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农村教育
基础教育中爱农务农教育问题探讨
2001-10-17    唱印余 王 材

字体大小:

     一、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今日的中国大地,市场经济汹涌澎湃,在农村学校坚持进行爱农务农教育是否合乎时宜?强调爱农务农教育是否符合农村发展趋势?只有在理论上作出明确回答,才能有效地指导农村教育实践。

    纵观各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明显增加,这一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是必然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就整体而言必然有大批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到非农业生产部门。然而这一劳动力的重大转移说明了什么?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完成劳动力的转移又将有什么特点?与教育的关系如何?这里有以下观点应该澄清。

    第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并不意味农业生产在人类生活中失去重要意义,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不容否定,尤其在具有12亿多人口的中国,要高速发展经济,没有农业的相应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现代农业发展,在劳动力数量减少的条件下,更加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离土不离乡,基本在当地转移到非农业生产部门。中国的农村教育承担着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任,必须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为动力全面提高新一代农民的素质。

    上述基本观点是研究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不可偏离的。

    重视农业,加强农村教育,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众多,又是农业大国。我们可以引进农作物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可以购买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但不可能依赖外国提高我国广大农村人口的素质。归根结底实现农业现代化要靠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0年我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占73.77%,即有8亿多人口居住在农村,教育工作要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显然,大量的任务在农村。只有解决好农村教育问题,才能有中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按中国实际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便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把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爱农务农教育,提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实现这一重大目标,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程度来说是相当困难的。近年来我国初中教育有较快发展与明显提高,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已由1985年68%上升为1992年79.7%,一些大、中城市和富裕农村已经普及了初中教育。初中生的全科考试合格率已由文革后最初几年的30%左右,上升到1992年的56.88%。可见,情况在日趋好转,但又不能不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承认初中教育,特别是农村初中教育至今仍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前边列举的基本数字既可以说明近年来初中教育的发展与提高,同时也表明初中教育离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很大。现在尚有20%左右的小学生没有升入初中,进入初中的学生又有5%以上的流失,初中生达不到全科合格者仍有40%多。而这一部分未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初中流失生、学习成绩不及格者,基本集中于农村学校。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初中教育的普及率、初中学额的巩固率、学生成绩的合格率都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数值。可见,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初中教育是中之。解决这一重大难题,需要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做多方面努力,而农村初中切实加强爱农务农教育则是一项带动全局的根本性措施。

    当前农村普及初中教育所遇到的问题,有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经费投入少、农民负担能力有限、在子女小学毕业后无力供孩子继续学习,等等。同时也存在农民对教育脱离农村实际不满意,学生读了农村初中对家庭致富帮助不大,因而对孩子入初中或上了初中后是否要读到毕业,积极性不高。常常是有希望升学的就坚持读到毕业,参加升学考试;升学无望的就提前离校,中途辍学。改变这种局面,除在根本上提高教育地位,走农科教结合的道路,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教育投入以外,还必须深化农村初中教育改革,改变教育脱离农村实际的状况。要切实加强爱农务农教育,使学生有热爱农村、建设家乡思想感情,有科学种田、改变家乡面貌的实际本领。用培养地方经济所需人才来换取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更大投入,用学生掌握致富的实际本领换取家长供孩子读书的认可。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农村初中教育产生活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因此,爱农务农教育是我国广大农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有力推动因素,是农村初中改革与发展的杠杆。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初中加强爱农务农教育是教育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是从中国国情的客观实际提出的,也是当前我国农村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要条件,它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

    对农村教育来说,是树立爱农务农的思想,培养学生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还是单纯追求升学,把弃农离乡当做农家子弟成才的唯一出路。这是两种教育思想的根本对立。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是学而优则仕,读书后有出息就要去当干部,不能再在家乡种地。在三大差别明显存在的社会条件下,农民群众中仍有这种观念是不足为怪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盼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升学,多接受几年学校教育,也是完全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然而,在现阶段的中国办学校,特别是办农村中学,却不能只以升学为目的,不能把农村学校办成单纯向外输送人才的转送站,置当地人才需求于不顾。从长远观点和国家整体观点说来,地方学校向上级学校输送优秀学生升学和为当地培养人才是统一的。国家高层次人才越雄厚,越有利于地方人才的培养与提高。中学,包括农村中学有义务为上级学校输送新生,但必须明确这只是一部分,当前在大多数农村初中升学的只能是少数。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因此,要树立农村教育主要为当地建设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加强爱农务农教育,纠正教育思想上的扭曲现象。原国家教委一位负责人曾指出:县以下教育的重点是为本地各项建设事业服务。现在有一种怪现象,一些地方花了很大力气办基础教育,办了多年,教育有发展,县里照样穷,山河没有变。县里越缺人才,越积极往外输送人才。升学率降低了甚至还要撤校长的职,撤教育局局长的职,至少给点颜色看看。升学率高了就敲锣打鼓,发奖金,请吃饭。这种状况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商品化、现代化的要求,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在农村初中提出转变教育思想,加强爱农务农教育,首先要为本地建设事业培养人才。这是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是落实农村教育主要任务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际内容。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农村学校来说,贯彻教育方针,首先要把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向,自觉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把教育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而不是关起门来按传统方式办学校,只在校园范围内研究教育改革。要深入领会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中所指出的: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同科技、教育的结合,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办农村学校,进行农村教育改革,必须把眼光放在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大目标上,切实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培养人才,把爱农务农教育放在突出地位。反之,则谈不上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不可分的。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教育,脱离了农业现代化,脱离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教育就不可能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而农村学校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际内容必然是加强爱农务农教育,提出爱农务农教育的明确目标,规定爱农务农教育的明确目标,规定爱农务农教育的具体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加以实施。我国教育方针强调指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学校培养人才规格质量的总体要求,体现在农村初中教育中,所谓建设者与接班人,首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要继承革命传统,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掌握实际本领,有知识有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富于开拓创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劳动者。在农村初中落实这一教育目标,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爱农务农教育才能达到。

    从农村学校承担的任务来看,主要是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深刻指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一定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学好知识和本领。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量的初中毕业生升上级学校,也会有一部分毕业生被城市工厂或第三产业部门吸收,但在总体说来这是少数。多数初中毕业生将做为劳动后备力量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发展乡镇企业的生力军。农村初中必须认清面临的基本形势,清醒意识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不能只注意少数尖子学生,似乎多几名升学的学生就是学校最大的光荣,就说明学校的教育水平提高了。片面追求开学率对一切学校来说都是不正确的。它对农村初中来说则危害更大,背离农村学校的任务更远。既然农村初中主要是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就应该更加重视毕业后直接投入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的这批人,现在看来这恰恰是被忽视的方面。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或进入乡镇企业的初中毕业生,一时年龄还小,承担不了更重的任务,但他们是新生力量,是未来的骨干。学校教育给他们打下什么样的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途,也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必将关系着我国广大农村的面貌。农村初中的校长和教师应以高度责任感,认真培养不能升学的这一部分学生,同样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且为他们将直接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打好基础。要培养他们热爱农村、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掌握一定的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见,爱农务农教育是完成农村学校主要任务的基本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农村学校通过教育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尤为迫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必须结合农村实际,突出爱农务农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继承革命传统与国情教育等,都要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要使学生成为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好的农村青年,必须具有热爱农村、建设家乡的志向,具有为改变家乡面貌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培养文化科学素质,掌握劳动技能,更不应脱离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在给学生打好知识基础之上,应使学生适应农业科技进步的要求,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农村的建设者;在养成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方面,也必须考虑适应农业生产劳动和农村生活环境的要求,形成强壮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具有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和较高的适应能力。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排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干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农村中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际内容,而实现这一转轨必须表现于爱农务农教育的落实。通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使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对农村学校来说,只有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获得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应试教育绳索束缚下,怎么可能有农村学校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呢?农村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在于爱农务农教育取得成效。

    可见,在农村初中落实爱农务农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农村学校主要任务和实现基础教育转轨的迫切要求,是如何办我国农村教育的教育思想上的根本转变。

    三、爱农务农教育的基本要求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与吉林省抚松县、东丰县共同进行的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研究成果,开展爱农务农教育可概括为如下的基本要求:

    1.树立爱农务农的办学指导思想

    开展爱农务农教育的主要思想障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育改革实验区的调查表明,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初中毕业生能升学的还是少数。抚松三中是县城两所条件较好的初中之一,1989年至1992年四届毕业生升学情况是:四届毕业生总计1149名,四年间升入普通高中221名,占19.2%,升入职业高中84名,占7.3%,升入中专67名,占5.9%,升入中师18名,占1.6%,共计升学人数为390名,升学率为33.9%。东丰县大阳中学是一所纯农村乡镇中学,1984年至1988年间初中毕业生722人,直接升入中专、中师18人,升入高中后考入上级学校43人,共计离开农村到外地学习的61人,占毕业生的8.5%。这一基本情况近期没有大的改变。而在实验研究开始时,我们通过问卷、座谈、访问等方式了解到从校长、教师到学生、学生的家长,追求升学的愿望很强。校长说:升学率上不去无法向家乡父老交待!教师说:能多送几名尖子学生升学的就是高水平的教师。在问卷中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调查,134人竟有108人是直接或间接以脱离农村为学习目的,约占81%。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学生施加压力。要求学生埋头苦读,一心考出去,是普遍现象。在这种社会气氛和学校环境中,要开展爱农务农教育是相当困难的。农村学校学生一味追求升学,脱离农村,有其社会就业和传统观念上的原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需要教育引导,我们农村学校要承担起引导教育的责任,就必须树立为本地经济发展眼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抛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困扰,才使爱农务农教育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教育改革实验的实践表明,办学思想的转变具有带动全局的意义。爱农务农教育的实验措施,以课程结构调整到热爱农村思想教育的加强,以毕业年级学生分流到学校生产劳动基地建设,无一不是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的。树立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推动爱农务农教育的灵魂。在教育改革中爱农务农教育每深入一步,都是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前进。

    2.以热爱农村、建设家乡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农村学校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就是要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放在首位,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在实验校以爱家乡、爱劳动、立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内容,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与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学校德育内容系列化。规划出各年级的思想教育重点:比如,四年制初中,一年级以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教育为重点,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让学生懂得是党和家乡人民养育了我们,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报效人民,在于增长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本领。二年级,针对其学习上出现较明显的分化现象,重点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农村的光明前途,激发其为建设新农村而奋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经过克服困难,磨炼顽强的意志,感受成功的愉快,增强学好功课的信心,把勤奋学习的行动与准备参加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已满14周岁,到了加入共青团的年龄,应把教育重点转到政治方向上来。但政治方向教育也必须和热爱农村、准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誓言变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力量,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上进,带动思想品德的全面提高。四年级是初中的最后阶段,学生面临升学就业的选择。重点是深入进行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教育。使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看到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与农村的发展、家乡的建设息息相关,把远大理想与农村实际结合起来,扭转那种为脱离农村而追求升学的心理。艰苦奋斗教育是继承革命传统培养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毕业班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中心是使学生懂得改变我国农村面貌,只能靠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做为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不怕艰苦,立志和父兄一道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家乡。这样有层次、有计划地安排各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始终围绕着教育学生热爱农村、建设家乡这一核心,也是在德育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而把握了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特点,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3.调整课程结构,加强爱农务农教育

    调整课程结构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学科设置、教学时间分配,不同类别课程的相互关系等,都关系着爱农务农教育的实施。我们在改革实验中注意调整了课程结构的几组关系,推动了爱农务农教育的深化。

    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学科课程是按学科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的基本课程,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奠基作用,为爱农务农教育提供必要前提。活动课程是采取组织活动方式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与学科课程相比,它有内容灵活、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优势,在爱农务农教育中能有针对性地结合本地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经过实验研究使我们领会到,农村初中属于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首先必须掌握各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它是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基础,爱农务农教育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并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要在保证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树立爱农的思想,掌握务农的本领。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晨会、班、团会。体育锻炼。科技文艺活动等活动课程,能够弥补学科教学的不足;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把爱农务农教育进行得更有针对性,更加生动活泼。

    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我国中小学过去不设选修课,列入课程计划的学科完全是必修课,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不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在改革实验中开设一定的选修课,让学生按自己的需要和擅长选学某些课程,特别是学习一定的农业技术和从事第三产业的知识技能等,如蔬菜栽培、动物饲养、人参加工、服装裁剪、房屋建筑、室内装潢等,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本领,为学生参加当地经济建设创造条件,初中阶段的选修课还不可能是完整的职业培训,只要是符合爱农务农教育的基本要求,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可以创造条件开设。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本校的优势,能开什么课就先开什么课,不必求全。

    ⑶文化课与劳动技能课的关系:文化课是具有学术性的向学生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之中都包含有文化课。它是初中课程的主体部分,劳动技能课包括一至三年级共同开设的劳动技术课和毕业年级实行分流而开设的职业技术课。劳动技能课是爱农务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给全体学生打下劳动技能素质基础,更给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学生一技之长。在我国当前条件下,农村初中迫切要求加强劳动技能的培养。增加这类课时比重,充实其内容,在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上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然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文化课起基础作用,首先要给学生打好文化科学基础,不应该以劳动技能课取代文化课。认为在农村初中文化课就可以少学,甚至不学某些学科,那是不对的。保证文化课和教学质量和加强劳动技能课程是一致的。按农村初中的任务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符合爱农务农教育的根本要求。

    ⑷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显性课程是指通过正式的授课形式,有计划进行的各种课程;隐性课程则是指非授课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爱农务农教育必须纳入正式的课程系列,开设应有学科,有劳动技术课、选修的职业技术课等独立学科,同时把爱农的思想教育、务农的知识技能教育贯彻于各门文化课之中,成为正式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但把爱农务农教育体现于全部教育过程中,仅有正式授课的显性课程还很不够,还要充分发挥非正式授课形式的隐性课程的作用。如在实验校,创造具有农村学校特点的校园环境,栽种有家乡特色的花草树木,让学生生活于富有乡土气息的优美校园之中,使学生经常感受到校园美、农村美、家乡美的一致。通过学校广播、办黑板报、壁报、手抄报等传播师生中的好人好事,表彰先进思想事迹,用家乡建设中的新人新事鼓励同学立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感染学生。这些无形的然而却是经常从各方面影响学生的教育因素,都在爱农务农教育中起着熏陶感染作用。

    总之,从农村实际出发,按农村初中的任务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处理好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几种关系,是搞好爱农务农教育的基本环节,在极大程度上关系着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成效。

    4.建设适应农村中学要求的师资队伍:

    良好的课程方案必须有相应的师资条件才能得以实施。在课程结构、教学要求以及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强调的爱农务农教育,都要依靠教师去进行。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符合人民教师的一般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良好的师德修养、合格的学历、足以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业务能力,更要具有农村中学教师的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家乡,他们自己首先必须是热爱农村教育工作岗位,愿为农村的发展做贡献,与农民有同甘共苦的思想情感,这是爱农务农教育的思想基础;农村中学教师应该知识面更宽,掌握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结合所教学科不断吸收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最好是能兼任劳动技术课或某一门职业技术课的教师;农村中学要特别重视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与能力,能够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对农村中学教师这些特殊要求,正是现有师资队伍所缺少的。总体来看,现在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仍是薄弱环节。民办与代课教师比例较大,待遇偏低,受市场经济冲击,队伍不够稳定,常有骨干教师流失,对学校进行爱农务农教育是一种负面影响。现有正式教师,大部分学历达到合格标准,多数是通过函授、电大取得学历证书,虽然通过了规定学科的考试,但其业务能力的提高还不足以适应农村中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特别是不能适应教多门学科的需要,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方面缺乏实际本领。因此,师资条件成为农村中学爱农务农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学生热爱农村、建设家乡意识的增强,科学种田、建设新农村本领的提高,都依赖于教师的良好素质及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我们通过提高教师素质的艰苦努力,使其政治觉悟、道德修养、教育思想、文化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加强劳动技术课和分流后职业技术课的师资配备,发挥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作用,使爱农务农教育有了实际进展。可见,农村初中加强爱农务农教育必须在师资建设上解决好队伍稳定问题,整体素质提高问题,掌握建设新农村的知识、技能问题,以及形成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教师专业结构问题,没有农村中学特色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办出适应农村发展要求的有特色的学校。

    5.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生产劳动基地

    培养学生有爱农的思想、务农的本领,除了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改革,还必须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只有在劳动实践中去培养。因此,农村中学建立自己的生产劳动基地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学校生产劳动基地的价值首先是育人,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农场、林场、工厂的劳动,树立热爱劳动的观点,养成劳动习惯,学习劳动技能,这是不可缺少的课堂。受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冲击,许多农村学校对生产劳动基地重视不足,也给爱农务农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

    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学校建立的生产劳动基地必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与技术条件,这是校办农场、林场、工厂有生命力的基本条件,而只有校办的生产基地有生气、有活力,才能在育人和发展地方经济两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生产基地的科学管理、技术革新、经济效益均与其教育作用密切相关,学校把农场、林场、工厂办好,对学生有吸引力,自身就是一种爱劳动的教育影响,对学生的家长有吸引力,对发展农村经济可以起推广新技术的作用,又使农民感到自己的子女在这样的学校读书,不管将来升学还是参加生产劳动,都是大有希望的。从而为加强爱农务农教育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发挥学校生产基地的教育作用,要配备具有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师、建立科学的劳动制度、有明确的劳动数量与质量的要求,这是优化劳动教育过程的必要条件,在农村初中应按实际情况加以逐步实现。

    此外,落实爱农务农教育还要求有相应的评估标准,建立具有导向作用的评估指标体系,有待在实验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加强爱农务农教育是按中国国情发展农村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它涉及了农村中学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从办学思想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到劳动技能素质培养;从教师提高到生产基地建设,都要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初中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