主要是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一共安排l0学时。正因为乡土教材所讲的是乡土的历史,感染力强,学生感到亲切,所以,利用乡土教材是一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3.针对初中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形式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的事很多。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除了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正面灌输思想教育外,搞好多种形式的历史课外活动则是主攻方向。针对初中历史教育方式单一死板,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以及初中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和活泼求新的特点,我们对历史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有:

  (1)历史专题报告会。我们紧密配合形势教育,各种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学校德育工作、历史课堂教学等,举办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尽可能在年级或全校范围内进行,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教育。举办图片展览。为了具体地、形象地、直观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举办了“勿忘九一八——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实”图片展和“鉴古知今,学史明志(1840—1949)”图片展。先后组织千余名学生参观。这种大型图片展览,图文并茂,解说简明、生动,学生乐于接受。

  (2)播放录像片。为了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陆续播放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驱者之歌》、《屠城血证》等十几部历史文献片和电影,学生观看人数达千人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学历史教材的不断完善,文化史的内容显著增加。这不仅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有位教师在讲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时,选播了10分钟“云冈石窟”的录像片,把石窟艺术的雄奇、精美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仿佛使学生置身于艺术的海洋之中。这次活动,把知识传播、智能培养、思想教育、美育和文化娱乐融为一体,受到学生的喜爱。

  (3)历史故事会或演讲会。这项活动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竞争性,适应初中学生喜欢在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心理特点。这项自我教育活动,能使学生增强参与意识,并从思想感情上进入“角色”,受到深刻的教育。即使对其他观看的学生,所得到的感受也要比教师讲授亲切,从而取得更佳的效果。

  4结合纪念重大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从1990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辛亥革命80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鸦片战争150周年”、“香港百年回归”等重大节日,大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抚松三中“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包括:(1)召开全校“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大会,由东北师大教师作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的专题报告。然后,由4名学生代表登台演讲,痛斥日寇侵华的累累罪行——日本731细菌部队灭绝人寰的细菌实验、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辽源万人坑等。(2)举办“勿忘九一八——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实”图片展。这些图片真实地、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生动地、形象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的英勇斗争。

  (3)各班召开了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主题班会。(4)组织师生观看有关影片。(5)以“莫忘国耻,爱我中华”为题进行命题作文。

  三、初见成效

  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学习历史应是兴趣盎然的事情。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严重程式化,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呈下降趋势。据《中国图书商报》与北京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表明:中学生对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师最不满意的是“讲大道理太多,缺乏趣味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应认真考虑学生的意见。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能源”,初中历史教学当然应下功夫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持久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近些年来,两所中学的历史教师按照“激情引发,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心理导行”的指导思想,全面地落实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过去学习文化史方面的内容,如墨子“非攻”的思想等,因教材缺乏生动的史实,学生感到枯燥、生硬、难懂,不愿学习。而在故事会上,学生在讲述的历史人物中补充墨子的“止楚攻宋”、“扁鹊见齐桓侯”、“马陵之战”孙庞斗智的具体事例,就使这些人物变得栩栩如生了。又如,老师在讲授乡土教材时,不少学生都反映“历史上发生的那一幕幕,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们很近”。总之,通过历史课外活动,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教材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现了课后争相购买和阅读历史书籍的可喜现象。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年来的历史课外活动实践证明,它有助于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许多学生在日记中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东方巨龙重振雄风。有些学生还在日记中发出了心灵的呼喊:莫忘国耻,警钟应时时响起;爱我中华,更是我们心中的最强音。通过教育活动,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经过中国人民用血和泪的代价得出的真理。从近代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中,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迎接世界的挑战。

  3.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要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提高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而提高历史教师素质的途径,应以自我研习、自我修养、函授进修为主,辅以参加“双优”课题实验。几年来,两校历史教师通过“双优”课题实验,整体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抚松三中历史教师为例,在历次各级教学竞赛中榜上有名,其中一名教师还被评为白山市级教学能手。

  4.有利于充实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中指出了初中德育基本内容的7个方面。它包括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等。这7个方面只是一些条目,并未列出具体内容。而在《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和《中学生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用)中,则明确提出了加强“两史一情”教育总的目的要求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育要点,这是对现行中学大纲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加强和补充,是历史学科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我们通过历史课外活动,开展“两史一情”的一系列教育内容就是对中学德育大纲的充实,也是落实大纲的实际行动。

  四、几点体会

  1.把历史课外活动纳入学校德育整体计划

  中学德育途径是多方面的,既有专门传授思想教育的政治课,又有寓德育于学科学习的教学,还有班团队会等活动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历史学科在德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两所中学一直把历史课外活动作为教育的重要渠道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计划,统筹安排,具体部署。还要求校团委、少先队、政教处、教务处、学科组等有关方面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在历史课外活动中,还注意与政治、语文等学科的横向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及能力的综合运用,达到德育、智能相互促进的目的。

  2.精心做好每次活动的准备工作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想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认真策划历史课外活动的全部过程,精心做好每次活动的准备工作。

  首先,主题要鲜明。主题是课外活动的中心,是整个活动的目的和灵魂。主题明确,才能使历史课外活动具有感召力、吸引力,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确定历史课外活动的主题,是组织好活动的重要前提。历史课外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考虑到4个方面:要紧密配合党和国家当前的形势、任务、方针和政策;要结合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根据学校、年级布置的中心工作;要从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

  其次,准备要充分。它包括围绕主题恰当地选择内容,精心地设计形式,适时地做好检查。这是组织好活动的关键。历史课外活动的主题,只是确定了教育的中心,要真正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还必须将主题变为各项具体内容。那么,如何围绕历史课外活动的主题选择内容呢?我们的体会是:一是扣主题,教材要真实、典型。二是少而精,切忌多而杂,大而空。三是要生动形象,不能干瘪无趣。四是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五是要编排程序,即要根据材料的时间先后、内容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好内容的编排工作,使其具有较强说服力和感召力。如“近代中华英烈演讲会”就较好体现了上述要求。这次活动选择了李大钊等几位烈士作为代表,每个人物着重突出他们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以及慷慨就义的悲壮场面,切实做到以事感人,以情感人。

  再次,形式要新颖。这是能否有效地突出主题,表现内容的重要方面,也是直接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历史课外活动的形式,一般是指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活动的形式及编排,人员的调配、会场的布置、气氛和节奏等。一般讲,初中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以一节课为宜,活动动静结合,也可穿插些小节目。如“龙的传人竞赛会”就是设计比较成功的一种活动形式。教师为了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龙的传人——中华民族的形象,就在会场的幕布中央贴上“龙的传人故事竞赛会”9个醒目的大字,下面是一条金光灿灿的腾飞巨龙,在巨龙的下方悬挂着与故事会相配套的几位古代杰出人物的彩色画像。这一精心设计的画面,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作为龙的传人,怎能不为中华而自豪,怎能不为祖国而效劳,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就在这种情景中萌发、深入。

  第四,会前要检查。即要做好每次活动前的检查工作,修改不合适的地方,把整个活动安排得妥当,一气呵成,不能拖泥带水。

  3.注重活动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次有效的历史课外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活动的结束,必须及时巩固和深化活动的成果。在这方面,我们通过让学生写日记,做作文、开座谈会、办壁报等方式,帮助他们从思想上总结自己的感受。总之,要把学生在历史课外活动上引发的感情冲动、形象的感染,上升为历史的反思、理论的思维,逐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达到深化教育效果的根本目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